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瑪琳·黛德麗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瑪琳·黛德麗1901年生於德國柏林,是好萊塢二三十年代最炙手可熱的女明星。除了美豔的外表和深入人心的角色,黛德麗在銀幕之外的故事也為人們津津樂道。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1930年,黛德麗在根據以德國作家亨利希·曼的小說《垃圾教授》為藍本改編的電影《藍天使》中擔任主演,從而紅遍全球,這不僅改編了黛德麗的職業生涯,甚至改變了她的人生。

如果沒有《藍天使》,瑪琳·黛德麗也許不會離開德國。他也許還會專注於舞臺,與羅伯特·克萊恩同臺獻藝,繼續從事音樂表演,甚至應邀與阿道夫·希特勒相見。希特勒這位權力日炙的新貴,對黛德麗的演技十分欣賞。沒幾年之後,裡芬斯塔爾發現希特勒私下裡在貝希特斯加登的城堡中觀賞黛德麗的電影。然而,黛德麗最終選擇了離去,一同離去的還有斯登堡、朗、彼得·洛、比爾·懷爾德、布萊希特以及魏爾。庫爾特·蓋瑞,這位曾在大劇院唱過《飛刀客麥克》、主演過《迷失少女日記》的藝人,選擇留在德國,最終與其他許多藝人一樣慘遭殺害。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黛德麗蒸蒸日上演藝事業的引起了時任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的約瑟夫·戈培爾注意,戈培爾有意邀請她回到德國,但遭到了瑪琳·黛德麗拒絕。

黛德麗無意為戈培爾的“國家政治”服務。她一方面用自己在好萊塢掙的錢資助大批的人移居美國,另一方面也為德國的電影基金捐款,既保護了仍然留在柏林的母親,也算是應付納粹黨的敲詐勒索。但德國宣傳部長卻不肯善罷甘休,試圖將她誘騙回國,否則就讓她身敗名裂。德國媒體對《藍天使》肆意詆譭,討伐它是“低級庸俗,蠱惑人心”,可與此同時戈培爾派了一名使節去會見黛德麗。這名使節的身份至今未明,可能是希特勒的代表,魯道夫·赫斯,也可能是未來的財政部長阿希姆·馮·裡賓特洛普。不管他是誰,反正他找到了黛德麗,並且鄭重其事地對她宣佈:“元首想要你回家。”

黛德麗這樣回應道:“他不斷派要員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藍天使》中看見了我,想要讓我鑽進他的褲襠。”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二戰爆發前夕,黛德麗加入了美國國籍。戰爭爆發後,她多次去往前線為士兵們演出,她演唱的歌曲《莉莉·瑪蓮》是當時美軍與德軍陣營中最受歡迎的歌曲。

當她為美國歡呼的同時,也在為德國哭泣。她擔心她的母親,在柏林孤苦伶仃,或許已經被炸死,炸死她母親的,沒準就是她一直在鼓勵他們奮勇殺敵的同盟國空軍飛行員。她曾在一個美國空軍專用的電臺突然改用德語呼籲,因為她知道該電臺可以再前線收聽到:“士兵們別再送死了。這場戰爭就是狗屁,希特勒就是一個白痴!”然後她又用德語唱起《莉莉·瑪蓮》。

二戰結束後,黛德麗專心發展歌唱事業,並取得極高的成就。在1960年的歐洲巡迴演出中,黛德麗再次回到德國柏林。但迎接她的不只是喜歡她的觀眾,還有抓住她衣袖罵她“叛國賊”、往她臉上吐口水的人。從此,黛德麗再也沒返回德國……

瑪麗-凱·維爾梅斯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瑪麗-凱·維爾梅斯是文藝刊物《倫敦書評》的主編。《倫敦書評》創立於1979年,是歐洲銷量最大的文學刊物之一。瑪麗-凱·維爾梅斯自1992年起獨立擔任《倫敦書評》主編,她組建了一支強有力且風格鮮明的團隊,給讀者與文化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倫敦書評》的主編,維爾梅斯曾嘲笑同行:“英國報刊上發表的書評,每週都充斥著滿滿的形容詞……盡是些好心腸的書評人給二三流小說的評語,能印到作者下一本書的腰封上去。”的確,《倫敦書評》的書評內容從來沒在腰封上出現過,人們調侃《倫敦書評》在“絞盡腦汁尋覓能在不引用學術行話的前提下寫上三千字好好討論問題的人。”

維爾梅斯也為《倫敦書評》撰寫了多篇書評,她擅長將別人敘述的故事打散再重組,你很難判斷她是在調侃還是誇獎,她難以捉摸的態度,正如她所說的,喜歡邊界情感,喜歡有點曖昧的事情。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從維爾梅斯的書評中,我們可以窺見英國文學界的生活百態,這裡面有各種難對付的女人,也有八十多歲還自信滿滿老男人。既然八卦別人,當然就不免被別人談論。瑪麗-凱七十歲生日時,朋友們紛紛撰文講述與她的交往故事,展現出知名主編在文字背後更立體的形象:

