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諮詢!

再見了,諮詢!

導 讀 ( 文/ 汐文化 浪子.印 )

筆者是一個做了十五年ERP(企業資源計劃)諮詢的老顧問,這篇文字寫在即將離開諮詢行業之前,也許這次離開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也可能是錯誤的,天知道,人生總是太多未知,這樣才更加精彩。

以下言論僅代表個人看法,如果某些言論不幸代表了整個行業,純屬巧合。我會盡量清空腦袋裡的一切干擾,做到言之客觀,客觀,客觀,我不保證我說的都是對的,但是我保證我說的都是真的。

1.、 職業篇

先從我的職業說起。

ERP是個好東西,但在中國,這麼多年效果到底怎麼樣?眾說紛紜,言者不清,聽者不明。這裡我只說七件事,希望能管中窺豹,見其一斑。

一、華為的信息化折騰了20多年,到了2016年才實現“流程基本貫通,賬實終於相符”(參見華為輪值CEO徐直軍2017新年獻詞),這其實也就剛剛做到ERP最核心的內容,財務業務一體化。我想,華為的業務基礎,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應該是國內領先的,其他企業的信息化應該怎麼做,自己想想。

二、管理是基礎,ERP更多的是一個工具,別老把ERP和管理提升扯在一起,扯的人瞎扯,聽的人意淫。做ERP諮詢的人大多不懂管理。你懂嗎?

三、關於一把手工程的說法。沒有那個企業的一把手會說自己不重視,但是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大多數一把手的重視程度都不夠,遠遠不夠,很多時候是嘴上重視,手上無為。想起了《三體》裡一個梗,說外星人不理解地球人為什麼“想”和“說”不是一個意思(作者設定,外星人交流靠腦門上的一個顯示屏,心裡想什麼,直接顯示在顯示屏上,腦門上顯示的就是心裡想的),地球人不知道怎麼解釋想和說的關係,於是推薦外星人去看《三國》,外星人終於開竅了。再外帶明哲保身,裙帶關係,利益權衡等等所謂的職場哲學,那叫一個好玩。

四、講科學的ERP和講道理的中國人。道理未必等於真理,科學也未必等於真理,科學與道理正如西醫與中醫的區別,在攀登真理大山的路上,一個爬西坡,一個走東坡,或許西坡爬的有章法,但是東坡走的更瀟灑,至於誰能到山頂或者誰先到山頂,我不敢妄言。但在經濟社會大背景下,科學或許更適應人類的生存法則。

那麼道理是什麼?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意思就是這個道什麼都幹不了而又什麼都能幹,還可以這樣理解: 你幹他不一定行,他幹你準行(參見備註1),道可道,非常道,有時候,道理的道不小心會演化成門道的道,再好的實施方法,摸不著門道,都歇菜。舉個有意思的例子,親身經歷過,某上市公司世界五百強礦產行業項目,乙方方案彙報做了三次才勉強通過,第一次,給中層領導彙報,顧問寫了一百多頁很詳細的PPT,整個彙報過程都還不錯,但有個領導說了一句,講的很詳細,但是都是落地的東西,沒高度啊,公司領導不看這些細緻的東西,要有高度才行,你們是有名的大諮詢公司,彙報怎麼能沒高度那,其實,這個領導之前項目參與很少,也不清楚現在到底是什麼階段,都他媽藍圖了,還在講高度,好了,第二次彙報,根據這位領導的反饋意見,我們總結了n個口號,m個層次,現狀如何如何,未來提升如何如何,行業背景如何如何,戰略方向如何如何,執行層如何如何等等,把售前的東西改改湊湊,領導聽的不住點頭,臨末了,又有領導略一沉思,說,你們講的都對,但是仔細思量,但只是把我們都知道的東西整理了一下,說了一遍給我們聽,你們怎麼落地哪?落不了地都是瞎扯。

我們說細的落地的東西我們也有,領導說那你們講出來啊,彙報就一個小時,哪裡講得了那麼多,顧問正要爭辯,被甲方項目經理用目光打住,好了,又被打回去了,一個彙報HR模塊的女顧問當場哭了,印象很深,甲方項目經理也鬱悶啊,最後想了一辦法,組織了一次戶外的大型彙報,把所有能請到的中層和高層都請到了一個大酒店,酒店位於一個很有名的風景區,封閉開會,整整一天,顧問不管三七二一是,粗的細的,加上DEMO演示,全部彙報了一通,彙報完差不多吃下午飯了(故意拖堂的),聽的人也差不多暈乎了,然後客戶項目經理宣佈,對於這個方案,大家有反對的嗎?(注意,不是問有同意的嗎),如果有意見趕緊提,後面我們吃完飯還要泡溫泉,果然,沒有人提意見了,有人起鬨說,吃飯要緊,趕緊的(這人倒不是安排的),於是眾人哈哈一樂,皆大歡喜,彙報總算通過了,類似於這種彙報的事情,往往佔用了項目很大的資源,而且還需要佔用優質資源。如果這些成本花在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上,多好。

