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寫了一個江湖,一群稱之為“好漢”的江湖,這群好漢因為各種因緣聚在了一個叫水泊梁山的地方,他們的故事很精彩,他們的故事也很無奈。我們可以讀它,但是,冷眼旁觀有的時候會更精彩。

《水滸傳》成書於明代,是根據北宋末期發生的一起百姓聚眾造反並被很快剿滅的歷史事件演繹的一部小說。故事原型很不起眼,據考證,宋徽宗時代確有一個強盜頭目叫宋江,造反的聲勢也還不算小,不過很快就被一個叫張叔夜的朝廷官員剿滅了,剿滅的過程也很簡單。這個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事件後來演繹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英雄好漢的故事。細細的品味《水滸傳》這本小說,很多的有趣的東西,有些事甚至會給我們的現實生活帶來一些啟示。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水滸傳》裡一百單八條好漢聚義的地方就是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很有名,是天下豪傑義士嚮往的地方。

然而,這麼個好地方在最初只是有幾個小毛賊在此落草。有個叫王倫的,是一個不成器的潦倒文人,他倒是很輕易的就忽悠了那兩三個打家劫舍的本領強過自己的文盲毛賊,輕易地坐上了當時並不著名的水泊梁山山寨的頭把交椅。真是應了 那句話:不怕強盜搞得大,就怕強盜有文化。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王倫

儘管水泊梁山當時並不著名,可是在江湖上也是有一定萬兒的,這不,空有一身本事卻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林沖林教頭就慕名而來了。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林沖

要說這林教頭,就一個字:慘!為什麼?也是一個字:慫!他老婆長得很漂亮,被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了,倒黴事就一樁接著一樁的來了。

這高衙內也不是東西,不像西門慶,用盡了“潘、驢、鄧、小、閒”的本事勾搭漂亮媳婦潘金蓮。這小子沒素質,是黑整硬上。就這樣,林教頭知道自己的漂亮老婆被調戲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當他的老婆也是作孽。

自己軟小二,就不能怪高衙內欺負他了,乾爹高俅安個罪名就把他往死裡整。要不是遇見魯智深這個仗義的兄弟,也早就做了刀下之鬼了,你說要那些本事有啥用?慫人一個!躲是躲不過去的,被逼到牆角後不得不拼命,還搭上了美妙的娘子。

就這麼個人,王倫居然害怕林沖本事大把自己從頭把交椅擠下去,實際上就林沖那點尿性,借他個膽!在對林沖百般刁難之下,最後還是勉強收留了,但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就這點而言,王倫的水平不配也不會當CEO。王倫如此,也就難怪水泊梁山經營的不咋地。

多好的地界兒呀!糟蹋了。

實際上,王倫也好,林教頭也好都沒有充分的意識到他們誤打誤撞佔的這個地界兒發展前景有多好,升值的空間有多大,反正不愁吃喝。可以想象,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安逸---沒銀子就去山下搶,無論搶多少,不管死不死人。搶夠了就喝小酒吹牛。估計林教頭N次提起作80萬禁軍教頭威風無限的美好時光,王倫N+1次幻想狀元及第、遊街誇官頭戴宮帽好喜歡;說不定夢見自己被繡球砸中,駙馬府邸醉擁公主。那兩三個頭目沒準時常微服下山,和窯姐紅綃帳下翻雲覆雨。

總的來講就是一幫沒志向的鼠輩。

別看王倫們沒把水泊樑上當回事,可有人對此早已是垂涎三尺。

在後來陸陸續續聚在一起的那些所謂的好漢們當中,最先打水泊梁山主意的是那個和王倫一樣的破落文人吳用吳學究。這傢伙也是屢試不中,但從表現上看顯然要比王倫有水平。《水滸傳》當中是把他當作草根諸葛亮讚揚的,但說實話,他那水平和人家諸葛亮真是沒法比:人家諸葛亮是有大智慧的,吳學究充其量也就是小聰明。可這傢伙陰險毒辣,坑蒙拐騙無所不為。

吳用扛著晁蓋的大旗到石碣村忽悠阮氏三兄弟入夥搶劫時,他站在阮小五的船上遠眺水泊梁山心裡說:等著吧,我很快就會來的,那個地方是我的!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王倫的末日快要到了!

王倫做夢也沒有想到,那幾個犯下潑天大罪的搶劫犯會跑到他的地盤要求入夥。真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林沖入夥已經讓他鬧心了,好在林沖還真的沒什麼雄心壯志,只是沒地方去了,躲在土匪窩裡苟且而已。可這幾個傢伙真不是善碴兒,明擺著是搶地盤的,並且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外帶不要命。王倫緊張死了。

王倫這人還真是沒啥智慧,連聰明都沒有。考不上功名那是活該!他在形勢的分析判斷能力方面就是白痴!面對這麼幾個有錢、有人、不要命的主兒,居然幻想著奉送大筆盤纏禮送出境!人家根本就沒打算走,錢不是問題,足足十萬貫!王倫這輩子都沒見過!

