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印度成為第4個擁有反衛星導彈能力的國家?前三個國家是誰?

資訊所長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週三發表電視時表示:印度發射的反衛星導彈在三分鐘內成功擊落了一顆距地約300公里的近地軌道衛星。莫迪表示,印度是第四個成功試射(反衛星導彈)的國家,他還將此次試射稱為一項“歷史性創舉”。在此次電視演講中,莫迪說:“印度以一個空間強國(的姿態)高高站立!”



不過,對於莫迪的高調錶態,國內的很多網友卻並不在意:一、300公里的距離太近,印度還算不上具備一定的反衛星能力。二、300公里的近地軌道太低,根本沒有幾顆軍用衛星,民用的也沒幾顆。三、衛星都有其固定的運行軌跡,想要將其擊落並不難——遠比反導要容易得多,兩者的難度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印度成為第四個成功試射反衛星導彈的國家,莫迪在他的演講中就已提到了前三個國家:美、俄、中。實際上,具備反衛星作戰能力的國家在印度試射之前並不是只有三個。


如英、法、日都具備一定的反衛星作戰能力,而且比印度還要強一些,但這幾個國家並未公開進行相關的試驗。比如說日本,因受《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在進行相關的試驗時都是打著民用的旗號。杜文龍大校在其微博中對此的評價是:300公里“竹竿”太短。不過,印度雖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其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世界軍事強國,這是有目共睹的。當然了,印度距離“空間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未達到莫迪宣稱的“高高站立”。

美國是第一個成功進行反衛星試驗的國家,而且早在1984年夏,美國就成功進行過反導試驗——美國早就具備了在外太空擊毀敵方衛星的能力。目前,美國的“小型反衛星導彈”最大作戰高度可達1000公里,可自動跟蹤目標並將其摧毀。俄羅斯曾公開過米格31戰鬥機掛載反衛星導彈的圖片,該導彈是79M6的升級改進型,作戰高度也達到了1000公里級別。第三個擁有反衛星作戰能力的國家是我國,比如說美國媒體報道的用於高軌道攔截的DN-2型反衛星導彈,2013年5月,美媒就報道了DN-2型導彈於5月13日成功試射的消息。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能夠發射民用運載火箭的國家,理論上都具備一定的反衛星作戰能力。因此,美國才會一直聲稱遭受其它國家的“太空威脅”,尤其是在特朗普當政之後,大力推進發展太空作戰能力,並拔重金重新組建“太空軍”,試圖開展“太空軍備競賽”。無獨有偶,日本的新版防衛大綱中也明確大力發展“太空作戰能力”,其中就包括了“反衛星作戰”。印度一向以大國自居,自不肯甘為人後,其試射反衛星導彈實屬正常。至於莫迪所說的“空間強國”,印度政府及其媒體一向如此自信,不奇怪!


儒道之主


根據國內媒體源引《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27號發佈視頻稱印度成功使用反衛星導彈將一顆太空衛星擊落,隨後莫迪連續發佈了三條推特透露了更多細節。此次任務代號為“沙克提任務”,被擊落的衛星位於300公里左右的近地軌道,導彈在發射三分鐘後即準確擊中目標,莫迪還宣稱:印度成為了繼中美俄之後,全球第四個擁有反衛星作戰能力的國家,印度從此躋身為太空超級大國!
(印控克什米爾民眾正在觀看莫迪講話)

不吹不黑的分析,印度此次反衛星試驗如果真的成功,那無疑是其軍事科技領域的一大進步。近地軌道衛星的速度通常能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7.9公里/每秒,超過20倍音速,比某些洲際導彈的彈頭再入速度都要大,因此攔截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而印度宣稱其在發射導彈3分鐘後即取得成功,說明其測控和攔截彈精度已經達到相當水平。

(印度反衛星導彈發射及攔截示意圖)

反衛星導彈是冷戰時期星球大戰的產物,美國人在1985年9月13日就使用反衛星導彈擊毀了一顆500千米高度的P78-1軍用試驗衛星,蘇聯也緊隨其後開始了反衛星導彈研製,1982年6月18日,蘇聯在在軍事演習中進行了反衛星導彈發射,俄羅斯繼承蘇聯衣缽,研製了“努多利”直升式反衛星導彈,目前已經進行了三次試驗,其中兩次成功。
(俄羅斯努多利反衛星導彈發射畫面)

我國反衛星導彈研製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新世紀初取得突破性進展,2007年1月1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一枚開拓者1號火箭攜帶動能彈頭,成功將一顆軌道高度863公里的報廢風雲一號C衛星擊落,之後我們在這一次試驗基礎上發展出了專門的DN-2型直升式反衛星導彈。如果莫迪所說一切屬實,那麼印度確實能躋身為除中美俄外第四個擁有反衛星導彈的國家。


