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唱歌共鳴腔體的通暢,發聲的位置運用和放鬆發聲器官

廖昌永老師在一次公開課上講到:在早期的時候唱歌那些所謂的歌唱家沒有人知道唱歌的方法,該怎麼訓練,都是靠本能的去想著怎麼樣讓自已出來的聲音更加美,更加好聽,更加有感情和情緒,所以很多的唱歌技巧都是基於最自然的發聲方式建立起來的,每個人天生的音色不同,所以對音樂的理解也不一樣,唱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

廖昌永:唱歌共鳴腔體的通暢,發聲的位置運用和放鬆發聲器官

所謂反普歸真也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我們練到最高境界時我們的聲音應該是出於本能的最自然的關態,也就是像說話一樣式的唱歌,就像嬰兒剛出生時聲音那麼高,那麼通透,這個聲音其實就是唱歌的最高境界,我們生下來每人人都是會唱歌的,但是後來由於很多的習慣又讓我們變的越來越不會唱歌了,比如濃厚的家鄉話讓我們的咬字變的不準確,唱歌變的跑調,說話的用力方式讓我們不用運用氣息,忘記了正確唱歌呼吸的方法,為了尋求刺激大聲的喊著唱歌,導致我們每次唱歌聲帶旁邊的肌肉都會跟著用力的錯誤發聲習慣讓我們唱歌時嗓子越唱越緊等等。

廖昌永:唱歌共鳴腔體的通暢,發聲的位置運用和放鬆發聲器官

如果想回歸本質也不難,只需要掌握好發聲的位置和發聲的最精確的結構和放鬆我們的發聲器官就可以了,發聲器官必須像說話似的正常動作,不要有抽緊和突然調整的動作。

身體各部位所形成的共鳴腔體必須是非常通暢的,以致音的振動能在自由分佈和擴大中不受阻礙。這兩點是我們應該不斷尋覓和研究的方向,研究的越深那麼提升的就最高。

廖昌永:唱歌共鳴腔體的通暢,發聲的位置運用和放鬆發聲器官

放鬆你的發聲器官這個聽著好像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是非常困難的,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經常會變的緊張,興奮,如果想放鬆我們就要學會控制和調節這些問題,比如:如果能學會放鬆下巴那麼唱歌時嗓子就不會緊了,如果能放鬆身體我們的唱歌氣息就穩了,如果能胸腔我們的低音就能下來,如果能放鬆嗓子和鼻子我們的中音就會很好聽很通暢等。

下面有一個練習我們唱歌放鬆的發聲實戰練習曲,效果很好,提升很快,馬上可以讓我們的全身放鬆

廖昌永:唱歌共鳴腔體的通暢,發聲的位置運用和放鬆發聲器官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