五、我十五年的ERP諮詢生涯,其中有十年是在做有色行業,這個行業存在一個特殊的機制,叫“金屬平衡機制”,此機制的存在有很多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業務中很多環節受檢化驗的制約,導致業務環節的數據都是滯後的,在金屬平衡表出來之前,很多數據不但滯後,而且不準(預估),因此,對於ERP所要求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天然的不匹配,O記和S記號稱有最佳的事件經驗和解決方案,其實不靠譜,我甚至懷疑,ERP理論本身在此類行業都不適用。

那麼這類行業的ERP應該怎麼做?我的經驗,除了個性化定製,沒有出路,沒有任何一款現成的軟件可用,並且,必須打破ERP理論要求的實時性和一致性,改成周期一致,否則行不通。而且不能過度追求精細化和透明化,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條件下,管好兩頭(採購和銷售),弱化中間(庫存和供應鏈中間過程)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流程製造行業,很多業務環節本身就不是精確科學而是經驗科學,達到穩定既是成功。記得有一次被一個庫管員慫,顧問給庫管員講精細化庫存管理,老庫管笑了,如果你只是為了精細化而精細化,除了增加成本,沒有任何收益,如果你只是為了彌補金屬平衡表的跑冒滴露,那不如多買幾條狼狗給我。後來仔細思量,深以為然。

ERP在中國喊了這麼多年,我總感覺發展和的應用的不是那麼理想,甚至在接觸流程製造業之後,我都有些懷疑ERP理論本身存在缺陷(ERP理論的整個發展史從離散製造起,最早雛形應該是小日本的JIT,流程製造的相關理論是後期演化的),對ERP應用歷程的感覺,就像我們小時候我們總覺得長大了就會變成共產主義接班人,可是都快四十了,發現還在為生存而苦苦掙扎。以上限於篇幅,我只能長話短說,如果後面有空,我會就有色行業專門寫一些關於有色行業金屬平衡機制的研究和應對,也算是我職業生涯對社會做了小許貢獻,權當積德行善,諸位看官不服來辯。

六、關於新IT(NEW IT),嘮叨兩句,現在所謂的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等,概念滿天飛,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概念,基本都是在消費,基本生活服務和娛樂領域,或者是在某些特定範圍的技術領域風生水起,但是在類似ERP這種大型的,複雜的企業管理應用領域不怎麼樣,很多時候還在玩概念。

七、說起娛樂,哪怕跟本文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我也要插一句,現在社會,戲子家事天下知,多少正事無人問。我妄自揣測,是不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生存壓力大,卻又反抗無力從而無奈甚至絕望,只好朝著搞怪娛樂的路子去了?希望我是杞人憂天。

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有一輩一輩的熱血青年來傳承。一個民族的年輕人如果每天只是在為生存忙活,沒有理想只有娛樂和搞怪,那這個民族的前途堪憂。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反之……

言歸正傳,企業管理應用層面,新IT還差很遠,我最近剛好實施完某個企業的大數據項目,其實就是BI的初階應用,在客戶ERP基礎上做些基礎的報表分析,一些高階應用完全被擱置,因為客戶ERP系統應用的實在太爛,基礎數據相當的差,客戶某中層領導一句話給我留下很深印象,說我們小數據都分析不好,還分析個狗屁大數據,哪來的大數據給我們分析,這句話我深有感觸。

技術層面,New IT發展還有個新趨勢,就是核心技術越來越複雜,外圍開發和應用越來越傻瓜,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普通的IT從業人員(例如碼農和運維人員)越來越民工化,越不值錢,值錢的IT技術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甚至機器人手裡。第二個意思,IT老幫子想轉型越來越難

八、商業環境差,契約精神欠缺,從商業角度講,ERP諮詢不是個好業態,做項目難,收款更難。

很多企業是,大企業小心思,一身儒雅皮袍,腦門上刻著五千年傳統文化,滿口仁義,踱著方步,一步三搖,卻總是不小心從皮袍下掉出一堆的“小”來(參見備註2)。這種文化現象我沒有理解透徹,其中“道”理可能深遠流長,也許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傳統文化碰撞除出的一個怪胎,很多次我從曲阜東坐高鐵,看到了孔子的雕像,他老人家滿臉通紅。

