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對緬甸的“攻心計”仍在繼續

【緬甸中文網訊】說起日本,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一種複雜的情愫!一方面,從民族情感上來說,很多人討厭甚至憎惡日本,但另一方面,我們用的很多東西都是“日貨”。


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對緬甸的“攻心計”仍在繼續



日本,既是“侵略者”,也是“援助者”

事實上,在複雜的歷史關係中,日本一直具備著重要的影響力。日本在緬甸的歷史中扮演過侵略者的角色,也扮演過援助者和投資者的角色。二戰期間,日本入侵緬甸,趕走了英國殖民者,而當時,緬甸是跟日本合作的,因此還把日軍看做“解放者”。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就是一名親日派。


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對緬甸的“攻心計”仍在繼續



日本的“用心”潤物細無聲

戰後日本在緬甸的影響力,更多源自於他們的投資和民間公益項目,而且做得是“細緻入微,俘獲人心”。比如緬甸大選中用於防止“一人多投”的紫色墨水就是日本提供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對緬甸的“攻心計”仍在繼續



除此之外,日本與緬甸還有中小型項目資助計劃。這不,日前,日本大使館發佈消息稱,日本政府將為緬甸政府資助555623美元。這筆資金將用在仰光、克耶邦、撣邦等地區修建一條道路和三所學校。

據瞭解,這筆資金的分配如下:201994美元,用於升級仰光省德賓鎮內連接柏茵格列村與皎貢村的公路;111264美元用來建設克耶邦岱莫索鎮洛巴擴村基礎高校分校;98625美元用來建設壘固鎮貢達村稽查高校;143740美元用來建設撣邦貝貢鎮拉伊村稽查高校。


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對緬甸的“攻心計”仍在繼續



從1993年開始,日本政府就開始資助緬甸開展一些小型項目,截至目前,共有896個項目落地,其中,教育類項目有460個,醫療設備升級項目有200個,社會福利及環境項目140個,基礎建築項目61個,其他各類項目35個。

日本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設

幾十年來,修橋、鋪路、打井、造橋、改造排水系統、建造3個雷達站以預警危險的氣象……這些都讓緬甸人記在心上。

這些投資項目的共同特點就是花費並不十分巨大,卻十分“精準”,畢竟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要高明得多。當地人看得見,摸得著,以至於讓他們“侵略者”的面孔漸漸模糊,從而變成了助人為樂的好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對緬甸的“攻心計”仍在繼續



日本小心思背後的心機

日本人難道是“活雷鋒”?事實並非如此。精明的日本人會計算每一筆投資的收益。日方提供高質量的基建投資,放寬日元貸款條件,提高程序效率,實質是為本國投資創造更好的硬件與軟件環境。日方免除緬甸5000億日元債務,對於自己不過是九牛一毛,卻能在資源豐富、潛力巨大的緬甸市場上佔得先機,也讓日本在緬各個投資項目都能夠順利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