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跟我同樣的感受,明明是很喜歡的一個組合,但要將其中某個成員單獨拉出來,卻又似乎變得有些陌生。

牛奶咖啡、逃跑計劃、水木年華,以及今天我們要說的蘇打綠,亦是如此。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2018年上半旬,華語歌壇突然冒出一個叫吳青峰的“新人”,不僅音色極佳,還能讓人聽出幾分莫名的熟悉感。後來看見網友評論我才知道,吳青峰便是蘇打綠的主唱兼詞曲作者。

在此之前,蘇打綠曾宣佈過“休團三年”的消息,而吳青峰正是趁著這段時間以個人名義發展。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離開”蘇打綠的吳青峰是什麼樣子?

我想,就如侯佩岑在《蒙面歌王》中問他“戴上面具唱歌有更快樂嗎?”

吳青峰側頭想了一下,說“好像有哎”。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1“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

樂迷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生物群”,特別是喜歡“團體組合”的那些人。

甭管以前有多麼喜歡這個樂隊,一旦拆分開來,可能連一個人都不認識。

要不然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每次去KTV都要點上一首《死了都要愛》的人,卻依然會分不清“信”和“阿信”。而離開蘇打綠的吳青峰,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前段時間,吳青峰以“星推官”的身份踏上了《明日之子》,儘管最終他的學員拿到了“最強廠牌”,但在有一期投票升級戰中,由他主推的賽道差點“全軍覆沒”。

“真相就是如此殘酷”,一邊是粉絲龐大的李宇春,而另一邊則是人氣極高的華晨宇。這麼看起來,吳青峰會輸,好像也“理所當然”。

比賽結束後,吳青峰帶著歉意對學員說道:“大概是因為我的名氣不夠,沒法給大家帶來更多的觀眾點贊”。話一落音,眼淚就似雨點般落了下來。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2、適應會“禁錮”人的思維

有人問他“為什麼蘇打綠會做出休團這一決定”,吳青峰迴答道:我覺得人在同一個崗位上面做同樣的事情,幾年後總會有想要淡出的想法,或者是換個別的事情。

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舒適區”,有人選擇適應,也有人嘗試著改變。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在別人看來,“蘇打綠主唱”的光環是一種榮譽,但同時那也得承受很多壓力與禁錮。

以前的吳青峰走到哪,都代表了整個團隊,而他也必須將自己的特點揉碎,融入到整個組合中。如今的吳青峰只代表他自己,或許有些不適應,但卻能100%的順著心走,不再去一味地迎合粉絲與市場。

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吳青峰在新單曲的風格上已經有了很大轉變,少了些旖旎,多了些簡單幹練。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3、吳青峰在成長,蘇打綠也會繼續

蘇打綠宣佈“休團”後,吳青峰將自己“放空”了很長時間。

那段時間,他推掉了所有通告,甚至強迫自己不再寫歌。直到有一次,他去波士頓找劉家凱(電吉他手),看到已經三十好幾的劉家凱,每天認真上課的狀態時,吳青峰才醒悟過來“別人這麼努力,怎麼自己可以這樣?”

於是,不怎麼喜歡說話吳青峰,也開始在今年陸續接了幾檔綜藝節目。

我們“愛過”蘇打綠,卻似乎從未了解過吳青峰!

除了吳青峰和劉家凱,樂隊的其他成員也在這段時間一步步成長。

何景揚(木吉他手,外號阿福)走遍了臺北,忙於自己喜歡的公益事業;史俊威(鼓手)和龔鈺祺(鋼琴兼中提琴手)分別籌辦個人攝影展、個人演唱會;而樂隊唯一女成員謝馨儀(貝斯手)已經結了婚,並且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總有一天,蘇打綠全員會站在所有人面前,大聲的宣佈“我們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