(2007年我國首次反衛星攔截任務)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過於高估印度,因為印度此次反衛星攔截試驗還存在幾點疑問:

第一、此次被擊毀的衛星高度只有300公里,這個高度幾乎就是衛星的空白區,連低軌道的軍用偵查衛星都通常在400公里以上,像我國的北斗衛星更是在高度兩萬公里的中圓軌道運行,中美俄目前都在發展針對高軌道衛星的攻擊能力,所以印度此次試驗雖然成功了,但是離實戰化還有多大差距呢?想必印度人自己心裡也有數。



第二、反衛星攔截並不是天頂星難度的新技術,相比洲際導彈分導式彈頭的多段變軌機動,衛星擁有穩定的運行軌道,只要擁有成熟的彈道導彈和一定的反導攔截技術,摧毀一顆衛星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印度所宣稱的太空高級強國還需要掂量掂量。

第三、最關鍵的是以三哥凡是都喜歡大吹特吹的尿性,除了莫迪自己發表了講話,其他試驗細節完全沒有公佈,再聯想到4月份印度即將開始大選,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可能又是莫迪政府給印度人民打的一針雞血,為了選票,不管真假虛實,拼了!



軍史吐槽君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要印度大選,在印巴衝突中失利的莫迪迫切需要提升士氣:他先是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聲稱將有重大消息發佈,然後通過電視講話宣佈週三印度成功試射了反衛星導彈,三分鐘內成功擊落了一顆離地300公里的低軌道衛星。按照他的說法是:印度是除美國、中國、俄羅斯之外,第四個成功試射的國家,

我們是太空超級強國了!
<strong>


<strong>

印度試射反導彈衛星是莫迪政府的政治需要,但此次試驗的軍事價值有限。在莫迪宣佈這一消息後,印度民眾的興奮溢於言表,就像一個月前印度空軍空襲了巴控克什米爾一樣,這當然有利於莫迪迎合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為自己拉選票。但此次目標衛星軌道高度僅300公里,只能威脅到數量有限的偵察衛星和微小衛星,而受大氣影響很大的低軌衛星壽命不超過3星期,屬於類似無人機式的耗材,即使在戰時被摧毀也影響不大。而印度對於戰略價值更高的通信、定位、預警、中繼、監視等在中高軌道運行的衛星無能為力。


<strong>

印度的反衛星導彈技術有致命的缺陷,在技術水平上也與第一梯隊的三個國家相差甚遠。印度的反導試驗是中美俄三個大國在十年乃至幾十年前就玩過的:1959年,美國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反衛星試驗;蘇聯的衛星殲擊機(也就是反衛星的衛星)則在1972年裝備部隊。後來,美國在1985年就用ASM-135A反衛星導彈成功摧毀了一顆離地555公里的在軌衛星,俄羅斯則在前蘇聯的技術基礎上不斷強化自己的反衛星能力,有空基和陸基的反衛星導彈發射能力,普京在去年的國情諮文中也展示了最新的反衛星武器。根據公開的資料,我國2007年第一次反衛星導彈試驗就成功摧毀了離地863公里的一顆氣象衛星。目前,現在反衛星導彈技術第一梯隊的三個大國都有摧毀350-1500公里以上中高軌道衛星的能力。無論是從技術還是體系來說都甩出印度幾條街。印度反導系統的致命缺陷在於:它沒有自己獨立的導航系統。美國有GPS,中國有北斗,俄羅斯有格洛納斯,戰時沒有準確的導航系統,印度靠什麼去打衛星呢?



雲霄飛翼


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強不強,主要是看這個國家的各個領域工程師數量多不多。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的主權國家,據統計印度工程師總數於七十年代就已佔世界第四。

前三位大家都很清楚,第一位是美國,美國在二戰時吸收了大量德國敗亡後的科學家及高技術人才,後又陸續吸收大量世界精英人才,第二是俄羅斯,俄羅斯前身是蘇聯,蘇聯也是搬取德國大量軍工設備及收容部分科技人才,同時又注重培育出一大批科技人才,第三位是我們中國,五十年代在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下,我國掀起工業熱潮,加上許多愛國科技人才迴歸建設祖國,後蘇聯反華拆走專家,在毛主席領導下,發揚‘‘’自力更生、堅苦奮鬥‘’的精神,繼續研發高端技術,同時也重視培育人才。


一樂77976


世界上能擁有反衛星能力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中國。


嗶哩戰事


印度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大國和政治上充滿野心的國家,在少數領域裡取得成功是必然的,這次反衛星試驗的成功體現了印度精英階層的努力的一部分。

