見過世上最大的蛙現在最小的來了,得皮膚病野外已絕滅,都在非洲


這種蛙實際上是蟾蜍的一種,體型微小,成體只有 2 釐米長,幼體只有曲別針的1/4,它們的棲息地狹小,只生存於坦桑尼亞基漢斯河瀑布區域,因此又被稱基漢斯噴霧蟾蜍.

基漢斯瀑布水量巨大,造成的噴濺營造了一片溫度恆定、溼度高達 100% 的溼地,噴霧蟾蜍在其滅絕之前,僅生活坦桑尼亞東弧山烏珠穆瓦崖的基漢斯河瀑布底部僅有兩公頃的區域內。

基漢斯河發源於東部非洲的弧形山脈,東弧山是非洲眾多死火山的一部分,在火山形成的過程中,有很多獨立的物種得以單獨進化。

基漢斯瀑布是已知脊椎動物物種的最小的自然分佈,這些小蟾蜍不僅需要一個特別的棲息地,有趣的是它們不產卵,沒有蝌蚪階段,胎生繁殖。

在妊娠的雌性中,發育中的幼蟲緊貼在蟾蜍的皮膚上,它們的叫聲很微弱,其中的部分音頻超出人類聽覺範圍。

悲劇的是,在1999 年,基漢斯河上游建起了大壩,瀑布水量驟減至 10%,蟾蜍棲息地範圍也隨之急劇縮小。

為了模擬瀑布自然噴濺,人們在原棲息地架設了人工噴淋系統,但 2003 年的一場乾旱使得噴淋系統失靈。

乾旱使得小蟾蜍們被蛙壺菌感染,同年大壩開閘放水,又帶來了上游種植玉米使用的殺蟲劑,對這些細小的蟾蜍造成了額外的傷害。

在棲息地縮減、蛙壺菌、殺蟲劑的三重打擊之下,2004 年,非洲胎生蟾蜍被宣告野外絕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