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貴州的美,不止山山水水,更在“口感豐富”的美食。

如果將黔菜比作一幅畫,辣,是大面積的底色;酸,則是最突出的點綴。從貴陽的辣子雞到凱里的酸湯魚,甚至一碗普通的腸旺面裡,都能生出“酸、辣、香、麻”爭奇鬥豔的口腔高潮。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成都出發,只需3h車程,便能闖進這個山峰層疊、梯田次第的地方。這一次,我們不看山不看水,只做一個胃口大開、滿頭大汗的吃貨。

叫醒貴陽人的不是夢想是腸旺面

睡意朦朧中,貴陽人的一天,被腸旺面的香氣喚醒。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而這當中,重點表揚金牌羅記腸旺面,從天微亮開始,店外就站起了人,足見其在貴陽的地位之高。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作為一家元老級的名店,人氣自然不必多說,從早到晚,隨時都能看到店外路邊上端著碗嗦粉吃麵的人。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半人高的鍋裡滾著高湯,用盆擺開數不清的配料,師傅們在灶間翻飛著料勺,一氣呵成,緊接著,一份專屬你的的腸旺面遞在眼前。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腸”是洗得乾乾淨淨燉軟的肥腸,“旺”是切片焯水又嫩又滑的血旺,“面”是加了雞蛋的爽脆手工面,軟糯、嫩滑、爽脆各種味道都齊活在了這碗麵裡。

除此之外,能吹散“起床氣”的,還有街邊的一盆牛肉粉和一顆豬油煎蛋。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本地人日常光顧的“杜姨媽”,藏在街邊的一個鋪面裡,稍不注意就會錯過。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門外那口裝著滾燙豬油的鐵鍋,以及被炸出滋啦滋啦聲響的洋芋粑、荷包蛋。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店內的招牌牛肉粉,是當地人欽點“必吃”,牛骨熬製的高湯、Q彈爽口的米粉、方塊兒狀的牛肉,再蓋上一個剛起鍋的豬油煎蛋,“實力”絕對上得了檯面。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桌上的辣椒麵也算得上是店內的“明星”佐料,不需提醒趁熱撒上一大勺,拌勻後就開啟瘋狂吸粉模式。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而洋芋粑則是稱職的飯後點心,甜麵醬和海椒面兒一邊一半盤踞其上,一筷子夾開,趁熱氣丟進嘴裡,是從內到外的滿足。

此外,貴州美食名片上也有絲娃娃一席之地。

絲娃娃裹著的是精緻生活

絲娃娃是什麼?

倘若只是從名字上看,你是根本猜不出來的,就算看圖,也只知道是類似春捲的美食,而其中的精妙,要吃到後才能體會。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絲戀,是貴陽當地吃絲娃娃的網紅店鋪。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精緻的小盤是絲娃娃的標配“餐盤”,15道小菜整盤上桌,扯一片薄薄的米皮,撿些愛吃的“絲兒”,像裹娃娃一般把它們包起來,就成了“絲娃娃”。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吃法上也極其有講究:一手夾著絲娃娃,一手舀上一勺酸湯,各種蔬菜絲兒上撒幾粒黃豆,一口塞進嘴裡,菜的清香混著豆類的酥脆,兩個字:完美!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那碗味道拿捏得恰到好處的酸湯,單是那清涼的湯底就不簡單,每一壺都是用自家秘方做出來的,再加入木姜子、花生碎、酥黃豆,看似“隨便”卻飽含心意。

除了絲娃娃,貴陽各種小吃這裡都有涉獵。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烤雞皮裡有隻能吃出花生碎的神秘拌料,跟糯糯的雞皮堪稱絕配;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一粒粒串起來的糯玉米,又香又糯,吃的是閒情也是逸緻;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涼拌卷粉沾上酸酸的底料和紅油,筷子一卷,就將火辣貴州塞進了肚子。

當然,貴陽美食的扛把子是絕對少不了酸湯魚的。

酸湯魚的精華在於酸

貴州酸湯魚的精華,在於一個“酸”字,這種“酸”相比“醋”來說,更為妖豔兒:將清米湯密封發酵數月製成的湯料,口感上更為清新。

老凱俚酸湯魚不僅是當地的“明星”店鋪,更將這道酸湯魚打造成了“非遺”。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老凱俚沒有菜單,點菜是在各種菜品模型的包圍中完成的,這些看起來很好吃的模型,大概是店家最直接的“套路”,稍有不慎就會點多。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魚擺擺是現點先殺的,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它的新鮮。將整隻魚浸在酸湯中,再煮上20-30分鐘,便可以下筷子。

酸湯魚的第一口要直接吃,趁著還微微燙口,一口吃下裹著酸汁的魚肉,從舌尖到喉嚨,一路留下尖叫著躲避的細胞。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而第二口就輪到蘸水的表演,辣椒麵加上蒜泥、折耳根碎、酥黃豆、腐乳,再來一勺滾燙的酸湯,攪拌攪拌,填充滿魚肉的每個縫隙。

吃完魚肉,再喝上半碗湯汁,才能為貴陽遊劃上半個句號。不過,想要畫上另外半個符號,還得嚐嚐貴陽的這些味道。

關於貴陽的其他滋味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5塊錢一包的麻片糖,甜得ju心子;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藕粉和糯米做成的糕粑稀飯,軟糯可口;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膠原蛋白滿滿的狀元蹄,肥而不膩;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爽脆可口的冰蘿蔔,一片一片吃得停下嘴;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還有那油亮亮的雞辣椒,老闆日常吆喝著“嘗一下嘛,不辣!”嗯,真不辣。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一路吃下來,黔菜到底什麼樣?大概就是:大片大片的火紅辣上,潑灑了酸,再以甜點睛。這些“混”一起的味道,熨帖了胃和心,也融進了骨子裡。

“酸、辣、香、麻”的口腔高潮,沒去過貴州的人怎會知道

還有匯水的馬肉、烏江的魚、遵義的豆花面、南北鎮的黃糕粑,各個地方的特色菜,慢慢匯聚成下一張高鐵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