小結

正面來講,ERP讓我們的企業更深入的認識了自己,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這一點毋庸置疑,本文著治病救人的態度,更多的從問題的層面來描述,希望有當頭棒喝的效果,這是角度問題,正面的說法,大家可以去看教科書或者各大諮詢公司的宣講材料,但請以團購促銷的心態索要折扣。

ERP屬於工業時代的產物,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ERP還未茁壯成長,卻已經面臨轉型或者消亡,遊戲已進入下半場,但是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又參差不齊,戰線拉得太長,就像中國的農業,有人已經在用收割機,玩集約化,但是照樣還有人在用鐮刀,肩扛手推。這將是一個企業應用歷史上的混亂時期,宏觀上,發展是必須的,落後會捱打,微觀上,企業要清醒的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你將不可避免的成為小白鼠,學費昂貴的小白鼠。

傳統IT時代即終將結束,Cloud,AI 時代或許到來!

借用紅樓夢中的一首詩作為職業篇的結語: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2.、 人生篇

以上算是職業生涯的畢業論文,及不及格,畫個句號。下面來一盤花生米,榨菜也行,再來一壺酒(我好酒),開聊一個顧問的悲慘人生。

一、生活不是活著

有一個長的很牛逼的哥們做了一首很牛逼的詩 (這哥們叫張二棍,煤礦工人出身,我喜歡)。

再見了,諮詢!

哪怕一個人躺在床上

蒙上臉

也免不了奔波之苦

作為一個顧問,對此深有體會,一年四季到處跑,除了兩週一次的fly back,跟老婆孩子是聚少離多,盡孝就更是心頭痛了,這是一個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狗用的行業,年輕的時候也就罷了。加班多,老的快,突然有一天醒悟,生活不只是為了活著,於是內牛滿面。

有個前輩,國內最早做Oracle ERP 實施的顧問之一,以前在18摸,幾年前,毅然決然的回甲方了,原因是,有一次出差出門,老婆送到門口的時候,突然淚眼婆娑,沉默不語,就差執手相看了,這位諮詢界大拿的心瞬間融化,不幹了,回家!

這其實也是很多行業的一個縮影,為了房子,車子,辛苦打拼,有一天突然發現,本來是為了生活,卻辜負了生活,忙來忙去,只是為了活著……。我們這一代人,似乎還沒活明白,卻已經人到中年,對於IT行業,中年危機顯得更加慘淡,一方面,IT人年齡越大,性價比越低,另一方面,知識結構更新很快,NEW IT來勢洶湧,NEW campus來勢洶湧,於是被裁員成了懸在腦門上的死亡之劍,而身上擔子卻越來越重,人到中年,負重前行。

二、我用教訓換來的顧問哲學

很多顧問做項目,首先假設自己聰明,一本正經的胡說,時間久了,你將很難收穫客戶的尊重,客戶總能發現你的問題,並且,在客戶眼裡,你的缺點會被放大,變成小丑,就算你是真聰明,那也是小聰明。

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假定客戶比自己聰明,並且以善良誠實為第一原則,那麼你做事會更加的積極認真,並且項目會越做越順,偶有失手,也會得到客戶的原諒和理解,這才是智慧。而大多數顧問不懂。項目週期夠長,足夠客戶扒開你的光環認清你的本質。

三、關於夢想

有一個ERP諮詢界的前輩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諮詢顧問,是一群膽小的聰明人。其實任何職業,做的久了,也就被綁住手腳了,理想變夢想,夢想躺夢鄉,漸漸睡得越來越香,夢也就不做了。有一句最大的謊言這麼講,人到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年齡的事,這是一針麻醉劑,瞎扯誤人。

四、關於創業

沒有錢,沒有資源(什麼叫資源,請自行腦補),別去玩創業,成功的人生應該是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僅此而已。創業的人,應該每天都反覆思考三大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來裡來,我將去向哪裡,我是誰搞錯了,就都錯了。

五、身體最重要

關於年輕的時候拿命換錢和年齡大了拿錢換命這件事情,在諮詢行業是真的,我的職業生涯裡,猝死的同事常有耳聞,所以建議做諮詢的朋友,養成一兩種體育方面的愛好,有好處,諸如跑步游泳還有俯臥撐之類。

