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2019敢不敢买?

2019年是经济关键之年。

此前一年,国内外环境充斥着不确定性,整个社会弥漫着焦虑情绪。在经济上,旧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新的模式尚未被确立。在楼市上,短短一年间,就完成从狂热到冰封的逆转。

下一步何去何从,整个社会都莫衷一是。

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叠加内在的下行压力,交杂着整个社会的各种情绪,都让2019年充满着变数。大到国际格局之变,小到楼市调控政策之变,无一不让人焦虑。

经济下一步向何处去?楼市调控会否大范围宽松?房地产是否迎来20年最大的转折点?房价到底是涨是跌?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谁能平稳落地乃至再度起飞?刚需该何去何从?房地产税又会何时落地……

房子价格不断上行,让没有房子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房兴叹。好在国家不断加大房地产调控,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土地市场热度,土地价格在经历去年连续的下滑后,在2019年以来有所企稳,但成交面积和金额却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和金额出现双双下降,同比降幅达到34.1%和13.1%,土地市场有价无量的表现确实给未来的房价、楼市走向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无论如何,楼市总算稳定下来。

房子,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短期投资已经失去了价值。但有一个事实却让我们无法规避,那就是房子没法买,钱却被硬生生的按在包里贬值。大家知道我们每年货币贬值的速度吗?据我们查阅相关数据得知,从07年到17年,这10年时间货币的贬值率保守计算是年均7.5%,即是说今年1万元购买力,只相当于10年前的4500元钱,货币贬值幅度超过一半。

2019年前2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1万亿元,创造了41年以来的纪录。这些巨量资金进入市场,物价或有所反映。通过官方渠道表述来看,我们的货币增速是在降低。但事实却并不如大家所愿,就在今年1月份,已经连续降准。按目前清形看,第二、三季度降准的可能性已然大概率存在,降息或也伴随而至,大量资金上市,通货膨胀必然受到一定的压力。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房子不敢买,手中闲钱无去处,购买力每日不断被稀释,增值先不指望,不知道大家还能有什么好办法使手中的资金保值?

关于房价涨跌问题,一直是有房一族,也是无房一族关注的的焦点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未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答案,这或许就是楼市的奥妙之处。因为如果都知道房价会涨,或者都知道房价会跌,或许楼市也就不存在了。每个所站的角度、所涉猎的知识面不一样,看待问题的结果也不一样。当然,还有出于自己立场的需要,公开出来的信息也会有很大出入。

<tt-link><tt-link>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从农村奋斗出来的博士对未来十年房价的心声

这位博士,是笔者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下称小杜。他来源于西部某省,出生于1986年,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位姐姐,下面还有一位弟弟。姐姐早已出嫁,小杜已参加工作两年,在一所高校做讲师,目前还没有买房,据说学校也不分配房子。目前谈了一位对象,是读研时的同学。

对待房子的态度,小杜认为,房子对一个家庭来说太重要了,住在学校提供的集体公寓,始终就没有那种家的感觉。在谈到买房问题时,“你计划何时买房?”,小杜答道:“我不懂房地产,也没有买过房子,老实说,现在的房价确实让我很头疼,别看我上了些学,但买一套房子确实不容易,没有家庭支持,全靠自己积累还需要时间,对于我来说,大概还需要2年时间才能凑齐首付”。

“你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未来十年房价还会涨吗?”,小杜沉默了一会,应该是有所思索,毕竟这样的问题,对于一名专业人士也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接着,小杜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我比较痛恨高房价,但我看不到房价有下跌的征兆。像我这样的家庭,应该还不少,不是不想买房,而是买不起,不过迟早都还是要买,跨出农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愿望,相信一些在农村长大孩子的下一代,也还会朝着进入城市生活而努力”。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左右,为此,我还专门上网查询了一下我老家所在的贵州省,城市化率才47.5%,离全国的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离长三角68%的城市化率差得就更多。虽然说,这些年,西部等内陆地区的发展变化较大,但我们在城里居所都没有,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城市化,个人是比较难接受租房,长期来看,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小杜补充道,“现在的人对“铁饭碗”这种就业观念没以往那么强烈,倒是有了这个城市的房子就有了根,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如浮萍一般,心也定不下来”。