儘管印度陷於混亂、腐敗和貧窮,但是印度有幾百萬的精英群體在印度的發展中起到了脊樑作用,印度科學家整體素質在世界上屬於一流,絕沒有輕視他們的理由。




印度的很多項目磕磕絆絆,但是,只要項目存在,就會有一支技術人才在背後耕耘,就會積累經驗。印度成功地研製出LCH武裝直升機、LCA“光輝”戰鬥機和各種陸軍車輛。儘管不是很出彩,但畢竟有一支隊伍在軟磨硬泡,笨鳥後飛、緩飛,終究還是要飛的。何況,印度在IT方面的成功可以助力印度科技的發展。



我們沒有理由輕視印度,還是想想我們自己的問題吧。無論印度放多少衛星,咱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不要擔心什麼。他可以反衛星,咱們就研究相應的反制方法,此消彼長,循環前進是自然之理,沒有永遠的贏家。關鍵是不要誇誇其談,好像印度人只會睡大覺,須知龜兔賽跑,結局難料。

【鶇飛天】


鶇飛天


中國在2007年1月11日利用其SC-19彈道導彈攜帶一枚動能殺傷載具,摧毀了屬於中國自己的一枚廢舊氣象衛星——風雲-1C。這次試射是中國反衛星項目的第一次成功試驗,此舉立即引起人們的注意,印度對於中國的這次反衛星試射也異常關注,並且在內部場合表示,此舉會對印度逐漸增多的外層空間系統帶來威脅。直到2009年,印度才公開表態,正在努力尋找保護自己太空設施的辦法。

顯然,印度決定將現有的反彈道導彈技術改進之後用來執行反衛星任務,無疑是受到了美國人的啟發,2008年美國就利用改進後的反彈道導彈系統,發射了一枚“標準-2”型導彈,擊毀一顆編號為193的報廢衛星。

中美兩國在反衛星技術上走的是兩條不同的道路,2007年中國進行的反衛星試射不僅表明中國已經有能力摧毀在軌衛星,而且還有專門致力於發展反衛星能力的武器項目。而美國人則是將反衛星技術納入到反彈道導彈系統項目中,隨著反導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此前,一直有報道稱,印度正在研製能夠集成到導彈上的外大氣層殺傷器,以打擊太空中的衛星。目前,僅有美國、俄羅斯及中國等國家研製了這樣的反衛星武器


尼古拉斯So瓦特


印度方面此次得到其官方證實試射反衛星導彈成功,據採訪印度總理莫迪宣佈印度的反衛星導彈在三分鐘內成功擊落一顆低軌道衛星,印度自豪的宣稱自己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反衛星導彈能力的國家,成功躋身“太空強國”。

在筆者看來,我們需要正視印度此次的成果,因為我們需要承認目前世界上掌握了高度太空技術尤其是太空武器技術的國家少之又少。反衛星導彈是反衛星武器的一種,可由海陸空等多平臺實施任務,是目前對太空目標實施物理摧毀的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在美蘇冷戰期間兩國都在太空技術方面展開了競賽,該技術由美國在1985年首先實現,當時是由一架F15A戰鬥機發射ASM135反衛星導彈成功擊毀了一顆500公里高度的軍用衛星,即下圖所示。


漫漫數十年間,這項技術也是隻有美俄中三國成熟掌握,而如今印度能夠掌握這項技術,證明印度絕不是以往那個只會招黑的“三哥”了。印度自莫迪上臺以來在戰略性武器和太空技術方面確實取得了不少的進展,如“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成功試射、“一箭多星”技術突破,並且莫迪還立誓要在2022年之前實現載人航天,力圖讓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印度在太空發展這一領域確實沒有落後多少,沒必要老是斜眼看人。


西涼宣撫使


航天科技比較發達的國家,一般導彈技術也不錯,因為導彈與運載火箭只是運載的東西不一樣而已,導彈更復雜一些,通過發射衛星印度已經掌握了測控技術、遙測技術,以及衛星定位等各方面的技術,利用導彈打衛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們決不能盲目自大天天笑話印度人,輕敵是要犯大錯誤的,印度已經是有核國家,擁有航母、核潛艇和洲際導彈,實力不容小覷,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


謠言謊言粉碎機


是不是第四個還有待確定,不過個人感覺印度此次反衛星試射有作假嫌疑!所摧毀的衛星是印度近期發射的(一月份),一般反衛星試射都是將廢棄的老衛星作為目標、印度卻將新衛星作為靶標,除非它衛星多的無處用,但事實顯然不是,所以這顆衛星是事先就確定了作為此次反衛星實驗的目標的,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印度的真實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