約翰·蘭徹斯特:不懂寒暄

瑪麗-凱住在格洛斯特新月的時候,離她家最近的一個酒吧叫“善於交際的人”(The Good Mixer),這總能讓我感受到宇宙還是講究平衡的。瑪麗-凱當年是最不善交際的人,今天還是。生活的這一面特別能引出她那滔滔不絕的誇張又好笑的自怨自艾。有一次我犯了錯,在她必須跟某人見面的情況下對她說:“別說努力不值得。 ”她的回答迅速並且幾乎在哀號:“但這就是我要說的呀。”還有一次,在討論現代生活的種種麻煩時,我媽媽對她說:“我真為今天的年輕人感到難過。”瑪麗-凱:“叫我感到難過的人是我自己。”

在語言學裡,有一種東西叫“寒暄”。它包括了“你好”“你好嗎?”和“天氣還能更糟一點嗎?”之類的應酬性話語,這種沒有實質內容的交流的主要目的是表達好意,以及樂意表達好意。維基百科的輕快定義是這樣的:“寒暄的唯一功能是完成一種社交任務。”瑪麗-凱的不善交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跟不會寒暄有關,她覺得這很難,簡直到了不可能完成的程度,去說一些沒有內容的話只是為了迎合社交需要。一旦你注意到她的這一特點,就會明白許多別的事情。

她還說她是個沒有想象力只講求實際的人。雙語兒童(我知道這還是她自己告訴我的)經常有這種特點;在兩種語言中長大讓小孩熱衷於知道確定的東西在哪裡。不少喜歡編輯文本的人有類似的特質,但很少有人能同時擁有第三種特質:“俄羅斯式對清晰的恐懼。”我希望我能想起是在哪兒讀到這個句子的,等我想起來了,我就知道是:瑪麗-凱。這一品質也許在生活中要比紙面上更適用,但在紙面上也有體現:將事情視作非黑即白的人往往是錯的,那些看得很清楚的人正因為太清楚反而不真實。這倒不是說瑪麗-凱就相信真實,不過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缺乏想象力和不喜愛清晰的合體是非常少見的。這種混合浸透《倫敦書評》的紙背;不愛寒暄也是它的一部分。出版人的寒暄大概就是書評裡那些吹捧的文字——“一部天才之作”等等。我很早就知道那些部分正是《倫敦書評》許多文章的由來,任何判斷都應配上相應的論證。(你幾乎絕對看不到《倫敦書評》的評語會被印在一本書的背面。)這些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最罕見也最重要的編輯品質——聽出錯音的好耳力。如果你跟一個有這種天分的人共事久了,你的耳朵裡也會開始聽到那些聲音,於是成了你自己的反應庫的一部分,你會知道什麼只是走走樣子(寒暄),什麼不靠譜(太有想象力了),或者說得太清楚以至於不像是真的(對清晰的恐懼)。這時你會想:哦完了,我要變成瑪麗-凱了。

桐野夏生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桐野夏生1951年生於金澤,其筆下的主人公多為女性,以描寫女子陰暗心理而著稱。1993年,桐野夏生處女座《濡溼面頰的雨》獲第39屆江戶川亂步獎,該作品被看作是日本女性硬派推理小說的先驅。這本書體現了桐野作品中的幾個顯著特點:犯罪,女性視角,社會派。

桐野夏生在日本曾經一度是“惡意推理”(嫌ミス)的代名詞,這個詞指的是讀罷掩卷仍有種難以拂去的不快餘味的推理小說。並非書中有噁心的描寫,而是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如同泛著惡意的漩渦,給讀者留下了衝擊。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OUT:越界》是桐野夏生的第二部作品,該書出版之後立刻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獲獎無數。英譯本入圍埃德加·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獎,這也是該獎項歷史上除《嫌疑人X的獻身》之外唯一的日本小說入圍作。

《OUT》雖寫作年代較早,但放到今日來看也絲毫沒有疏離感,今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再版了《OUT:越界》,其另一部代表作《柔嫩的臉頰》也將在近期面世。

桐野式女人(節選

默音 | 文

​距離初版二十一年,如今來讀《OUT越界》,奇異的是並沒有時代的疏離感。首先是因為背景與人物設定。東京郊外的便當工廠,每天夜晚到凌晨在流水線跟前站五個半小時的女人們。二十一世紀縱然過去了近五分之一,工廠工人尤其是臨時工,在任何一個國家,其處境總有同質感。

桐野夏生為她筆下的女工們設置了一種局面,或許可稱之為“看不見的困境”。香取雅子,在進入工廠前曾經是信用金庫職員,因為性格筆直而被排擠,家庭隨之崩壞,兒子拒絕交流,丈夫與她分房而居。山本彌生,美而柔弱,有兩個孩子,丈夫下班後經常不歸家,夫妻關係日漸惡化。吾妻良江,喪偶多年,大女兒離家出走,小女兒只會要錢,再加上被臥床多年的婆婆每天肆意支使,睡眠和金錢同樣匱乏。城之內邦子,和不上進男友同居,充滿物慾卻只會滑頭偷懶,容貌粗陋,一心想要賺“更輕鬆的錢”,之前的連環借貸即將無法接續。不難看出,四個女人的困境都在一觸即潰的邊緣,同時被周圍的人們視而不見。在只有自己才能切身體會到的困境中的人,似乎很容易一步踏錯。