六、白馬非馬

諮詢長青,諮詢顧問長青,但不是某一個諮詢顧問或者某個顧問的某一段諮詢生涯長青。不要因為五星級酒店住多了,頭等艙坐多了,VIP卡又升級了,講臺下的聽眾鼓掌了,一本正經胡說的水平又高了,就認為自己是多麼牛逼的人,離開平臺,你屁都不是,即使沒離開平臺,那也只是假象,不管你是帶著金鍊子的level,還是帶著鐵鏈子的level,都是給資本家打工的奴隸而已。有一句話這麼說,男人做愛,很多時候是在跟自己的腦子做愛。等哪一天兩個可樂瓶子滿了(參見備註3),才發現自己想多了,晚了。

小結

帶著前世的原罪

化作了IT人的今生

十五年青春歲月

滿腔熱血

化作了了十幾個項目和一口麵包

還有一杯苦澀的自以為裝逼的咖啡

不堪回首偏要回首

休說從頭終須從頭

……

兩行淚

鬢毛催

3.、情懷篇

前面兩篇有些消極了,別影響大家心情,說點開心的事情。不過下面的文字,我做好了捱罵的準備。

話說,我認識一ERP諮詢界牛人,算是中國第一批出來做ERP諮詢的元老級人物,他的職業生涯堪稱豐富精彩,職業最後一站在某四大之一的諮詢公司任副總裁,而現在。

竟然跑到山林裡去隱居,跳出IT界外,真的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一副“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的逍遙姿態。有圖為證

再見了,諮詢!

再見了,諮詢!

更有意思的是,這人好酒,然後漫山遍野的跑去收集野楊梅,竟然在山裡折騰著釀起酒來,號稱此地楊梅有長壽鄉之山泉滋養,含硒增壽,要把做顧問虧損的給補回來。處於好奇,也是嘴饞他的酒,我約了朋友一起去拜訪,這個地方坐落在宜春溫湯鎮的一個小山村,三五戶人家,四面群山環繞,有潺潺溪水流過屋前,絕對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門前一副對聯屌炸天。

上聯:瞎晃盪那幾十年東南西北走遍終落到明月山下修成茅屋幾間看眾生渡天寒

下聯:苦修煉這後半生春夏秋冬悟透方偶遇古泉溪邊釀得好酒一壺贈天下融地凍

橫批:天涯倦鳥

羨慕這位同仁的灑脫卻又學不來,於是一頓大酒喝的稀里嘩啦酒行酣處,主人詩興大發,做一小令,至今記得:

如夢令.野楊梅

寂寞芳華空守

緣起終逢汐酒

試問啜杯人

卻道愁腸依舊

添酒 添酒

飲個身輕魂透

文中還有幾處備註未述,如下:

備註1

關於道的解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出自《老子》三十七章,上篇頁三十七,這句話原本是說道乃萬物之所以生之原理,與天地萬物之為萬物不同,萬物各有其名,道則歸一,萬物就是所謂的“有”,而道是萬物繁衍生息的底層程序,就是所謂的“無”,《老子》裡還有一句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類等等,我自己推測,道理的“道”也是從這裡演化來的,這是典型的東方思維的發端,是很牛逼的哲學思想,只是在跟西方的的工業化碰撞過程中產生了不適應的矛盾而已,上文引用,限於篇幅,無法展開,這裡特作備註說明,不是顯擺,我知道看官以顧問為多,都是一些顏值高,嚴謹且講邏輯方法的江湖豪客,別讓我落了曲解之名,哈哈。

備註2

關於皮袍下面的小的解釋:小時候學過魯迅一片文章叫《一件小事》,當寫到車伕攙扶老女人走向巡警分駐所時,作者對“我”作了一段精當的心理描寫:“我這時突然感覺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這一描寫,表現了人物“我”這個進步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於勞動人民高貴品質的讚美和敢於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從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題。這裡的“小”對應車伕的“大”,是人物“我”對車伕崇高品質的自慚形穢(懶得自己打字,以上摘自度娘)。

以前考試老要解讀魯迅的文章,很是痛恨,很多東西不理解,只好死記硬背,現在慢慢理解了,而且是深深的被打動,魯迅血饅頭,皮袍中的小,鐵屋子等等犀利的比喻,且不說當時的社會背景,就我們現代人而言,不知多少人不幸被言中!魯迅對人性的把握和描述,近代文學史上絕對穩坐第一,我愛你,周哥!。

備註3

關於可樂瓶子的解釋坊間傳言:一個男人一輩子就兩個大可樂瓶子的子彈量,打完就完。

看完本文有任何觀點想法,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