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反轉是懸念的一部分。

但如果你是個日常混在微博的吃瓜群眾,大概早對“反轉”劇情見怪不怪了。什麼公交墜江是女司機瞎開惹禍、到很快反轉成完全不關女司機事;什麼快遞小哥因為快遞被人偷而雨中暴哭、全民心疼,到反轉成只是因為個人失戀而哭...

反轉劇情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總能超出人的預期,帶給人充足的懸念感和好奇心滿足。

如果是電影呢?

從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到大衛·芬奇,再到以西班牙導演奧里奧爾·保羅為代表的新新懸疑派,無疑都把反轉玩出了花。

01

板鴨導演奧里奧爾·保羅是個“反轉”高手,你如果看過17年他的那部[看不見的客人],就曉得他的功力。

正在國內上映的他的新片[海市蜃樓]同樣是一部將懸疑燒腦反轉複雜敘事雜糅到一起、給思維建立綺麗迷宮的懸疑佳作。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海市蜃樓],豆瓣7.8分

而且,[海市蜃樓]還很高級地玩起了“時空”概念,“蝴蝶效應”一般地命運反轉與時空反轉相互交織流動,最終形成閉環。

它關於一個25年前,名叫尼克的小男孩見證的一場兇殺案,以及小孩的死於車禍;到25年後,尼克命運的改變又如何改變了女主以及一家人命運的蝴蝶效應。

[海市蜃樓]其實和他的前作[看不見的客人]異曲同工,[看不見的客人]當年在國內影迷圈一鳴驚人、有口皆碑,它精妙的反轉設計功不可沒。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看不見的客人],豆瓣8.8

一箇中產企業家,捲入密室酒店謀殺情人的案件中,僱傭女律師為其做辯護。與女律師的見面會談,是為電影開始,一場博弈也就此展開。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看不見的客人]企業家與女律師

而隨著企業家對女律師開始講述事實真相,此前另一個重要事件也漸浮出水面:原來是企業家在和情人幽會的路上遭遇車禍,造成對面車中的男孩死亡,為自保,兩人決定藏匿屍體。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看不見的客人]企業家與情人

之後,男孩父母開始鍥而不捨地尋子與探尋案件,企業家、情人二人不斷製造偽證隱藏事件。

是謂另一場博弈。

這樣一來,很容易聯想到,後一場謀殺是前面事件中父母之報復,故意設計,完美復仇。的確也是極完美的辯護理由。

但是,就像[羅生門]中,同樣的當事人,不同的人講述,便各自有一套不同的“真相”。人的話語本身就具有主觀性,敘述帶著欺騙和潤色,講述與事實之間永遠隔著“真相”。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羅生門],敘述並不總是可信

企業家與女律師的博弈也在此。從企業家的敘述中,女律師需要辨別真偽,引導其敘述更接近真實。

所以,女律師的厲害之處在於,在敘述的“假相”之中,拼盤其“真相”。對話步步緊逼,不給對方留下太多喘息餘地。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女律師在拼盤“真相”中,排除可疑點

而劇情也在一次次“逼問——講述——拼盤”的過程中,猶如過山車一般,事實不斷被打破、重組。

是謂多次反轉。

多次反轉中,最重要的反轉,有兩個:一個是男主主觀視角下,自己與情人責任的轉換;另一個是最後結局,律師身份的揭曉。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看不見的客人]身份的置換很精妙

02

所以,何謂“反轉”?推倒重來。推翻之前一個讓你深信不疑的事實,再揭示另一種合乎邏輯的真相。

人們喜歡看反轉,絕對內含一種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那些懸疑片大師們也很清楚,好的驚悚懸疑片,都有反轉元素。

最著名的當屬希區柯克的[驚魂記],據說當年放映時,希區柯克新訂了條規矩,凡是遲到的都不給再放進電影院,為的就是保持從一開始的懸念。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驚魂記]

包括電影演到還不到一半的第一個大反轉,從開場就聚焦了所有矚目的女主角,突然就死掉了!

當然還有最後結局的反轉,當最後在屋內椅子上的諾曼母親真面目被揭開時,一切都是男主的臆想,是他扮成了死去的女人!電影氛圍到達了一個空前的高潮。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驚魂記]

經典的反轉結局,還有愛德華·諾頓的銀幕處女作,以出色演技驚豔了眾人的[一級恐懼]

裡面嫩嫩的諾頓演一個人格分裂者嫌疑犯,他一個人格可以是軟軟糯糯的小兔子般大男孩,另一個人格卻是容易暴躁狂怒的暴徒。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一級恐懼]

律師親身見證他的人格轉換,當然會深信不疑地以此為他做辯護脫罪,但到電影最後5分鐘,諾頓脫罪後邪魅一笑又面露兇色的詭譎表情,才讓人明瞭——

所謂的雙重人格,只是諾頓在演戲!所以,一切你以為的真相,其實都是假象。觀眾們連同律師、法官、陪審團一起,被諾頓騙了。

在電影最後,推翻前面鋪陳的全部,無疑是個極具風險的技術活兒。

反轉好了,成就的可能就是[一級恐懼],還有[非常嫌疑犯]、[第六感]這樣的經典。

當然,還有同[一級恐懼]一樣,更早的拿法庭審判做文章的反轉經典[控方證人],現已成為法學生的必修課程。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控方證人]

作證的真偽,成為電影結局反轉的鋪墊。女主作證人如何一步步引導法庭的過程,也是如何一步步引導觀眾陷入“真相錯覺”的過程。

不過,要說影史上最早的反轉,恐怕還可以追溯到更早時候、甚至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經典[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它講述一個心理學博士,實則是冷血殺人狂的故事。結尾一轉,一切都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臆想。

結局的反轉和開放性是極具開創性的,後來馬丁·斯科塞斯的[禁閉島]就和其如出一轍。

當然,反轉不僅僅是驚悚懸疑片的必備,好的劇情片也能把這個武器用在妙處,作為對觀眾心理預期的“致命一擊”。

60年代的經典科幻[人猿星球],因為結尾那個倒塌在荒漠中的自由女神像而定格成神作,一個幻想中的未知星球未來變成了一曲地球人類衰亡史詩。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人猿星球]

到1980年的第二部“星戰”[帝國反擊戰]中,同樣以一個巨大的反轉顛覆了人們的期望:“我是你的父親。”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帝國反擊戰]

當天行者盧克面對邪惡的黑武士達斯維達時,每個人都知道盧克的父親很久前已經死了,還是被維達謀殺了,所以當知道面前這個人就是盧克父親時,觀眾和盧克一起陷入進大大的震驚中,還有那麼點小小的黑色驚喜。

也是這種黑色喜劇式的反轉,成就了英劇《9號秘事》這樣劍走偏鋒的黑色經典;包括曾長盛不衰的日劇《世界奇妙物語》,其中也少不了精妙反轉的小劇集。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9號秘事》每集結尾都是反轉大戲

說到底,反轉就是對觀眾心理預期的一種背叛,打破期待,出人意料,帶來絕妙的觀影體驗。

但好的反轉又不是隻為了反轉而反轉,它一定都是合乎邏輯的,既有它內在的邏輯,又打破觀眾的固有邏輯,這便要看編劇的功力所在了。

腦細胞不夠用,這一波一波的反轉怎麼這麼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