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坐在電影院裡,四周暗下來,座椅前人頭影影綽綽。

我去看了《地久天長》的提前點映場。

散場後哭著走出來,朋友問我好看嗎,推薦去看嗎。

我說一定要看,但是別帶爸媽去。

因為這日子循環往復,地久天長。

爸媽看到這電影,就像在看心酸的回憶錄。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友誼地久天長:殘酷的善良」


電影講了耀軍、麗雲這對夫妻,相互扶持陪伴的大半生時光。

他們的獨生子劉星,在12歲時意外溺水死亡。

與這件事有直接關係的是男孩浩浩。

而他爸爸是耀軍的好兄弟,他媽媽是麗雲的好閨蜜。

原本並不是獨生子。

麗雲懷過二胎,但趕上“計劃生育”嚴打,且身邊的好朋友海燕——也就是浩浩媽——是負責的主任,最後不得已流掉了。

手術過程中出了點意外,麗雲此後很難再懷孩子。

耀軍和麗雲甚至沒來得及處理自己的傷痛,就被更緊急的事裹挾住了。

星星和浩浩一起去水庫玩,星星溺水,浩浩高燒去醫院,問什麼都不肯說。

怎麼溺水的,當時是什麼情形,除了浩浩沒人知道。

兩家人的友誼極速降溫,裡面的芯兒還是熱乎的,但外面的殼子已經凍上了。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浩浩爸拿著菜刀去找耀軍,說你去把那小子砍了,咱們一命抵一命!

耀軍說你說什麼呢,我們要保護好這個孩子,這件事不許再提。

“人活著,就不能說出來。”

很多年後,當浩浩長大,終於決定跟耀軍和麗雲坦白。

在一長串的陳述過後,耀軍平靜地聽完愛子是如何溺水死亡,然後對浩浩說:

“說出來,就好了。”

所以到底說不說呢?

他們難道不想要孩子死去的真相嗎?

可人心是這樣柔軟:說與不說,並不在耀軍和麗雲想不想知道。

而在於他們考慮著,浩浩是不是有心理負擔,能不能健康成長。

但是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管兩家人都出於多大的善意,行跡終究漸行漸遠。

用浩浩爸的話說,“他們對我很客氣,可找不到可說的話了。”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夫妻倆意識到,即便她們不去追究,仍偶有往來,但這件事在兩家人心裡依然沒有過去。

於是她們收拾行囊,離開了內蒙。

選擇放逐自己,是對記憶的迴避,更是對老友的體貼。

或許離開,能夠讓這件事漸漸沉下去,沉到只有夫妻倆的海底,再也聽不到窗外的鞭炮和笑聲。

有人說,耀軍和麗雲的做法未免太聖母。

我倒覺得這是非常現實的做法。

當一切不可挽回,人只能試著去原諒他人。因為覆水難收時計較禍從誰起,並無意義。

與其說耀軍和麗雲善良,不如說在她們善良的底色上,充滿了無奈和殘酷。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時代瞬息萬變:小人物的輓歌」


這部電影后勁兒極大還有一個原因:

你找不到這個家庭苦難的罪魁禍首。

當導演和編劇把一個失獨家庭放到電影的年代裡,充滿了國營廠、計劃生育、下崗、南遷、房地產等時代元素時,所有的陰差陽錯都極具宿命感。

海燕臨終對麗雲說:“我們……有錢了,不怕,你可以生了……”

這是那個時代能夠體現的對計劃生育最直白的縮影。

我們怪她不近人情,但其實她只是職務所在。沒有她,也會有別人拉著麗雲去做流產。

包括手術中的意外,因為時代的侷限,讓麗雲在失去孩子的時候,還失去了未來擁有孩子的可能。

差一點點,這個家都好像還有希望。

但是在大的變革面前,小人物的生活就是這樣脆弱和不堪一擊。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電影《羅馬》裡女主角因為看到逃跑的未婚夫和革命軍,受到驚嚇羊水破了,用盡力氣生下的孩子卻是個死嬰。

她的哭泣聲無助迷茫:她要去怪誰啊。

怪那個冷酷無情的男人嗎?

怪自己的眼光和草率的信任嗎?

還是怪浩浩蕩蕩呼嘯而過的軍隊?

或者說,怪自己活在一個動盪崩塌的社會里?

同樣的,耀軍和麗雲找不到苦難生活的兇手。

他們在下崗時流淚,在絕望中放逐自己,在找不到答案的生活裡苦撐著。

我很難說這算是與時代的和解。

因為時代的冷酷在於,它根本不在乎小人物是否諒解那些過往。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日子地久天長:一邊走一邊隱痛」


時代不在乎,小人物猶自痛苦。

麗雲自殺過。

因為察覺到丈夫出軌,而養子離開,真正的星星只活在相框裡。生活是一潭死水,沒有希望也沒有回應,你傾注再多的認真,都石沉大海。

她撐不住了。她選擇放棄。

但還是被耀軍救了回來。

耀軍為什麼會出軌呢?

有人罵耀軍渣男,說這是中年男人的通病。這當然是很政治正確三觀極正的說法。

但我想,我的確能夠在導演的用意下,明白他這樣做的原因。

因為像麗雲一樣,耀軍也好累,他在很多個時刻也好想放棄這不值一提的生活。

他愛麗雲,愛這個家,但是他面對的永遠是瘡痍,永遠是抹不平的傷痛。

他和麗雲之間的臺詞都很少,因為不必多說,都知道彼此的痛苦和心意。

在這樣的壓抑生活裡,耀軍想要透一口氣,我真的能夠理解。

當一個人帶著的愛本身是沉重的,深情就會變成另一重枷鎖。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好在,他們在只有彼此的日子裡,相依為命,缺一不可。

從感到“時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變老”,到“真好笑,我們居然會怕死”,是夫妻倆點燃生活勇氣的小注腳。

這份感情的動人之處,不僅在於共同經歷了傷痛,還在於知道對方只有自己,卻沒有選擇當個輕鬆的逃兵。

我們會看在情面上原諒他人,也會在洪流中默默承受時代的苦難,但很難真的與自己和解。

撕心裂肺不活了,是父母能為子女做得最容易的事;

但堅持活著銘記,多年後來墳前看孩子,反而更需要勇氣。

我最反對的一種聲音是說電影消費苦難。

能講出這樣話的人,真的太高看苦難了。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苦難是什麼限量發售的東西麼?還要擁有的人物盡其用?

事實上,那整整一代人,都承受著細節不同、程度不一的傷痛。

你走到大街上隨便拉出來一個家庭,去公園裡隨便找一個老人,就會發現這樣的故事不稀奇。

有些人看起來是在跳廣場舞,其實心碎的時候想過喝農藥。

下崗的故事,東北實在太多;失獨的故事,到今天仍舊發生;兩代人的牽絆和糾纏,你我最清楚;還有那些曾經最美的年華炙熱的情誼,變成漸行漸遠的關係,你也並不陌生。

苦難是什麼東西,它根本不值得消費,人們的堅強才值得歌頌。

在生活中生活的人,從沒有一刻真正遠離痛苦。我們努力尋找的答案,有時即便是無解的,卻還要堅持求索。

我覺得這是那一代人的傲氣。

所謂“地久天長”,是日子地久天長,我們都要努力好好活,好好過。

就像導演王小帥說的:

“這就是真的生活。在大團圓的下面,一直有暗流湧動、一直有心酸、很隱隱的痛。”

《地久天長》:人最難原諒的是自己

訂閱微信公眾號:ONE文藝生活 閱讀更多精彩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