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買賣:利用亞洲疾病效應如何將養成的“鴨”賣出去?

有產品產出,就必定有價值出售,養鴨也一樣,當鴨子成熟之後,第一件事情我們想的就是如何去出售,達到我們養鴨的目的。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內曼”一個金融學經典的例子:“生存框架和死亡框架”

何為生存框架和死亡框架?

假設現在有600只鴨可能賣不出去,有兩種治療方法A與B。

方案A:200鴨會賣出去;

方案B:600只鴨全部賣出去的可能性為1/3,全部賣不出去的可能性為2/3。

結果72%的人選擇方案A。

換另一種表述方法:

方案A:400只鴨一定賣不出去;

方案B:全部鴨賣出去的概率為1/3,600只鴨全部賣不出去概率為2/3。

這一次,78%的人選擇了方案B。

總結:當人們面對選擇時,絕大部分的人會往積極的方向去考慮(比如“200只鴨全部賣出”,“600只鴨全部賣出去的概率1/3”)

這就有了第一點銷售思路:

假設有兩家賣鴨子的商家,

第一家鴨的價格為11元一斤用現金支付可以優惠一元

第二家鴨的價格為10元一斤用網上支付就得多支付一元

上面可以看出兩家的鴨子價格實際上是一樣的,就是表述不同,第一家採用的是優惠(積極方面)的方式,第二家採用的是多支付(消極方面)的方式

結果:

第一家生意火爆,而第二家賣出的鴨子為數不多

所以賣鴨子利用亞洲疾病的積極效應,能促使消費者更傾向於我們。

紙上談買賣:利用亞洲疾病效應如何將養成的“鴨”賣出去?

關注三農互娛,獲取更多的農產品如何買賣的方法,讓您大膽的去種植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