“我不知道未来房价还会涨多久?但有一点,我一直坚信不疑,未来还会有更多像我这样出身在农村的人,通过不断努力打拼,提前出来工作也好,继续上学也罢,最终都会在城市生活。据我观察,我们的国土很多是属于丘陵山区地带,也不能适用大规模化农业种植,搞一下旅游什么的比较合适,所以农村也不可能留下多少人,大部分人将来都会转移到城市。这样的转移不会一蹴而就,在我看来,十年时间还完不成,所以,未来十年,我们怕是难看到房价下跌,对于我们刚需来说,也只能寄希望少涨点”。小杜显得有些无奈。

对寒窗苦读博士高材生的“十年房价”看法有感

应该说,该位博士由于不是专门研究房产的,但对房价的看法,还是代表了很大一批人群,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未来十年买房和房价问题,笔者谈3点看法:

1.房子是生活必须品,刚需不求赚多少,买房还是要趁早。回过头来看,房子越早买,成本越低,也有机会买得起,即使当时收入并不高,因为这些年我们房价涨的同时,收入也在上涨,但上涨额度远不及房价上涨的部分,“年初不买房,一年又百忙”的俗语多次应验。笔者的建议是,如果自己是刚需购房者,能够用上些钱包,还是趁早买房较好。买了房,至少心里踏实,剩下的就交给自己去努力奋斗,相信压力会越来越小,而不是未来房价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压力越来越大。

2.非成套住宅换房需求和家庭小型化需求,将不断抵消人口出生率下降因素。现在市面上流行一个普遍的观点,说是我们的人口增长乏力,而与之对应的住房总体数量并不短缺。这种观点可信吗?根据目前比较可信的统计数据来看,家庭户数与住房数量之比为1:1.1,貌似足够了,但这里面有很多老旧房,老公房等,也就是说非成套住宅占比大概有1/4要除掉,这些户主都是有更换需求的。


另外,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准提高,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老人和年轻人大都会选择独居,这是趋势。 当前,欧洲国家的独居家庭数占总家庭数在25%-40%之间,而我国这个比例仅仅6%,目前我们独居家庭虽然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加(一年200多万户),但也仅占总家庭户数的1%,所以,按照这个速度,还要很多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准。从这个角度看,完全可以抵消人口增速下降带来的住房需求。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局部地区由于资源错配,会导致住房供过于求,而另外一些地方的住房又供不应求。

3.货币贬值因素,房产还是作为一种抗通胀工具存在。货币贬值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正是如此,我们仅是把房子作为一种保值载体存在。虽然说我们的M2增速逐步下降,2018年是8.1%,但为确保经济稳定发展,货币增量还是会保持一定水平,不可能一步下降到位。此前,笔者也做过这方面测算和预测,未来十年,我们的通胀率还会保持中速,房产还是会作为一种重要保值工具而存在,至少目前老百姓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替代品。

对于2019,每个人受制于自己的立场和站位,对楼市的判断大相径庭,让我们房产需求者无所适从。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验和操作体会,对当前楼市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算是给处于迷茫中的购房者以启示,至少不至于那么慌乱。

1.限价房可买,非限价房慎重。日前的房子价格应是稳中有降,具体原因在昨天的文章有写。预计这波楼市调整,其房子价格回撤幅度5%-20%之间,幅度因各城、各地段而异。目前市场上倒挂的新房、二手房价格差不多就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买这样的限价房,基本上是比较安全的,无需担心价格回撤。

2.远郊盘慎重。最近,相信不少人也接到售楼处的电话,这些电话大多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寓,二是远郊的楼盘,包括别墅。远郊楼盘在这波楼市上行期,价格涨幅不小,而地缘客户心理上还没有接受这个价格,炒房客又迫于市场降温逐步收手,即使出手也仅限于核心地段和限价盘,显然远郊楼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3.公寓和商铺还是应远离。常言道,别人抢什么你买什么,大多不会错。房子也是这个道理,天天打你电话要卖你公寓和商铺,很显然是不好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人已经帮你算过账了,你就不要特立独行,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4.都市圈楼盘慎重。都市圈楼盘都是核心城市太过火热,价格上去了,房源又少,加之限购因素,把这批人赶到都市圈城市,是不少房产自媒体在房市火热的时候常做的事。这段时间,你很少有看到自媒体摇旗呐喊带群友们去外地团购。说明什么呢?市场不行了,在都市圈投资过的人应该感觉得到,现在你想把自己的房子转手成功是比较困难了,即使有价也无市,找不到接盘者。

5.指望房子价格大跌不现实。上面说了,楼市大概率会进行一段调整,一些异想天开的朋友,梦想着房子价格腰斩、崩盘,甚至回到10年前,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在中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道理不多说,之前说过。

6.房子价格长期趋势不会改变。这个是规律,也是经济发展阶段使然,想看解释的可以翻我之前的文章。有人要抬杠子说,你既然说房子价格都上行,那么我现在买有什么错?没错,如果你做长期打算,钱也没有去处,那也无所谓了,把钱放在房子上,图个安心。但对于一些资金本身就捉襟见肘,需要这些资金来盘活自己的资产,实现最大化利益,甚至需要兑现用钱,那么,此时你就可以等等,时间不也是成本吗?

