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想要瘋狂到底,最終都一命歸西

道家哲學的觀點,人與自然是和諧共處,人應該順應自然,而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對自然恣意掠取,破壞大自然。莊子認為:自然有其本身的狀態和屬性,人力有窮,雖然可以對自然進行干預和改造,但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其作為也是非常有限的。

莊子在《秋水》中提出: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也就是說,不要用人為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為去毀滅自然的稟性,不要為獲取虛名而不遺餘力,不要用人事去推翮命運,不要為追逐名利而丟掉性命。謹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這就是返歸本真。

人類的出現,是自然界的結果,可以說人的出現是偶然的事件。人的發展也是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而變化。人出現在自然界中,生存在自然界中,從自然界中攝取食物以營養壯大本身,適應自然界,與自然共處。自然界雖不言語,對任意行為都默默承受,卻不斷反饋結果。

莊子:想要瘋狂到底,最終都一命歸西

人類相對於其它生物,更有自主意思和主觀能動性,擁有更大的能力,也更加能改造大自然。世間許多人都有一種內心的狂熱,我命由我不由天,妄圖自己能決定一切,漠視一切,對他人和大自然不屑一顧,只要是想要的,就會千方百計地付出行動來獲取,不管是否會對他人和自然帶來傷害。

大自然深沉無語,如父母一般,承受著人類給予的一切,是傷害也無淚,是破壞也無言,只是靜靜地看著,本身默默地隨著逝去的而慢慢改變,改變了原來的模樣,甚至連自己也難以理解,或狂嘯、或怒吼、或山崩、或颶風、或黃沙漫天、或洪水滔天。大自然承受的一切,原原本本地還給了人類,甚至還加上利息。

人性是貪婪的,資源是有限的,大自然產生多少就要消耗多少。而許多人,只想過得到,忘記了需要付出。只想要日月換新天,不曾想過要改變日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這樣的付出值不值得。天地需要改變,自然也不是一成不變。

莊子:想要瘋狂到底,最終都一命歸西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更是一個大整體,大自然不偏向任何事物,對人也是如此。大自然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是大自然的寵兒,擁有其它物種所沒有的智慧和能力。也正是如此,人才恃寵而驕,才妄自尊大,才目無一切,才幹胡作非為。

想要改天換地的很多,有因為私慾的,有為大眾謀福利,林林總總,眼花繚亂,併為實現改天換地的目標付出很多努力,甚至都改變了一些東西,影響到他人,影響到大自然。然而人終究是有生命的極限,面對死亡也只能哀嘆一聲,自己終將不復存在,然而自然還在,自己所要的目標呢,是否還有世人能記得。

人,不是大自然的第一個統治者,在無數紀元前,大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稱霸的物種,最終都掩埋於土壤之下,骨灰都難以發現,大自然還依舊存在,還在哺育著下一個出現的寵兒。越是貪婪,越是對大自然的破壞,對天性規則的破壞,越是瘋狂,越是容易消亡。

莊子:想要瘋狂到底,最終都一命歸西

人可以改變許多東西,可以改變大自然,但是沒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屬性和大自然自身的規律,只能讓事物和大自然變得更加糟糕,如果傷害了人,可能受到他人的反擊、迫害和報復;如果傷害了事物,可能讓本可以成功的事變得更加撲簌迷離,或最終失敗;如果讓大自然受到難以修復的傷害,那大自然的反抗會更加猛烈,甚至於像曾經出現又消失的那些物種一樣,被大自然拋棄。

面對浩渺天地,人終歸是渺小的,終歸還是要屈從於大自然的。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每個人也許都有想千秋萬世幻想,每個人都有慾望,每個人內心都存在貪婪的魔鬼,或權力,或物質,或美女,或聲名,改變現有規則,重新鑄就新規則,自己認可的規則,打破一切束縛,成就自己的夢想。然而人終究熬不過時間,只能一一逝去,留下諸多遺憾,留下滿目蒼痍,留下辛酸淚水,或者留下一個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