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大量城市放鬆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一邊卻是樓市銷售量逐月下降,你怎麼看樓市?

法眼觀象


國家調控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具體到今年就是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調控要因城施策。現在需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調控措施放鬆,房價還會下跌?我覺得有點顛倒了因果關係。應該是房屋銷售量下跌,地方政府才逐漸放開房地產調控政策。

雖然現在的房價大體已經穩住,但隨著去年各項調控措施的落實,一些城市已經出現了下跌的苗頭,房屋銷量不足,即使全國排名靠前的大房企1月份的銷售量也大幅下跌20~30%,一些小房企壓力更大。

在目前房價達到歷史高位的情況下,按過去的限購限價政策執行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買房。再延續過去的調控措施已經不但不能穩房價,可能還會造成房價大幅度下跌。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對房地產採取了一些放鬆調控的措施 ,目的應該是因城施策,促進房屋銷售量,以達到穩房價的目的。

從房地產按能夠接盤的有效需求來看已經出現了供過於求。沒有多少人買得起房子。賣房的人多,能夠買房的人少,導致房地產銷售量大跌。

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也只能放鬆一些調控讓更多的人去買房,才可能達到穩房價的目的,但由於大多數城市還是沒有放鬆調控,已經採取退出調控政策措施的城市對房屋銷售量的影響並不明顯。所以給大家的感覺就會是,調控措施放開的越來越多,但房屋銷售量還是越來越低。


河邊居士118


那是因為很多已經買不起了。我們這屬於某二線城市,身邊一哥們曾經一幫朋友(20個)好幾年前一起在一個小區買房子,那個時候剛剛畢業不久,現在七年過去了,房價翻了三倍,而這批人也結婚生子,目前每個也都有房有車,但也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基本開支每個月都至少以萬為單位,好點的每個月兩三萬支出都正常,而現在想買房子都基本是買四五房戶型的改善型大房,畢竟家裡人口增多需要大房,這一套140平方以上的房就需要小几百萬的費用,哪怕前期首付也需要上百萬,然後每個月還有上萬或者近萬的月供。截止現在這群人裡四分之三以上的人都還沒錢買二套房,而買得起二套的都是自己做生意或開公司做得不錯的。白領普通公務員這些,家庭年收入二三十萬的,扣除房貸,養車,孩子(孩子支出很大,一個假期興趣班補課費就以萬計)各種支持等等,一年下來真沒剩下幾個錢。上百萬的二套首付對他們來說真沒那麼容易賺到。


夜黑風高暴雨夜


有城市放鬆調控不假,但僅僅佔據了極少部分(不是大量)

第一、進行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的城市,全國只有40多個(我國共有293個地市),大多數的限購、限售、限貸並沒有放鬆。山東菏澤取消限售等新聞被各種炒作,但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城市來說房地產調控並沒有真正放鬆,一直以來進行限購限貸的城市如今還是那40多個,基本都是屬於二線以上城市。對於絕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來說,本身就不沒有進行各種房地產調控,所以自然談不上放鬆或者收緊。

第二、將人才爭奪理解為變相放鬆調控是有失偏頗的。很多人在討論樓市的時候,會將降低落戶條件和人才引進理解為變相的樓市鬆綁。不可否認確實海量的人口落戶確實會對當地的房價和樓市產生影響,但是這個數量要很大才行。要知道2018年西安落戶70多萬人,對於房價的影響也就上浮了36%,按照正常來算40多個城市平均一年真正落戶定居的也就是幾萬人左右,對於房價的影響有多少?幾乎可以忽略了。

第三、房地產銷量下滑說明了兩個問題:需求不足和供應過剩。在過去的幾年時間,幾乎全國大中型城市都在進行新區建設,包括2016和2017年進行的棚改,雖然打著去庫存的名義,但是這兩年新增加的住宅供應超過之前的庫存是大概率。在這種情況,房價穩定甚至出現部分下跌才是正常的。

2019年的樓市希望的整體平穩,有漲有跌的情況(幾點愚見)

第一、2018年的樓市表現說明了,全國房價不可能全部漲,有漲有跌才符合市場經濟。截止到2018年底,可以說全國大多數的城市都先後經歷了棚改,房價也都經歷了一輪的暴漲,接下來有漲有跌才應該是正常現象。

第二、人口和產業都不佔優勢的城市率先下跌的概率極大。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因為棚改而房價暴漲的城市中,有很多從2018年10月份(棚改貨幣安置被叫停)已經開始穩步下跌,雖然幅度不大(2%左右)但是會持續多久很難判斷。因為這些城市本身大多數就是屬於沒有限購等政策的城市,對於房價下跌幾乎沒有什麼應對手段(除非再次棚改),所以打算在這樣的城市買房的朋友,要慎重。

第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在購房者身上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2018年被各大房企認為是寒冬,2019年這種情況或許會有所好轉,但是僅僅限於產業和人口較好的城市(一二線為主)。但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觀望情緒還是佔主流的,這對於房產銷售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綜上,真正的限購等政策不放鬆,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僅僅依靠人才引進和降低落戶條件,來維持房地產上漲的動力是不足的。維持穩定的大多數城市要做的事情,但是對於部分城市來說如何保持房價不持續下跌是一個難題。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勇曉談壹貳叄


完全不矛盾啊。

首先很多城市調控措施放鬆,只是適當放鬆,而且也是一些特殊城市。因為前期太嚴,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危機的預兆。這時,如果再嚴下去,會對當地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甚至會出現社會問題。

