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咳嗽,消炎藥、輸液並不是治病“萬能鑰匙”

應對咳嗽,消炎藥、輸液並不是治病“萬能鑰匙”

應對咳嗽,消炎藥、輸液並不是治病“萬能鑰匙”

應對咳嗽,消炎藥、輸液並不是治病“萬能鑰匙”

咳嗽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些咳嗽遷延不愈,有些咳嗽每到季節就犯,有些咳嗽遇到汙染空氣加重,有些咳嗽躺著加重,有些咳嗽飯後加重,有些咳嗽晚上逐漸好轉,有些咳嗽白天咳個不休。有人長久咳嗽甚至懷疑自己得了更嚴重的疾病,這種反覆,可能持續幾天、幾個月甚至反覆發作幾年。

消炎藥、輸液並不是治病“萬能鑰匙”

很多家庭在家裡都備有常用消炎藥,不管發燒還是咳嗽,在沒有化驗血象及拍片的情況下就貿然用上抗生素,很容易出現耐藥。當然對於咳嗽,尤其是再伴有黃痰,需要及時完善血象和胸片,在明確有感染的情況下,及時、準確地加用抗生素很重要。

生病了輸液好得快,這是一個典型的誤區。輸液可以在血容量不足、休克的情況下快速改善循環,這是危重症中的關鍵技術。但是對於一般生命體徵較平穩的患者,頻繁輸液往往還適得其反。從中醫的角度,大量輸液容易出現水溼內停、陽不化氣,尤其對於兒童患者,稚陰稚陽之體,陽氣比較嬌嫩,大量輸液,寒涼液體進入體內容易消化陽氣,所以長期輸液的患兒容易出現臉色憔悴甚至發青,舌體偏淡且舌面上有苔,這是典型的陽氣折損、水溼內停、傷及脾陽的表現。長期這樣容易引起小孩脾胃功能虛弱,運化失常,反覆積滯,反覆感冒。

咳嗽好得快,煎煮法很重要

大家用退燒藥都有這樣的感受:出大汗,退燒,幾個小時以後體溫復起,這是怎麼了?“大汗不愈病”的道理在老祖宗的著作中早有記載和提示(見東漢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相關記載)。中醫治療外感病的精髓是微汗——即讓毛孔張開微微出汗,不出大汗,這是中醫治療外感發熱、咳嗽的精髓。基於以上理念要想咳嗽好得快,筆者建議用如下煎藥方法才會效果明顯:

1、泡藥:加水量高出兩指節高度(水過多藥煎出來太稀影響療效;水太少容易耗幹),每服藥泡10分鐘左右,用筷子攪拌至飲片浸潤則可。

2、煎煮:每服藥煎煮兩次,每次開鍋繼續大火再熬不超過10分鐘或沸騰兩次即可(熬藥時間不宜太長,清代大醫家吳鞠通形容“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就像香菜久煎芳香揮發掉就不起作用了是一樣的道理),第一次煮完藥湯倒出,加相同量水繼續煎第二次,兩煎藥混勻留存備服,此處要點:開鍋沸騰即可,不可過煮久煎。

3、服法:每次喝一紙杯量(約100毫升),喝完藥後喝熱開水蓋上毯子出汗,若汗不出2小時後繼續服藥,仍不出汗者每隔2小時喝一次直至微微出汗,病重者一服喝完即煎第二服,症狀緩解後改成一日三次,每次服一小碗量。此處要點:少量頻服,兵貴神速。

4、注意:吃藥期間胃口打開喝小米粥養胃,禁食油膩肥肉、羊肉,禁食生冷、葡萄、西瓜等。服藥出汗期間減少出門受風,否則症狀會加重。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