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銀行存款利率普漲 大額存單成攬儲“新寵”

經濟導報記者 姜旺

在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壓力和流動性收緊的形勢下,銀行存款利率呈現普漲態勢,大額存單成為銀行攬儲“新寵”。

融360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3月份銀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比2月份有所上漲。其中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漲幅度均超過1BP(基點),漲幅最高的是3年期利率,環比上漲了2.26BP。從定期存款利率較基準上浮的幅度來看,1年期上浮最高,為32.81%,2年期和3年期均在30%以下。

融360分析師楊慧敏表示,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於3月份的全面上漲,一方面是由於臨近季末,銀行面臨MPA等考核壓力,雖然存貸比的硬性監管指標取消,但銀行仍有較大的攬儲壓力;另一方面,季末流動性會有所收緊,銀行資金需求量會相對較大。

具體來看,中大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調最明顯,且主要集中於合肥、無錫等二線城市。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主要是長期定期存款利率有所上調。國有銀行存款利率上漲明顯,5年期利率出現倒掛。楊慧敏分析,5年期定存利率由於沒有基準利率且期限偏長,對存款人也沒有吸引力,銀行也沒有動力提高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期限存款利率普漲,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在持續上漲,漲幅甚至超過定存。融360數據顯示,2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均較基準上浮50%以上,創出去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值。

根據國際經驗,大額存單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如,美國就是通過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來突破利率管制的。我國此前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是經歷了“先大額後小額、先長期後短期”的過程。但目前,利率雙軌制的存在仍然制約著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所以,大額存單或成為利率並軌的契機——通過提高大額存單利率,進一步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

楊慧敏認為,從央行數據可以看出,大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佔比明顯低於中小銀行,所以,對中小銀行來說,高成本負債仍是攬儲的重要方式。相比之下,大型銀行的吸儲能力更強,負債端優勢更加明顯。“目前普通定存利率在利率軟約束下已經到達了高點,繼續上漲的空間不大,但不排除一些銀行突破利率上限的情況。但對中小銀行來說,仍需通過高成本負債來補充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