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緬甸抹谷寶石礦 2千米礦洞裡炸山取石 寶石含在嘴裡攢好運


相傳,人這一輩子只要見上一次鴿血紅寶石,就能招來好運。曼德勒北部約300公里的抹谷,是鴿血紅的誕生地,當地人將淘到的寶石含在嘴裡,一是為了保存方便,二是為了積攢好運。對於那些從未造訪抹谷的人來說,它只存在於二戰的歷史和偶爾播報的新聞裡,殊不知,那裡的人世代和寶石連結,並以此為生。

在抹谷礦區,工人為獵隕寶石,要下到千米深的礦洞。這裡曾是暹人的地界,傳說緬皇曾為了地下的寶藏以七個行省作為交換才將其併入曼德勒省。無論是對珠寶從業者,還是愛好者來說,抹谷都是他們心中的聖地,每年都會有無數人前來尋找新的財富。

在緬甸中北部最好的寶石礦區,深的礦洞近2千米長,上百人同時在下面工作。礦洞裡隨時可能發生塌方,幽閉的環境裡還有一股瓦斯味,開石頭的炸藥就在不遠處爆炸。

來自昆明的寶石獵人阿昆是來緬甸尋找財富的人之一。2017年之前,抹谷還只是斷斷續續地對外開放。阿昆通過當地關係人介紹,得到絕對信任,才被允許進入這樣規模的礦區。

粗糲的原石從地下深處取出後,經過切割碎洗,流轉到分揀工人手中,監工在一邊盯著,防止工人私藏寶石。在抹谷城區,每一家房子下面都可能挖到寶石,但是政府早已禁止開採,一經發現,會被判終身監禁。

一天時間,工人分揀出出的寶石全在這裡。嚴格的限令之下,本地人發現沒有生意可做,抹谷的一些年輕人選擇離開,去大城市或者國外打工,導致地方發展無以為繼。政府瞭解到這一情況,出於對發展經濟,提高當地人收入的考慮,逐漸對抹谷實行對外重新開放。

在礦場周邊,當地人會在丟棄的礦石裡尋找那些被遺漏的寶石,這是被允許的。抹谷鎮區約有4萬人口,百分之80的人都在從事與寶石相關的工作,另外的大部分在為這些珠寶人提供配套服務。

礦區附近的婦女孩子在沖洗礦石的殘渣中尋找被遺漏的寶石,他們用篩子過濾泥水,要是發現寶石,就撿起來含在嘴裡。阿昆說,在斯里蘭卡也是這樣,當你的寶石不慎掉在地上,要撿起來親一下才行。

礦區出現的寶石,除去大買家之間的直接交易或者公開拍賣以外,一部分會立刻出現在本地,在抹谷本地的寶石市場上,每天早晨都會聚集著礦主們的馬仔,本地的寶石販子,家庭婦女,他們都從礦山來,帶來各種寶石,有原石、成品。可以批量走,也可以單買。

阿昆來到抹谷傘市挑選寶石。對他這樣的寶石獵人來說,挑選石頭更像一場博弈,是對精力和體力的雙重挑戰——千里奔波到這,並不是坐到那裡,好的寶石就能夠自己送上門來:這需要不停地篩選,這少不了經歷一番漫長的心理戰,更少不了運氣的加持。


當地人對著陽光觀察寶石的成色。對於寶石獵人來說,最讓人興奮的就是找到一顆驚豔的東西。“你知道一塊石頭產自那裡,就想知道它背後到底有什麼不同。”這也是阿昆從金融公司轉到寶石行業的原因之一。接觸寶石的過程中,阿昆也跳過陷阱,最多的時候一年欠了八十萬。

阿昆至今經手過幾十萬顆寶石,因為每當買到一顆石頭,也就意味著背後已經挑選過成百上千顆。他把選中的寶石放在“傑克彩寶”淘寶店裡,開通直播和買家面對面交流。當地商人尤其喜歡執著來做直播的中國人,他們和他們手裡的淘寶直播,代表了最新的需求和行情。賣家們往往一擁而上,每個人都把自己覺得得意的寶石遞上來,希望對方給到一個滿意的價格。

在抹谷摸爬滾打的這些年,阿昆掉過陷阱,交過“學費”,用了三年時間還掉了欠款,從別人給自己發工資,到自己承受壓力給別人發工資,阿昆頗有成就感,寶石背後的故事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領悟。在昂山將軍的雕像旁邊,Mogok大牌子已經樹立起來,但他們還沒做好開放的準備,阿昆看著這座夕陽下的佛國,準備告別踏上新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