7.什么时候出手最合适?信息非常多,但不扯远了,就本轮市场来看,你就抓住一条,只要各城出现大面积放松政策调控之时,便是你进入楼市之时,这个时间一般在3-5个月之后为宜。哈哈,先说明,这里是针对确实有需求的人哦,因为国家已经说了“房住不炒”,炒房客你们自己体会哈…

房子,2019敢不敢买?


8.腾笼换鸟正当时。其实这个时候稍微滞后了些,因为目前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较低,出掉自己的“老破大”不是那么容易,早些时候是最佳时机。但现在还是要做,无非一些让价,然后置换成优质标的,下一轮你会感觉到两者的巨大差距。

9.学区房是硬通货,价值仍然看好。不要听所谓的分区划片会导致学区房价值丧失言语,你可以看看分区划片的城市,不但没有把好学区房价值降下来,反倒把以前低价房给带起来了。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学区房仍是比较好的标的资产,只是不要面积太大,因为大家看中的仅仅是上学的资格,不希望总价过高。

下面这些经验总结,非官话,非足不出户言论,条条肺腑之言。主要分买卖房通用法则和注意事项,建议收藏。

通用法则

1.对楼市中出现的4个词语理解:“成交”,房产中介只关心成交,不关心价格,促成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并成交是他们的目的;“多套房”,没有3套以上的房子,就不要天天担心房产税,何况还路漫漫,但4无老房子不是越多越好;“横盘”,上下浮动5-10%都叫横盘,也都属于正常。“楼市调控”,目的不是打压房价,而是保障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和金融经济安全。

2.房地产市场遵循“没有只涨不跌,也没有只跌不涨”规律,涨多了就会调整,调整了就会继续,没有所谓永远的横盘,没有人能做到,也不可能。

3.国内房价仍然遵循“螺旋式上升规律”,中间虽然有小插曲,但改变不了趋势,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制度模式和发展模式,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下一波低谷基本会比上一波波峰高。

4.错过了本轮房价上涨期就让它过去,如果要买房,整体上可等待成交量有力回升,并持续两个月以上再选择入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轮楼市调控祭出了从来没有过的“限价”政策,所以,如果你所在城市有价格倒挂15%以上的新房入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不相信这次调整会有20%以上跌幅,极个别爆炒的地方除外。

5.利用高杠杆投资多套房产,并瞬间实现阶层跨越的时代已经过去。价格、资金成本、政策都不允许。如果要靠房产保值增值,需要做好长期规划,我们认为至少是3-5年以上时间的资金和工作安排,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6.本轮最佳置换窗口期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当时正确的操作是“先卖”。当然,现在不是不可以置换,有资金实力的,先买限价盘,后再择机出掉老房子,没资金实力的,一边卖一边找限价盘买。置换期,把4无“无学区、无商业配套、无交通、无好物业”房子果断置换掉,否则你将来置换会花更多的钱。

7.改变过去以“城市等级”划分房产价值的传统观念。城市群、都市圈才是未来房产价值区分标准。城市圈越强大(指经济),房产价值越高,反之越低。举例:强城市圈卫星小城房价不一定比一些省会城市房价低。不要担心核心城市周半卫星城位置偏、通勤时间长、人口不足问题,未来圈内城市都是同城化发展,交通将会被首先解决,异地生活、工作会成为常态,新进城市人口都会填充到圈内城市来。

8.不要被“一二线城市房价涨上天、三四线楼市软绵绵”的思想所误导。事实上,一二线房价在涨,三四线也没有停歇,早晚而已。过去一直在被证实,将来还是如此,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楼市基本还是一盘棋,不可能你的城市一直涨,我的城市一直跌或者不涨。准确的说法是“涨多涨少”的问题,参照第7点,概括为一句话“强圈城市增值、弱圈城市保值”。

