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的一個微小舉動令人敬重,王熙鳳永遠做不到

賈母的一個微小舉動令人敬重,王熙鳳永遠做不到

紅樓夢裡,有很多語言值得推敲,且越分析越覺得有意思。如第二十九回,賈府眾女眷去清虛觀打醮,盛大的場面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一個十二三歲的剪燭花的小道士,不慎撞上了鳳姐,掀起了一場小風波,驚動了賈母,在鳳姐回畢後,賈母忙道“快帶了那孩子來,別唬著他。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那裡見得這個勢派。倘若唬著他,他老子娘豈不疼的慌?”

賈母說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小門小戶的孩子,真的都是嬌生慣養嗎?當然不是,且古代小小年紀被送進寺裡當道士的,或是和妙玉一樣,要親自出家,才能免禍;或是家裡窮,養不起。這個小道士顯然屬於後者。

在小道士不慎撞到鳳姐後,先是被鳳姐扇了一巴掌,後在他往外跑時,眾婆娘又喝道拿,拿,拿!打,打,打!此時的賈母什麼反應呢?賈母是知禮、明理、心存慈悲之人,見此情景,她說出“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說呢?

賈母的一個微小舉動令人敬重,王熙鳳永遠做不到

一、小道士的年紀在十二三歲,和寶玉差不多大,愛屋及烏,賈母難免對他也心生憐惜之情。正如第二十二回,賈母喜愛那一個作小旦與小丑的,特命人拿肉果給他們,並另外賞錢兩串。說小道士是嬌生慣養的,是出於對小孩子的憐惜,也是暗示鳳姐等人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為難他。

二、賈母到清虛觀打醮,是為圖熱鬧,也有祈福之意。在佛門之地,賈母不想事情擴大,也不想此事掃了大家興致。她如此說,既是為了安慰小道士,也是為了將事件影響降到最低。畢竟,賈府也是豪門公府,且此次打醮是貴妃元春旨意,轟動一時,引起很多關注,自然不能節外生枝,留下賈府仗勢欺人的不好名聲。

三、賈母無論對老幼婦孺,不管他富貴貧窮,都心懷仁慈之心。賈母是四大家族中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又是後來的榮國公夫人,從小自然是嬌生慣養,嫁到夫家也地位尊崇,但她並沒有瞧不起劉姥姥這樣的窮苦人家,反而親自帶著她遊園。

賈母的一個微小舉動令人敬重,王熙鳳永遠做不到

看到眼前這個小道士,賈母想必也不會生鄙視之意,想到自己曾是家裡的掌上明珠,推己及人,對這小門小戶的孩子,賈母又怎會以權勢壓人?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這句話有對小小年紀就被父母送到這裡做小道士的孩子同情,因為小小年紀的孩子本該是在父母跟前承歡膝下的。

所以,當賈母看到小道士還嚇得在地上亂戰,連話也說不出,她不忘叮囑賈珍給他錢買果子吃,並叫人不要為難他。賈母的這一點慈悲之心,是久經世故,積年之人一份難能可貴的溫情,這是令人感動的慈。而王熙鳳則是個不信陰司報應的,所以她對不小心衝撞了她的小道士,揚手就是一個巴掌,並不管此行的目的,也不去想是在哪裡,她要的就是威。

從賈母的這個微小舉動中,我們也能看出同為榮國府兩代當家的女人,彼此的處事智慧相差了十萬八千里,賈母是仁慈愛人的,而王熙鳳則是潑辣狠毒的,賈母令人敬重,王熙鳳令人生畏,與賈母的治家御人之術比起來,王熙鳳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