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堪稱智絕——賈母

《紅樓夢》中堪稱智絕——賈母

她,紅樓夢中長壽長者;

她,榮寧府內享福安人;

她,興衰之間明眼之人。

漫漫紅樓,一字貫之。那便是——情。書中人物便是萬千情思的化身。情根深種的寶玉,多愁善感的黛玉,冷豔機敏的寶釵,遺世獨立的妙玉……種種情愁,躍然紙上。可這都是內心深處最真的表現,是最感性最引人共鳴之處。是人物展現自己的根基。若是說起情商二字則寶玉過於痴、黛玉過於孤、探春過於敏、迎春過於懦、惜春過於絕。唯有寶釵善於周全、鳳姐長於精明,這二人還算得上是情商出色。然則全書之中情商堪稱一絕者唯有一人——賈母。

賈母,榮寧二府中最年長的女性。是這個大家族的權威人物。在這個赫赫揚揚的大家庭中,賈母被尊稱為老祖宗。賈母是出身"賈史王薛"的貴族小姐。她的少女時代想必也是像大觀園中的女兒們一樣,吟詩作對,飲酒聽戲。待到出閣之後,生兒育女,持家守業從媳婦兒熬到今天這福壽雙全的貴婦。侯門貴府中的事情她必定是一一經歷,人事往來她早已是諳熟於心。曹公筆下這個最最享福的老安人,實則是最知兩府之根底,卻又從不戳破的情商極高之人。

家族興衰,在賈母眼中不斷地更迭變換。她深知自己作為大家族的老婦人的職責是什麼。

《紅樓夢》中堪稱智絕——賈母

對兒女,她一視同仁。

賈母是榮寧二府諸多晚輩盡孝的對象。在原書第七十五回中秋家宴時,賈赦講了個偏心父母的笑話引得賈母說出:"我也得這個婆子針一針就好了"的話。她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媳中一個是與自己一樣出身貴族的王家小姐,對自己的孝敬是自小在家族的禮儀法度之中薰陶出來的。大兒子為老不尊,且續絃的大兒媳婦邢夫人一味的貪婪怕丈夫,可是她想說都是自己所生的親生子,若有親疏也應當自己去反思而不是來找老人家的不是。做老人的無論怎麼做總是會讓兒女覺得有失公允。就像赦老爺討鴛鴦一般,他貪戀的是美色,而邢夫人則一邊為了博得賢良的名聲,一邊是看中了鴛鴦這把大鑰匙。而這對於老太太豈不如同割肉。在討鴛鴦這件事中,王夫人的隱忍,三丫頭的聰敏,寶玉的俏皮都襯托出賈母略顯糊塗。可就是這看似糊塗的"禍水東引"不僅保全了長子一家的臉面,也為自己的發怒找得了臺階下。作為一個母親,她也算的是殫精竭慮,煞費苦心。

對孫輩孩童,她極盡疼愛。

獨女離世,對於賈母算的是一個打擊。林如海將黛玉送往外祖家之前賈母早已派人來接,只不說是因病耽擱。而賈母接黛玉一方面考慮到黛玉年幼,自己養在身邊可以解其思母之痛。另一方面則是林如海假若續絃,黛玉的處境就是極其難堪。在這深宅大院之中,賈母看的極清。將來若是為了寶玉娶親,這養在身邊的總比外邊的親近些。

在金釧投井,賈環向賈政進讒言導致寶玉被杖責。賈母幾乎要痛殺過去。她不留顏面的數落賈政的教子過嚴。她氣急敗壞的讓王夫人不必白費眼淚。她更以回到金陵來威脅賈政。這一切不是一位老人的失態。而是在教育他的兒子要反思以往自己的所作所為,回憶自己的父親是如何教育自己的。也在告知王夫人,過度的寵愛孩子豈不知能否投桃報李。

鳳姐過生日,賈璉偷吃。這件事鬧到賈母面前,賈母不過是一笑便說:"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麼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麼過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兩口酒,又吃起醋來",這件事當然和賈母無關,但她這麼一說給兩個孩子都有了臺階下,切不失偏頗。而這些事賈母年輕時候都經歷過,怎麼處理最合適她當然知道。繼而質疑平兒不過是給鳳姐臉面,讓這主僕二人日後也好相處。要不然尤氏那嘴裡塞了茄子的都看得出來的賈母豈會不知。

《紅樓夢》中堪稱智絕——賈母

對家族,她拼盡全力。

王夫人、鳳姐身體欠安時,探春和李紈管家。寶玉為了躲避政老爺。便謊稱有人半夜逾牆,因家中僕婦連夜賭錢。賈母藉此發難,處置了有臉的沒臉的奴才一大堆。這不僅是管家的方法,更是為了家族臉面。萬一消息流出府門,眾口鑠金。說不定自家門楣會遭受怎樣的"不白之冤"。賈府的興衰榮辱是皇家掌控的。所以賈母很重視元春的身體安泰的。這不僅是出自對長孫女的疼愛,更是維持家族榮華的一種方式。

在賈家風雨飄搖即將凋零之際。是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取出自己的體己,不僅錢財豐富,而且分發有序,不失偏頗。在花錢如流水的賈家,任誰在這節骨眼也是束手無策!賈母早就預見了這一天。書中賈府前期的生活讓人羨慕不已,可在冷子興口中賈府那時候就已經是大不如前了!此時此刻賈母維護了家庭,保護了兒女。

賈母的高情商,來自於她的特殊身份,家庭環境,人生閱歷。她不想看到家族離散,不想香菸斷絕。這個享福之人不得不為了家族福澤的延續而堅持。

《紅樓夢》中堪稱智絕——賈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