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四所大學的水平比較!

這幾所大學的水平差不多,武漢大學稍微好一些,其實基本上都是合併了很多所大學組成的新大學,比如說吉林大學是長春本地五所大學和學院組成的,山東大學是由濟南的三所大學組成的,四川大學是成都的三所大學組成的,武漢大學也是三四所大學組成的,這些大學,都是一些巨無霸大學。巨無霸大學的好處就是,校友比較多,資源分配比較廣,然後你可以上更多的一些其他的領域的課程,你的見識面可能要寬一些,但是呢,由於校區分散,實際上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比較大的,溝通的代價比較大。

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四所大學的水平比較!


尤其是像一些消化不良的,比如說像比較偏文科,實力較為弱小,名氣比較低調的原四川大學吞併了原來的華西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的醫學是世界聞名的,確實實力非常非常強,而且最開始的國家重點專業,還有國家的重大專項基本都是偏向華西的,最開始的四川大學靠華西醫科活著真的是名不虛傳,近幾年四川大學雖然名氣在全國有所提升了,但是華西醫科大學的明明排的牌子卻洇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所以也是有點尷尬。

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四所大學的水平比較!


怎麼說呢?這些大學的共同特點都是位於中西部的一些經濟較落後省份,他們的經濟不發達,為了達到985的水平,他們必須合併學校,所以他們不停的合併大學。

合併完大學之後,他們的大學規模非常的龐大,碩士點都有200~300個,這個龐大的規模師生規模也很大,都有七八萬人的規模,他們的教授水平當然也就上來了,教授的數量也就上來了,這樣可以達到規模效應,這樣國家就把他們編入985工程大學,但是呢,實際上。實際上他們的就業質量,甚至連一些頂級211都比不上他,比如說,像北郵、西電,像南航南理工這種比較好一點的211,跟兩財一貿肯定沒法比。這些大學畢業學生,因為基數比較龐大,然後又處在落後省份,而他們的就業率大部分在本省,所以就業情況、就業質量是比較差的,尤其是本科,如果是碩士的話,要好一些,但是由於離沿海遠離一線城市遠仍然不理想。

我一直認為就是說,上大學優先選城市選專業,而後才是選這個大學,嗯,因為我身邊無數的例子已經說明了,要想富,先選專業再選城市,最後選大學規模,尤其是出身平民家庭的孩子來說,優先考慮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舉個例子吧,因為幾年前我看過一個武漢大學的,應該是法學院還是文學院的一個本科畢業生,他畢業之後在武漢找到一個工作,工資很低,嗯,他還還以前的助學貸款,她是個單親家庭,他要帶著他母親一起上學,然後武漢大學允許他帶著他母親一塊上學,他畢業之後,又要還助學貸款,又要養他母親,他感覺壓力很大,後來他就想離開武漢,他考到了上海海事大學,因為上海海事大學的工科是非常容易就業,而且新經性質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他選擇了上海海事大學順利考了進去,結果上海海事大學不允許她帶著她媽媽住宿舍,後來他很鬱郁久了,就上吊自殺了。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之後我看到之後是感覺很可惜的,我覺得就是說武漢大學這個學校是非常不錯的,很寬容很包容,還提供宿舍給這個女孩的媽媽做,但是嗯,它提供的就業機會和薪資待遇條件確實不如人意啊,不然的話這個女孩也不用考研,考到上海海事大學去了,哎,這個怎麼說呢?我覺得就是說一所好大學首先應該給自己的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就業機會,一個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的一個就業機會。所以選大學一定要擦亮眼睛,一定要,嗯仔細的斟酌,嗯,專業城市還有大學的選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嗯,好,我就說這麼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歡迎大家留言,我和願意和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