但這些放鬆,只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短期內政策是不可能向全國擴散的。

對於樓盤銷量下降,這就更不用說了。2019,房地產市場最艱難的一年,調控立場不變,股市瘋長,投資客撤場,剩下的剛需要麼買不起,要麼在觀望,出現成交量下滑是很正常的事啊。


阿九扒樓市


在預測樓市銷售量下降的前提下,才出臺樓市放鬆調控政策。是為了避免樓市下調過程中的踩踏事件發生,形成了系統性風險,那可是任何地方都無法承受的責任和風險。出臺放鬆政策就是給市場提供一些新的血液,來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在之前的樓市調控政策是由於房價快速上漲,從而引發了一些購房者富有而入,集全家之力茫然入內,在價格合理區間還可以理解。但隨著房價的水漲船高,也很容易引發的債務風險。限制一部分人購買特定區域的房產,也可以避免因房價突然上漲而成交量快速下降,形成了房地產市場的結冰而成了有價無市的情況。從而達到房地產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2017年12月23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要在2018年要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針對各類市場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和遏制投機炒房的講話。隨後就有超過六個省會級城市就迫不及待地放鬆樓市調控。南京、長沙、武漢、濟南、鄭州、西安六個省會城市紛紛放鬆樓市調控政策,後續還會有很多城市繼續跟進!

從2018年開始公佈的70城市房價指數,到2019年1月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二手房出現環比下降的情況。北上廣深無一倖免,還有一些曾經房價增長較快的城市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包括沿海地區的天津、南京、杭州、福州、廈門、海口,還有內地的主要城市如西安、鄭州等地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且這些下跌城市的數量還在逐月增加。


調控放鬆未必可以促進房價的增長,而是為了保持房價的穩定。可一旦風向轉向,放鬆限購政策還有可能會進一步引發市場凍結的可能,讓一些本想購房的群體也赫然止步了。這就是放鬆限購具有一定的兩面性,而不是治理房價下滑的靈丹妙藥!


鞅論財經


今天的房市信息基本上是按政府意願去發佈,可信度太低了。其實,最精明最敏感的是生意人。近年來每個城市都在擴大範圍,把郊區,近城地縣都列入城市區域,而這些拼接進來的地方與城市中心主城區之間的房價差距很大,但是呀,平均房價海撥卻是降低了,報表很好看、政績考核指標完成很好的。磚家忽悠,忽悠磚家!


WJ58268188


沒買過房的不知道房屋的真正價值,98年買的房當時首付20萬公積金貸款10萬,房屋有100多平米,10萬貸款期限為20年,2000元付給房產商沒有發票,這個錢你不給你也就買不到房,你看上去這個房子就30萬但是你如果再加上10萬20年的貸款利息,房子的價值基本上就是40萬了,09年的時候又買了一套首付165萬,貸款了60萬期限是30年,當時買的時候要給開發商5萬,也向上次一樣你不給錢房子就不賣給你,如果貸款還清這個房子的總價值大約在300萬不到,現在房屋基本上不漲了,除了剛需和改善型的需求外,買房已經沒有什麼動力了,十五年以後房屋將大量的多出來,也就是說十幾年以後不需要的房子都會賣出去,現在國家肯定要考慮增加房屋流通環節的費用,鎖定有房人在房屋裡的資產,你現在買房到時賣出的時候基本上沒賺還可能會小虧,所以房屋上漲是正常的,不漲是不正常的,漲的太快也是不正常的,現在不漲了房價肯定會下跌,現在你看看要下跌到什麼價位就想買了,其實真的跌到這個價位你又會不買的,買漲不買跌這是大多數人的心裡狀態,這種心裡狀態是正確的,只不過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現在買房投資肯定是虧本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的下一代到時手中有多套房,他們不是自己辛苦買的房,那時候他們賣房是打個對摺都會賣出去的,那時候你能說房價不大跌,現在樓市銷售下滑很正常。


太真實了


其實國家一直在保護房地產市場,總想在房地產獲得最大財政收入,我們看到這些年房地產的調控,房地產統計工作早已經結束,但是統計數據不對外開放,房子到底是建多了還是不夠用,一些有多套房子的人也無法公開,房地產稅搞了十多年都不能出臺,這些明顯在保護房地產市場,房子漲了20多年,大家基本知道有泡沫了,也有些報道房子空置率達到20%以上,房子已經賣不動了,剩下一些窮人買不起房,就算政策放開可能也沒用,唯一的方法是降房價,讓那些年輕人有房子結婚,有錢生小孩,有錢創業,這才是提高中國經濟唯一的出路,不要讓高房價拖累消費,拖累實體企業生產,高房價阻止了年輕人結婚,阻止了人口增長,阻止了年輕人創業。


就叫我蓋倫吧


已形成下跌預期 再放鬆都沒用了 持續下跌將成為常態 五年跌百分之四十吧


陳38344536


穩預期是個什麼梗?不懂。

預期房價會漲?穩住,要看漲。

預期房價會跌?穩住,要看跌。

這不和算命先生一個樣嗎?

預期都能穩,厲害了。

剩男剩女是怎麼來的?最後是,該娶媳婦的沒娶上,該嫁老公的沒嫁掉。

就是穩預期的結果。

男人想娶白富美,女人想嫁高富帥。留來留去少冤家。

世界上那裡來那麼多的高富帥白富美?都是偽裝的。

剝開那層面紗,裡面全是糟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