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生:用“陰陽五行”治病,荒謬而可恨,誤我中華二千年!

西醫治標,中醫治本。

一直是大部分中國人信奉的真理。

西醫以自然科學為基礎,從微觀細胞到宏觀血肉,解構身體,病理臨床,凡是皆有實驗理論依據。中醫從神農嘗百草始,藥引針灸,推拿調理,以經驗為導向,推崇凡物皆可入藥。

兩者孰強一直爭論不休。

但有一點可以預見,被引入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給中國醫學帶來了深重災難,使之成為當今各種保健品的保護傘,假借中醫之名,行騙人之事。

一學醫的朋友曾說過:醫藥圈的大部分人都明白,陰陽五行就是扯淡,它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經不起推敲,用於治病害人害己。

也有專家指出:陰陽五行牽強附會,在缺乏邏輯論證的基礎上,將陰陽的辯證關係強加給中醫,使中醫玄學化,神學化,不可名狀的便冠以“當今科學無法解釋”而搪塞過去,以至於給了宵小之輩鑽空子的機會,謀財害命。

也有網友討論:張仲景、扁鵲、華佗、李時珍等名醫,其實在他們擅長的領域,還趕不上今天一箇中心科室醫生。這個是科學進步的使然。

姑且不論中醫是否科學和嚴謹,但是對於“陰陽五行”用於治病,我持反對態度。

藥學生:用“陰陽五行”治病,荒謬而可恨,誤我中華二千年!

其一:陰陽五行本身就是怪迂之說。

子不語怪力亂神!

這句話並是說孔子不相信神鬼,表示我不知道,沒見過,我不發表任何意見。百家爭鳴時代,為了政治抱負和理想,各抒己見。

而今廣為流傳的陰陽五行,就是由戰國齊國人鄒衍開創。

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人間有生五德,相生相剋,政權更替是“上天”的規律施行五德轉移,這套說法很玄乎,但很受統治者歡迎,為統治者找到了征伐的理由,設計了一套政治方案,因此鄒衍被捧為“上卿”。

鄒衍的陰陽五行是為了推銷他的“仁”的政治目的,而編撰出的一套理論。

藥學生:用“陰陽五行”治病,荒謬而可恨,誤我中華二千年!

司馬遷在《史記·孟荀列傳》就說:“鄒衍之術,迂大而宏辯。” 《文心雕龍·諸子》說:“鄒子養政於天文。” 可見鄒衍是以談天為手段,以服務於當時的政治需要為目的。

按理來說,陰陽是古人們世界的辯證認知,五行是其具體的方法論,具有典型的樸素唯物主義。但偏自鄒衍始,“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史記·封禪書》,二者合一,五德齊進,陰陽伴隨著五行走向偏道。

以至於秦始皇統一全國,直接拿過來定為“水德之治”,證明其一統天下的合理性。陰陽五行從誕生就開始走向玄學化的怪迂之論。

其二:屈服於政治目的的衍變

陰陽五行發展到巔峰,是在漢武大帝時期。

董仲舒以儒家學說為核心,提出“天人感應”,構成君權神授的陰陽五行神學體系,認為皇帝是神授予的,代表上天執掌人間。此說法得到漢武帝的欣賞,大力推廣。以至於漢朝一代學者,必須要研究這一套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徹底淪為大一統下的思想囚徒。

董仲舒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將釋儒道三派合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宣揚大一統,宣揚君權神授。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謀求政治地位。因為他既不是醫學家,也不是科學家,揉捏進去的“陰陽五行”,實際上是從屬於他的儒學,皇帝喜歡這一套,甭管它有理沒理,至少能糊弄天下老百姓。

實際上這並沒有什麼錯,政治需求,有利於國家的統一。

藥學生:用“陰陽五行”治病,荒謬而可恨,誤我中華二千年!

但也反過來證明,“陰陽五行”它並不是什麼科學理論,只是儒家文人謀求政治需求的手段,與醫學更是風馬牛不相及。

董仲舒用陰陽五行談“天人感應”,處在他的位置,沒有錯。

但可怕的是後代為了“政治正確”,將這套理論搬進了醫學,那就是一場災難了。比如典型的奇經八脈,十二經脈,到今天把細胞解剖了也沒發現。還有《皇帝內經》全書以“聖人”為由,搬出天道,討論人的道德品質……

藥學生:用“陰陽五行”治病,荒謬而可恨,誤我中華二千年!

至今在學術界依舊存在一個觀點:“《黃帝內經》是董仲舒思想的細化和深化”並大力倡導一個思維“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就是說我們不治已病的,而治未病。

《皇帝內經》浩瀚如淵,被奉為醫學盛典。不可否認其中的醫學有一定的道理,但牽強附會融進“陰陽五行”,將好好的中醫發展引向黑暗深淵。

其三:“陰陽五行”被儒家玩壞了,徹底葬送中醫的科學發展

中國封建社會,思想被儒家牢牢禁錮。

中醫的發展依附在儒家學說上,醫者自然要屈服於“政治正確”,而古時候能出書立傳的醫生,莫不是儒家的大學者,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學醫,怎麼著書?

而有趣的是張仲景、孫思邈、皇甫謐、葛洪、朱震亨、李時珍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醫生,基本都是士族大家,家學源遠。葛洪的祖上甚至是丞相,家族封侯。可以說他們是儒家在中醫界的代表人物,“天人感應”,“陰陽五行”這一套儒家的哲學思想體系自然爛熟於心。

在這種集體思想的主導下,導致中醫們不得不將“陰陽五行”摻雜進醫學裡面,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正統”。

或許他們的本意並不是歪曲醫學,而是為了醫學的發展不得而為之,但究其影響重大,被一些欺世盜名秀才,或是學藝不精之人深化“陰陽五行”,背上幾首藥方,就以“懸壺濟世”為己任。

而後越傳越荒謬,越傳越玄學。導致中國再難出“醫聖”,也導致中醫失去向自然科學發展方向的土壤。

綜上所述,“陰陽五行”從歷史的發展軌跡來看,是政治教材,而非醫學教材。那麼可想而知用於治病豈不是天方夜譚。這也就不難怪藥學生大喊:用“陰陽五行”治病,荒謬而可恨,誤我中華二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