應該說,擺在王倫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說的是活路,死路當然只有一條,還不給選擇死法。

第一條活路:讓出第一把到第七把交椅,客客氣氣的讓晁蓋兄弟們坐了,相信晁蓋還是會念著王倫還算給面子,又是前朝元老,最次坐個第八把交椅,混吃混喝,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能不能多活幾年取決於王倫會不會來事)。

第二條活路:捲鋪蓋走人---智慧的選擇。晁蓋兄弟肯定心懷感激,盤纏的分量那一定是相當的足!憑王倫的忽悠水平,再找個小山頭忽悠個頭吧交椅還是有希望的---他有這經驗。說不定變成同行後進而變成哥們,水泊梁山就成了他的後臺。可惜呀!王倫是個白痴。

俗話說,性格決定成敗。這話用在王倫身上很靠譜!沒有智慧也就罷了,看不清身邊埋著林沖這個定時炸彈也就罷了,王倫小氣的性格送了他的命。吳用這個陰謀家略施小計便忽悠了同樣性格小氣的林沖,一場火併下來,勝負早已分明。林沖幹了這件背信棄義的噁心事,便再也抬不起頭來,相信這件事會陪伴他、噁心他一直到死。

水泊梁山的晁蓋時代到來了。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晁蓋(影視劇形象)

說起晁蓋這個人還真的很難有一個很明確的結論。挺複雜一個人。

晁蓋上梁山絕不是被逼的。我們經常說逼上梁山,典型人物是林沖。很多好漢們都不是被逼的,很多是自找的。就拿晁蓋來說吧,他是東溪村村裡的保正,相當於現在的村主任,本身又是地主,家境很是殷實,不然的話就是想仗義疏財也沒有經濟基礎不是?

晁蓋名聲也不錯,官府和江湖上都還很給面子,照理說不該再有非分之想。可是從劉唐和公孫勝前後來到東溪村找他商量打劫生辰綱這件事來看,晁蓋本身就是個不安分的人。在重大的財產誘惑面前一點也禁不起考驗,而且並不仗義疏財---搶劫生辰綱成功後也沒見他將劫得的十萬貫錢財救濟給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只是幾個合夥作案的人私分了,如果說梁中書的的生辰綱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晁蓋劫取生辰綱的行為最好聽的評價就是黑吃黑。

總之,這傢伙幹了這件潑天大案,還裝得像沒事人一樣。要不是宋江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通風報信,晁蓋的腦袋早就落了地了。倒是吳用這個挺聰明的傢伙早就找好了那個落腳的地方,晁蓋事發,落草水泊梁山,應該是水到渠成。

晁蓋上水泊梁山本來打的是入夥的主意,並沒有想鳩佔鵲巢。可吳用不是這樣想的,他早就打好了算盤,必然要取而代之。於是在吳用無學究的精心策劃下,記仇的林沖就做了一把不仗義的火拼王倫的噁心事,晁蓋坐了第一把交椅,成了水泊梁山山寨之主。

要說晁蓋有什麼領導才能,絕對不靠譜。這廝自己到有些自知之明,說自己“晁某是個不讀史書的人,甚是粗魯”。其實晁蓋時期的水泊梁山,真正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是吳用這個陰謀家。這傢伙把自己平生所學的本事用在了水泊梁山,晁蓋只能是個傀儡。

和王倫一樣,晁蓋也是很滿足的,沒事下山打打劫,和兄弟們喝喝酒。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並且也和王倫一樣心眼不大,沒有城府。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晁蓋的城府,小李廣花榮初入水泊梁山,晁蓋對眾人讚揚花榮的箭術就表現出不以為然甚至懷疑的態度,逼得花榮出手射中天上飛過的大雁。在博得眾好漢喝彩的同時,也顯得晁蓋自取其辱,很沒面子。

不管怎麼樣,晁蓋時代的水泊梁山,由於注入了大量資金(黑吃黑得來的生辰綱),主營業務(打劫)也有了較大的進展。從零散的搶一兩個過往客商,發展得可以進行批量搶劫的水平了(數十客商,一把搶光)。再加上因為宋江的折騰,把十幾位願意不願意的哥們兒送上或騙上梁山,晁蓋時期水泊梁山的人馬確實比王倫時期壯大了很多,從一個走街串戶的小貨郎,變成了坐地經營的規模不小的“股份公司”了(宋朝沒給發執照,屬於非法經營)。

晁蓋時期的水泊梁山,本錢大了,人馬多了,但是由於董事長晁蓋受文化水平、個人性格的限制,並沒有使水泊梁山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上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就晁蓋的文化水平而言,基本上別指望他有什麼雄心壯志,他還真不知道能在這山寨裡混多長時間,這種打家劫舍,巧取豪奪的日子,朝廷不會輕易讓他活得那麼滋潤。所以有一天算一天,吃完了搶,搶完了吃。晁蓋的幸福時光也只能如此。

一切都要等到那個被稱成為及時雨的宋江宋公明的出現,水泊梁山才真正的在眾山頭脫穎而出,具備規模經營的實力和能力以及與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本。

