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是茶市淡季,但看似冷清的市場卻暗流湧動,不少業界人士看好普洱茶的長期利好,暗中佈局,一方面等待適當時機出手入場,另一方面瞄準中期茶。

被誤讀的“瘋狂普洱茶”

這幾年,冰島、老班章、昔歸、易武等“山頭”的古樹茶一路上漲,今年的漲幅有的高達50%。普洱茶真的“瘋狂”嗎?據調查發現,問題並非如此。對於每公斤8000元的古樹茶,許多采訪對象的第一反應是:不奇怪。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業內人士稱,物以稀為貴。雲南古茶樹的產量每年不過兩千多噸,佔茶葉總產量的1%還不到,諸如冰島、老班章等,更是“金字塔的塔尖”。況且相比龍井、碧螺春、鐵觀音、大紅袍等,頂尖級的“古樹純料”普洱茶並不算貴。

其實,業內人士都知道,所謂“瘋狂的普洱”,主要是稀缺的古樹茶價格高漲,而佔雲南茶葉產量99%的臺地茶價格上漲不明顯;相比少數“山頭茶”熱賣,大多數茶農的收入並不高。雲南毛茶每公斤均價五六十元,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鬥記普洱茶總經理劉新法認為,暴漲的普洱其實是很少部分。“高端的東西,大家都去追風。現在說漲得很厲害,主要是高端的普洱茶,不能代表整個行情和概念。和2007年相比,當時是有茶就賺錢,現在暴漲的品種比較少,東莞普洱投資行情已迴歸理性。”

“你不能拿‘金字塔’的塔尖來說整個普洱茶市場。”雲南省農業廳茶葉處王興原介紹,佔雲南茶葉產量99%的臺地茶價格上漲不明顯,最多也就漲了兩成,這兩成還是人力成本、連年乾旱因素和茶葉品質提升的“綜合效用”。單就人力成本來說,一個採茶工平均一天的工資,從之前的七八十塊漲到100多元。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熱炒“山頭主義”

深圳茶博會上一個突出的景緻是,許多展位都打出了“××山頭”、“××村寨”的標籤,熱炒山頭新茶。

“山頭茶的熱炒其實是新茶市場的一個炒作手段。”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炒山頭,炒村寨,在前兩年已經出現,但還不明顯,今年的深圳、廣州茶博會上就特別突出了。一家去年才成立的茶企一口氣推出了十多款山頭茶新品,每款茶品均以山頭命名,包裝棉紙上印有醒目的“老班章”、“老曼娥”、“曼松”等字樣。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茶業觀察人士周重林對時下盛行的“山頭主義”表示擔憂。他認為,炒山頭料最大受害者首先是辛辛苦苦經營數十年的品牌,悄然之間,品牌效應就被山頭效應取代。其次誤認為山頭料就等於好茶。從料到餅只完成了普洱茶第一步,還有儲藏等條件。最後茶廠淪陷為代加工廠,與品牌漸行漸遠。一旦形成了用大樹純料就等同於普洱茶成品好的觀念後,對於許多走拼配和臺地茶企業是不利的,對整個普洱茶業發展同樣害大於利。

“從班章、易武炒到冰島,又炒到昔歸,好山頭出好茶,原本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好茶並非全靠山頭。”茶商張澤國告訴記者,真正的茶人大部分是反對炒山頭的,作為品牌,它面對的是大眾消費者;作為山頭,它面對的是小眾消費者。小眾只能成就精品品牌,大眾才能成就大品牌。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業內人士認為,真正的好茶都是拼配出來的,選不同地方不同山頭的茶,取它們各自的優點,或香氣好,或湯好,或口感好,拼配成綜合素質最突出的茶。拼茶師傅的技術是非常關鍵的。

中期茶性價比更高

新茶價位高,卻未必是最值得追捧的好茶。在茶人們看來,普洱還得喝老、中期茶,“能嚐到它的變化”。國皓茶業總經理潘堅告訴記者,一般定義2004年至2006年的茶為中期茶,其熟茶的茶氣更足,生茶也放了五年以上,由苦轉甘,再加上不如老茶那麼貴,所以很暢銷。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普洱老茶的神話一度被市場無限放大,普洱是不是真的越老越好?究竟存放多少年份的普洱最好?“從我喝過的茶來看,普洱是三四十年的最香最醇。”資深茶人劉女士認為。然而,三四十年的普洱,在當下的市場幾乎已經是個傳說。目前市面上的老茶,早也基本上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了。內地的老茶多來自臺灣,更不可能有大量這個年份的老茶出現。因此,市面上動輒號稱三四十年的老茶,其年份真偽值得商榷。

高性價比“中期茶”與熱炒的“山頭主義”,你更中意哪一個?

“其實喝茶非得去找年份茶沒必要。”劉女士認為,茶客們應當找品質好的茶。品質好的茶,經過轉換才能生成更好的口感。古樹茶、野生茶,存放兩年就有落差了,但價錢也有落差了。從市場現狀來看,中期茶的性價比最高,這個時候就像人到中年,境界天成,已經有了很好的品飲度,而市場價位也可以接受。(作者:譚佑棠,蕭越威,來源:贏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