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加大網貸監管力度 防止變相"高利貸"

因網貸所引發的社會問題,近兩年已成委員、代表們的熱門議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品管部主任粟瓊向大會提交《關於加大網貸監管力度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希望國家規劃網貸市場,進一步防止因網貸所引發的社會問題。

《建議》稱,跟傳統貸款方式相比,由於網貸申請門檻低,無抵押,准入條件簡單,讓一些無還款能力的大學生或年輕人輕鬆貸款,無節制地消費,陷入“拆東牆補西牆”的深淵。

不僅如此,因逾期引發的暴力催收也成社會不安定的亂源,部分不正規的網貸平臺,在低息表面背後卻收取高額服務費,變相成為“高利貸”。

粟瓊在《建議》中講述了同事的經歷。2017年8月,她的一位同事某網貸平臺貸款了8000元,逾期未還完,到2018年12月已變成28000元,要求一次性還清。網貸平臺催收的手段極其野蠻,由於沒錢還款,他們把催債電話打到她同事手機通訊錄裡的所有人,想讓全世界知道。這件事最終結局是:她同事於2019年2月26號辭職回家,夫妻倆離婚了。

“我親眼目睹身邊有5位網貸的同事,都是不同程度的類似結局。” 粟瓊在《建議》中稱。

她總結了當前網貸存在的主要問題:申請門檻低,准入條件簡單、計息方式很不規範以及非法催款。

針對上述亂象,粟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提高申請門檻,用大數據平臺分析借貸人的消費狀況,對以債為生、無消費能力和還款能力的人不能發放貸款,利己利人促進社會和諧;其次加大網貸平臺監管力度,對逾期後“罰利息及違約金”要透明合理計算,對“按天算息滾雪球”的高利率方式要加強整治和清理;監管部門須制定明確的措施指導、規範網貸。

此外,《建議》還認為應普及金融信貸和網絡安全知識進學校、社區、企業,提高大家的網貸風險防範意識,包括淨化網絡瀏覽器(如:QQ瀏覽器,UC瀏覽器),嚴控推送高利貸網貸宣傳廣告。

最關鍵是,政府和學校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政策幫扶,指定銀行為學生提供渠道暢通、手續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貸服務,解決學生短期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