桐野夏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讓主婦們犯下罪行,一反通行的“犯罪必將得到制裁”的腳本,結局讓人瞠目。小說憑藉黑暗氣質熱銷的同時,引來當時日本評論界的詬病,說她寫的是“主婦推理”。直到後來桐野憑藉此書連續獲得日本國內和海外的獎項,才算是塵埃落定。

作家在漫長創作生涯中的作品群,有時埋藏著一以貫之的主線。2018年2月在日本出版的桐野新書《路上的X》,主角是三名各有緣故離家出走的少女。她們逃離家庭,為的是掙脫貧困、虐待和家長的漠不關心。雖然《OUT越界》的女人們成年已婚,但她們渴望逃離的身影幾乎可與新作的少女們重疊。《路上的X》中,少女們漂泊無所依,為了獲得錢、食物和棲身之所,不得不墜入性產業鏈的末梢,而那些榨取她們、將她們視為慾望對象的,既是個體的男人,也是男性社會構成的巨大壁壘。桐野夏生在日本的一篇訪談中說:“有許多女性對這個世界抱有格格不入的感覺,並感到憤怒。我們不是自主選擇作為女人降生的。我本人在年輕時代懷抱的違和感與憤怒,曾經是我寫作的原動力,這一點至今未變。


相 關 圖 書

《華盛頓郵報》Top 10

讀城系列第一部

500年城市歷史,21位柏林人,1個柏林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

[英]羅裡·麥克林 著

傅敬民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集英國皇家學會文學獎、加拿大評委會、英格蘭評委會榮譽獎,溫斯頓·丘吉爾旅行獎、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於一身的歷史傳記作家羅裡·麥克林代表之作。

·羅裡·麥克林為非虛構類社科作品賦予了創造性的寫法,這是一本比小說更好讀的城市歷史文化傳記。

柏林——當今世上偉大的城市之一,它不僅是德國首都,也是歐洲重要的經濟文化重鎮之一。進入此書,彷彿自己靜止站立在柏林的街市,幾百年的歷史事件、聲色犬馬、白日、黑夜、浪漫、血腥,都風馳電掣般從眼前掠過。對歷史的回顧使內心充盈,思想活躍。那些曾經走在柏林城中的人,如中世紀的民謠詩人、建築師申克爾、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電影巨星黛德麗等人的故事,如小說般迷人,襯托出真實而宏大的歷史敘事。城與人在歷史中彼此形塑、影響、交融。

《倫敦書評》主編眼中的當代英國文壇八卦集錦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誰不愛被當成聖人對待》

[英]瑪麗-凱·維爾梅斯 著

盛韻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誰不愛被當成聖人對待》的作者維爾梅斯女士可謂英國一代“名編”,與許多英國文壇大牛保持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她的這本隨筆集,堪稱“一個人的當代英國文學史”,涵蓋了英國當代文學大多數重要作家,用濃郁的英式幽默、典型的英式調侃,傳神地刻畫了當代英國文壇的趣聞逸事和蜚短流長,是精彩絕倫的文學典範;她主編的《倫敦書評》雜誌,堅持刊登中肯、獨立、直言不諱、有精闢見地的書評,是英倫文學品位、格調和時尚的風向標。

本書收錄了她對《倫敦書評》幾位核心人物的回憶文章,她的書評(特別愛寫一些驚世駭俗的“壞女人”)和她的日記。另外還有弗蘭克·科莫德、瑪麗·比爾德、溫迪·斯坦納等幾位《倫敦書評》的重要作者寫的與維爾梅斯的交往文章,乃是獨家史料,首度公開與讀者見面。

風格獨特的日本推理女王

鋒利剖析社會底層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OUT:越界》

[日]桐野夏生 著

林敏生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埃德加·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獎入圍

《嫌疑人X的獻身》之外唯一的日本小說入圍作

夜晚上工,凌晨回家,為家人做飯打掃,在白晝短暫入眠。這是在便當工廠做夜班兼職的女人們的生活。

曾經在金融機構工作,有能力卻因為不合群被驅逐的雅子。美貌而不自知,婚後仰賴丈夫生活,然而夫妻關係逐漸惡化的彌生。喪偶,大女兒離家出走,小女兒只會要錢,還需要伺候臥床婆婆的良江。被物慾驅使,欠下多重貸款的邦子。

站在傳送帶前五個半小時的艱苦協作,讓她們成為“夥伴”。一樁臨時起意的謀殺,將她們的命運捲入同一個漩渦,很快將面臨各自的分崩離析。


思想,才是女性最特別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