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

膽囊息肉是指自膽囊壁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性的病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健康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患者被發現膽囊息肉。實際上,膽囊息肉僅僅是一種形態學和影像學概念,由於膽囊息肉術前難以確診性質,因此,其更準確的名稱應為“膽囊息肉樣病變”或“膽囊隆起性病變”。

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

一、膽囊息肉分哪些類型?

根據病理類型可分為:

(1). 腫瘤性息肉(即真性息肉),指膽囊本身的腺體、肌層增生引起的膽囊息肉,這是一種膽囊的真正意義上的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前者有一定惡變幾率,為癌前病變。其他少見的還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纖維瘤等;

(2). 非腫瘤性息肉,如膽固醇息肉(膽固醇結晶)、炎性息肉(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刺激形成)、膽囊腺肌增生症等,其它還有很少見的如腺瘤性增生、黃色肉芽腫、異位胃粘膜或胰腺組織等。

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

(1). 膽囊息肉伴有腹部症狀;

(2). 直徑大於1cm的單發膽囊息肉

(3). 患者年齡超過50歲

(4). 無蒂、基底寬廣,考慮為腺瘤樣息肉

(5). 連續B超檢查,發現息肉逐漸增大

(6). 膽囊息肉合併膽囊結石或膽囊壁增厚

(7).膽囊頸部的息肉,影響膽囊排空。

以上內容我們看到,並非所有膽囊息肉都需要進行手術,多數體檢發現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僅需定期複查超聲進行觀察。

另外,在微博中我也會進行一些疾病的科普,大家可以選擇關注我的微博獲得科普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u/2835414297

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