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開勞務費?那你得先自己掂量掂量

綠洲財務 鄒夢雨

想開勞務費?那你得先自己掂量掂量

很多公司在無法處理工資的時候,總會選擇勞務費的形式。他們認為,個人勞務費處理不就是要代扣代繳個稅嗎,有何難的?

先說說規範的做法,會計賬務處理根據勞務性質將勞務費確認為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製造費用、生產成本,應付個人的勞務費發放時企業應先扣除個稅,然後將扣除個稅後的部分發放給個人。規則是明確的,可實際操作起來發現遠比這要複雜。

場景一:個稅由公司承擔

很多時候,企業勞務用工沒有嚴格的合同約定,雙方對勞務費的理解就會產生偏差。特別是一些業務領導在談勞務項目時,可能沒有意識到公司還需要代扣代繳個稅,直接就承諾給對方多少報酬了。等到支付勞務報酬時爭執就起來了。說的專業點,當時談勞務費時,未考率勞務費含稅還是不含稅。

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有兩個,一是把承諾的勞務費標準提升,財務正常代扣代繳個稅,扣完稅後讓個人能拿到手的金額錢正好和原來要求的一樣多。另一是由公司替個人繳納個稅,這部分金額記作營業務支出。但是這部分營業外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場景二:個人勞務費需要提供發票入賬

很多地方的稅務對個人勞務費有規定,必須憑票報銷。沒有發票的,即便企業代扣代繳了個稅,個人勞務費也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企業該如何說服個人去稅務代開勞務費發票呢,想想都費勁啊。如果勞務費金額較大,個人或許有此動力。如果勞務費金額較小,個人又怎麼會願意耗時耗力跑稅務呢?

場景三:個人代開勞務費發票都有哪些稅

個人到稅務代開勞務費,先要提交申請,並提供一系列證明材料,各地稅務要求不一,就不一一道明瞭。

想開勞務費?那你得先自己掂量掂量

舉個例子:

假定甲某給A公司提供個人勞務,每月約定勞務費6000元。甲某需向A公司提供勞務費發票。如甲某到當地稅務去代開勞務費發票,涉及的稅包括增值稅、附加稅、個稅。

1增值稅:甲某視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按照勞務費總金額的3%繳納。依上例,應交6000÷(1+3%)×3% = 174.76元。

2附加稅(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根據實繳的增值稅計算,本例應交174.76×12% = 20.97元。

3個稅:先按1.5%預繳,本例需預交個稅為6000×1.5% = 90元。

等甲某拿到發票到公司報銷勞務費時,公司應對剩餘的個稅作代扣代繳處理。需代扣代繳的個稅金額為【6000-174.76-20.97】×(1-20%)×20%-90 = 838.68。

計算下來6000元的勞務費,個人實際能拿到手6000-174.76-20.97-90-838.68=4875.59元。實際綜合稅負18.74%【(6000-4875.59)÷6000×100%】。

想開勞務費?那你得先自己掂量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