宋江來了!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及時雨宋江

晁蓋到了水泊梁山後,對和他一起戰鬥過的弟兄們還是很好的,尤其是對通風報信的宋江和網開一面放他一條生路的朱仝、雷橫,就更加知恩圖報。他剛在山寨坐穩交椅,就派劉唐下山報恩去了。要說這晁蓋還挺有情有意的,包括劫取生辰綱事發被捕的白日鼠白勝,雖然在衙門吃不住板子招出了晁蓋等人,但晁蓋還是很惦記,最後多方打點,把白勝從大牢裡撈了出來,和其他兄弟一樣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銀,挺仗義的。

我猜想,宋江真的是不想和晁蓋有什麼瓜葛。當初冒著掉腦袋的風險通風報信,想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冒冒失失的幹了這麼一件他每天夜裡夢見都會被驚醒的莽撞事,他是真的不想再見到晁蓋一夥了。

這不,宋江見到劉唐,臉都嚇白了。儘管宋江只是個末吏,根本談不上官位,我相信他做夢都想在仕途上飛黃騰達,這要是和梁山的那幫賊寇搞不清楚,前途可就毀了。

這梁山好漢還真是宋江的災星,自從在鄆城大街上遇到前來報恩的劉唐,他的黴運就來了,為了不東窗事發,他殺了閻婆惜滅口,發配江洲,借酒撒瘋,潯陽樓上題反詩,招來殺身之禍,不得已只好落草,但是嚮往飛黃騰達的夢想卻一直沒有泯滅。

總之,宋江來了,從屈居第二,逐漸坐到了第一把交椅。上臺之後,銳意改革,確定了水泊梁山的發展方向,設計了眾弟兄的歸宿通道。更加厲害的是,他把普通的搶劫也搞得有聲有色,具有可以總結的理論高度:不搶散戶,只搶過往官員,搶完了還要給過往的這些官員安上個貪官、贓官的帽子,搶了他們是為朝廷剷除貪官汙吏,淨化官場環境;周圍的富戶,只要是看不順眼的“大小財物,盡數收上山來”,然後再給他們安上個民憤極大,屬於地主惡霸,搶了他們為民除害!

按照宋江的邏輯,搶劫這一行,也要有理論指導思想,搶了錢,還要在思想境界的高度上總結出搶錢的社會效益和精神文明建設。要說這宋江還真的是沒白在官場裡混。深知江湖道義對山寨的重要性,深知為了不遺臭萬年必須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水泊梁山在宋江“替天行道”的光輝旗幟指引下,裹州掠府,所向披靡,有了這杆大旗,凡是和梁山作對的無論官府還是草寇,就一個字:搶!水泊梁山真正的巔峰時代到來了。

冷眼觀《水滸》之一——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俗話說,正午的太陽就意味著必然偏西。 如日中天的水泊梁山,好日子也快到頭了。水泊梁山的輝煌,就像是頻臨死亡前的迴光返照,

宋江和吳用為水泊梁山那些只知道打家劫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一群亡命徒,處心積慮的設計一條最好的歸宿---受招安。

根本上講,水泊梁山以及以宋江為首的好漢們佔山為王的根本目標壓根兒就不是什麼農民起義。晁蓋沒有想過推翻大宋王朝,宋江更沒想。

在那樣一個歷史條件下,宋江他們會有什麼出路呢?就像晁蓋到了水泊梁山,王倫的活路倒有兩條,但是死路只有一條一樣,宋江一夥在朝廷面前實際上只有兩條路,一條死路,一條活路。

宋江早就預料或者說判斷落草為寇的最好的結局是什麼。就這點來看,多讀書還是很有好處的(吳用也看到了,水泊梁山就兩個讀書人)。死路就不用多探討了,反正是死路一條,咋說都是個死。活路到可以好好看看。

選擇活路實際上也有兩個方案,一條是投降,一條是招安。投降和招安是不一樣的,投降之後的待遇最多是如何優待俘虜的問題。而招安就不一樣,至少不會是按照俘虜待遇。對於一群嘯聚山林、打家劫舍,坑蒙拐騙,殺人如麻的強盜而言,宋江和吳用精心設計的招安之路,也是水泊梁山和眾好漢們最佳的結局了,真是難為了宋江大哥。

總而言之,水泊梁山的這些殺人越貨、某種意義上講無“惡”不作的強盜最後無論是衛國禦敵沙場戰死,還是剿匪平亂身首異處,終歸還是做了一些於國於朝廷都有益處的事。

生在那個時代,又幹了些實在拿不出手的噁心事,也就不要指望善終了,畢竟他們的手上大都沾滿了無辜的或者說罪不該死的人們的鮮血:潯陽樓下李逵的板斧,鴛鴦樓內武松的朴刀。還有十字坡前那些不知名的人肉包子餡。我彷彿聽到了那些冤魂的哭喊。

死於疆場,是好漢們的榮幸,死於毒藥,是做孽者的懲罰,吊在墳前,是良心發現後的懺悔。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他們還是好漢嗎?他們真的有義氣嗎?他們為什麼一直被讚揚,被追捧,甚至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直至我們看得到的當今社會江湖義氣的典範?

難道江湖上被追捧就真的是好漢嗎?

那麼,讓我們看看,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群“好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