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賣賣賣!參與二手交易的你需瞭解這些事!

买买买+卖卖卖!参与二手交易的你需了解这些事!

买买买+卖卖卖!参与二手交易的你需了解这些事!

如今,很多年輕人已把網購作為主要的消費模式。在瘋狂地購物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的閒置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由此,一大批二手交易電商平臺由此而生。用戶們可以將閒置的商品掛在平臺售賣,既解決了浪費問題,又能夠變廢為寶,賺取利潤,何樂而不為?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我國的閒置物品的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

在不斷攀升的用戶和交易量背後,各種亂象也頻頻出現:公然售假、惡意退款、售賣違禁物品……買家感嘆“套路深”、賣家常吃“啞巴虧”。二手交易電商平臺在快速發展之下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弊病叢生,加上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不少二手交易電商平臺淪為售假的平臺和滋生詐騙的溫床。

二手交易電商平臺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信用體系?如何讓買賣雙方都能放心交易,為二手物品重新注入新價值?的確值得人們關注與思考。

买买买+卖卖卖!参与二手交易的你需了解这些事!
买买买+卖卖卖!参与二手交易的你需了解这些事!

二手電商平臺很受消費者追捧。

從寵物到奢侈品啥都有

二手交易電商“圈粉”同時也在不斷“掉粉”

“我在一個二手電商平臺上看中了一款包包,還沒來得及下手呢!”在高新區工作的郝女士最近被一家名為“紅布林”的二手購物APP“圈粉”。其實,郝女士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類似的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上購物。“雖然也買過讓人糟心的東西,但關鍵是價格實惠。如果買來實在不喜歡還可以在二手平臺上繼續賣出去,這樣也不會損失太多!”

如今,隨著二手交易電商平臺數量的激增,不少年輕人越來越熱衷從純粹的“買買買”向更理性的“買買買+賣賣賣”轉化。閒魚、轉轉、紅布林、瓜子二手車、拍拍、百姓網等等平臺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勢態。

記者在這些網站上瀏覽,發現二手交易電商平臺的交易物品可謂“應有盡有”。從家裡不想養的寵物貓到服裝鞋帽、家居用品、兒童玩具等,價格也的確非常實惠。在“閒魚”APP的首頁,“每天交易10萬件以上”的字樣格外醒目。除了類似“閒魚”這樣的綜合類二手平臺,還有主打高端奢侈品的“紅布林”以及二手圖書“孔夫子舊書網”等等各類專業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也都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然而,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同時,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就在前不久,上海法院判決一起合同糾紛,消費者鄧女士在購物平臺上購買了一款經平臺鑑定後的LV二手包,但到手後對商品存有疑慮的她再到平臺認可的鑑定機構鑑定,得出的結論卻是真偽存疑。鄧女士將平臺告上法庭,索取3倍賠償。最終上海一中院支持鄧女士要求退還貨款、檢驗費及運費的主張。

這件普通民事案件也從側面暴露出了目前二手交易電商平臺存在的問題。記者在這些網站上瀏覽,發現很多全新轉讓的商品的價格都比市場價低很多,讓人不免對產品質量產生懷疑。除了不露痕跡的售假,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上甚至有人公然叫賣假貨,不少產品打著“高仿”、“假貨”的旗號以超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

准入零門檻缺乏強力監管

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信任度在削弱

記者採訪多位有過在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上購物經歷的消費者,他們給出的結論很相似: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上購物的確很費神,很怕上當受騙。即使電商平臺聲稱經過信用認證或者幾十道檢驗手續,但是還是覺得存在上當受騙的風險,如果是要購買大件商品或奢侈品就更要有一雙“火眼金睛”才行。

平臺究竟如何監管賣家的產品是否名副其實呢?記者就此問題向“閒魚”客服諮詢,對方告知由於賣家的量很大,平臺審核確實難以做到全面到位。遇到這種違反平臺商品發佈條例情況可以舉報,被舉報用戶情節輕的就刪除圖片扣除積分,情節重的將被直接封號。

雖然各大平臺都在不斷加強對售賣物品的審核,但由於幾乎零門檻的准入以及售賣物品的非標準化,讓平臺在吸引一大波賣家和買家的同時,衍生出來的問題日益增多。

“由於損耗程度難以評估,用量等難以考證。再加上二手交易電商平臺無法掌控與瞭解閒置物品在發貨時的具體情況,以至於造成無法判斷買賣雙方的糾紛情況。而對於個人賣家或者買家而言,議價過程成本太大,顯然沒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買賣糾紛中。於是,這種看似不大的糾紛與矛盾就在不斷削弱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信任。長此以往,好商品就會逐步退出二手市場,消費者更是無法對二手交易電商平臺形成黏性。”採訪中,一位經常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的業內人士這樣說道。

在西安市消費者協會,記者也瞭解到,去年以來西安消協也受理過多起在二手平臺買到“問題車”的投訴,問題多集中在消費者買到物品和實際不符,和平臺交涉無果後轉而向消協投訴。但由於證據不足,電商企業在外地等原因,消費者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和維護。

不應成為“一錘子買賣”

建設完善信用體系搶佔核心競爭力

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電商平臺的出現,本意是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並在其中分一杯羹,但事實上卻沒有針對假冒偽劣商品交易建立足夠強大的監管和處罰機制,更沒有建立起信用認證體系。由此,不少二手交易不得不淪為“一錘子”買賣。

陝西德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佩雯表示,從《電商法》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角度來看,目前對在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上出現問題後的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日益全面。包括七天無理由退貨,以及即使雙方約定不退貨,一旦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消費者均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但在實際操作中,售賣有質量問題的二手殘次品,難在取證和訴訟,大部分消費者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這些糾紛和問題其實都在蠶食著二手交易電商平臺的信用度。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目前由於二手交易電商平臺存在的監管漏洞,才會導致諸多問題產生。張佩雯表示,二手交易電商平臺應該進一步嚴格用戶准入,除了信用積分制度,平臺可嘗試建立保證金、買賣雙方實名可見等制度,為買賣雙方增信,用良幣驅逐劣幣。讓以經營為目的的用戶承擔應盡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對有異常交易的行為和用戶,平臺要及時響應,對其名下的賬號進行迅速、合法的處置,讓違規違法者寸步難行。此外,出了問題要讓消費者找得到人、投訴有門。平臺要加強對售後工作的投入,及時響應消費者需求,不要讓二手交易成了“一錘子買賣”。(記者 王昕 實習生 張志強 文/圖)

◇◆◇

來源/西安日報 出品/日報總編室

·END·

西安日報

權威·深度·責任

买买买+卖卖卖!参与二手交易的你需了解这些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西安日報》數字報

西安日報

總編室官方微信公眾號:xarbttk2015

买买买+卖卖卖!参与二手交易的你需了解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