9.根据7、8两点,长期居住的城市,如果是弱圈城市,买一套自住即可,如果余下还有经济实力准备买房,尽可能的把房子选在强圈城市,因为我们有限的资金可不仅仅是保值,还要实现收益最大化。

10.关于买房的城市选择,拉出来再重点强调一下。目前国家规划了众多城市群,发展较好的城市圈就那么几个,大部分城市圈还处于萌芽或起步阶段,特别是集全省之力的建设某一个城市,这些城市圈内的核心城市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即使有心也无力顾及周边的卫星城,只有待核心城市发展相对成熟后,才有精力和时间发展辐射卫星小城,包括外溢的产业转移。所以,这个时间不是3、5年就能完成,买这些地方房子来增值的要慎重,无论是抗调整,还是上涨,都远不及强圈城市,资金一旦被限制住,或让我们失去更多好机会。

11.普通人群尽量不要去碰公寓、商铺和旅游养老房。即使在楼市很火热期,我们都能接到此类产品的销售电话,原因就是这类房子不好卖,当然,买到手后也就更难转卖出去。千万不要有“由于资金少,公寓好买就买一套公寓放着,到后面有机会再置换住宅”的想法,因为这样会让你置换的成本更加高昂。当然,土豪买几套养老别墅、买几层公寓、囤几套商铺作为沉淀资产之用,不是我们关心的。关于旅游度假房,除了海南,我们是没信心。

12.楼市稳定期,千万要切记“买卖房不是炒股,不要被某个热点事件、某项政策所左右,快进快出行不通”。

买新房注意事项

1.签合同

购房人的联系地址一定要准确无误填写;后期买房收据、发票、销售合同等都会按照这个地址来邮寄。在履约过程中,合同约定了权利义务,如要求你按期提供按揭资料,开发商按照你这个地址发函,由于你未按时履约,可能导致被要求退房或者罚没定金。另外,还要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订金可以退,定金则不能退。所以,我们在选择房子的时候,不要被开发商巧舌所迷惑,了解清楚了后再“下定”。

2.贷款

一般情况下,要求银行流水是房贷月供的两倍。在买房之前,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流水是否充足;买房贷款前,尽量不要辞职,即使要辞职,尽量等到房贷下款后再辞;尽量选择开发商指定合作的银行贷款,如果款下不来,可以督促开发商想办法,如果自己找的银行没下款,你可能存在违约责任。

3.看房

房子不是很好卖时,开发商往往会造势,营造抢房氛围。你买房时,一定要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通过向周围认了解开发商和前期物业的口碑。另外,要注意区分开发商展示的是实体样板间,还是在售楼处搭建的样板间,一般情况下,售楼处的样板间都会比实体的大,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效果评估。最后,就是在决定买房之前,要查看开发商“五证”,只有证照齐全的房子才能具备销售资格。

买二手房注意事项

1.产权是否清晰

通过核查房主身份证和不动产证真实性,确定是否具备交易资格。比如一些医产、校产等并没有独立的产权,只有使用权,自然也不具备上市交易资格。还有如集体土地上盖的小产权房、共有产权房、被抵押房源等,由于产权关系复杂,很多情况是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买这类房子一定要慎重。另外,由于房产交易合同不能对抗已事先约定成立的租赁合同效力,我们还要查看所购房子是否出租以及租期,以防我们不能及时拿房。

2.写明交易程序和违约责任

二手房交易,一般经过带看房、签合同、付首付款、过户、房屋交接和付清尾款程序。在二手房过户过程中,一定要求房屋产权证上的所有人到场。在房屋交接过程中,需要查看水电气等费用有无结清,防止后面扯皮。另外,在房价波动期,诚心买卖房屋还是要约定一个相对适度的违约金额,以防止因违约金额太小而毁约。凡是能够想到的条款,事无巨细,均应在合同或补充条款中书面约定,防止口说无凭。

3.了解房屋现状

这里主要关注两个点,一是房屋的质量,比如房屋墙体、房顶、地板是否有漏水痕迹,房屋面积是否与不动产证上一致,房屋隔音效果如何,房间外部噪音如何?建议我们在买房前,分白天晚上不同时段去感受一下;二是向小区门卫、保洁、邻居了解一下该房屋是否有过刑事案、盗窃案什么的,凶宅出售的价格往往比小区其他房源价格低出不少,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房子,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马虎不得。上面我们归纳总结了买卖房的经验,是不少人集体智慧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也祝愿大家买卖房顺利、住有所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