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研製核電發展“卡脖子”閥門

科技日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陳瑜)核電站穩壓器先導式安全閥對反應堆安全運行至關重要,是核級閥門中公認的國產化難度最大的設備。4月11日,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研製的“華龍一號”穩壓器先導式安全閥樣機,成功完成全排量熱態動作性能試驗,性能達到了三代核電最新技術要求,這意味著我國成功打破國外壟斷,突破核電關鍵閥門瓶頸,進一步提升“走出去”核心競爭力。

當天驗收鑑定會上,專家一致認為,該安全閥研製成功後,不僅可實現一回路冷卻劑系統的穩壓器先導式安全閥國產化,其核心技術可為餘熱排出系統、化學和容積控制系統等其他系統用先導式安全閥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撐;先導式安全閥技術,可廣泛用於包括“華龍一號”在內的三代核電廠。

據瞭解,目前我國在役及在建的所有核電廠中穩壓器先導式安全閥全部依賴進口,國外針對我國核電機組出口項目所需的穩壓器先導式安全閥還施行禁售政策。“華龍一號”穩壓器先導式安全閥是一套由先導閥、主閥、電磁閥等多臺閥門組成的閥組系統。立項之初,研發團隊就確定了全部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零部/元器件實現全部自主供貨的目標,確保設備實現100%國產化,在國際競爭中不再受制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