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是的,只要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上天,比如,今天刷屏的佩奇。

啥是佩奇?就是“配齊”!

從《啥是佩奇》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得到,這是一隻家住山頂獨棟大別墅、上私立幼兒園小粉豬、父親很有可能是霸道總裁、母親很有可能是高級財務人員、擁有私人小火車和私人遊艇、爺爺奶奶更是住在類似霍格沃茨的大城堡的“富三代”佩奇的生活,配齊了!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坐在小扎對面的準媽媽小美肚子裡懷了只豬寶寶,好巧,寶寶小名也叫“佩奇”。現在看來,剛需“佩奇”和富三代佩奇,差的真的不是一個物種那麼簡單。因為,作為一個連頭髮絲都透露出剛需氣質小美,至今還沒為自己的“佩奇豬”買到一個可以容納他(or她)嬰兒床的房子。

2018年,已經參與五個盤搖號都還沒有中籤的“佩奇”媽,2019年的買房路並不輕鬆,因為環繞在她身邊的種種焦慮和疑問都暫時還沒有答案:

2019,主城區買房的機會還有沒有?

2019,主城區的拿出來賣的房子貴不貴??

2019,主城區的房價還漲不漲???

一系列的問題,讓想在成都主城區買房的剛需們悲傷了。

2019,主城區買房的機會還有沒有?

當小美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她的回答透露出一種消極的姿態:“看運氣吧。”

統計2018年大成都住宅供應的數據可以發現,小美的消極不是沒有原因的。

1.主城區供應少

據銳理數據顯示,2018年,大成都住宅總供應量為2720.93萬方,而主城區住宅供應量為376.96萬方,僅佔中供應量的14%,住宅供應幾乎“一邊倒”的向近郊和遠郊傾斜。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在主城區少量的供應中,青羊區住宅僅供應20萬方,成交量卻高達47萬方,供銷嚴重不平衡。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2.供不應求,主城搶房大戰一觸即發

將整個大成都供應和銷售房源分為以下12個面積段進行統計,小扎發現,只有90平以下的剛需房出現銷售量大於供應量的情況。剛需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並不稀奇,但如果落腳到主城區,龐大的剛需群體面對少量的供應,搶房大戰變成了日常。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以今年四月開盤的網紅盤青秀未遮山為例,彼時該盤放出1056套房源,其中343套剛需房源,剛需搖號人數17914人,相當於52個人搶一套房,搖中概率為2.46%。對了,這個樓盤小美也去搖了號,沒中。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綜上,在主城區供應和剛需產品供應均少的情況之下,主城區的剛需寶寶們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不得不暗戳戳的抗下這個來自總體供應上的“千斤頂”。

對於和小美一樣想在2019年“落地主城”的剛需寶寶來說,如果主城供應的閘門不放開,那麼2019不會比2018好過。

2019,主城區的拿出來賣的房子貴不貴?

1.總價上漲,剛需產品越來越少

說到價格,小美教小扎做了一道算術題:

已知,主城區住宅供應面積376.96萬平,供應套數29208套,均價14767元/平,求主城住宅套均供應面積和套均總價。

小扎摩拳擦掌,作為工科生的本寶寶,還沒有忘記小學數學。但是,當看到自己算出的結果,小扎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供應總面積(376.96萬平)/供應總套數(29208套)=套均供應面積(129平)

套均供應面積(129平)*均價(14767元/平)=套均總價(190.5萬元)

也就是說,在主城區購房,套均首付為63.5萬元。

也許你會說我們剛需不需要買這麼大的房子,但據中成房業數據統計,2018大成都供應100平以下的剛需產品佔總供應套數的比例,從去年的48.5%,下降到32.6%,剛需產品供應大幅下跌,改善產品供應持續上漲,未來可供剛需選擇的房源越來越少,需求會越來越多的被擠壓到100-130平剛改型產品的池子裡。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2.精裝價格持續走高

除開單價,面對日益高漲的精裝價格,以準媽媽小美為代表的主城剛需們也表示折讓他們苦不堪言。

2017年10月17日,成都市政府發佈了關於推進我市成品住宅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到2022年全市(包括中心城區和郊區市縣)新開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成品住宅面積達100%。也就是說,到2022年底,全市只賣成品房。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據銳理數據統計,2018年裝修部分最高單價為6299元/平,平均價格為2870元/平。以一個100平的房子為例,平均裝修價格高達28.7萬,首付比清水房多8.61萬元。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所以當問到主城購房貴不貴,小美甩了我一雙大白眼並表示:“貴是肯定貴,但是作為一個剛需,就要有不嫌貴的勇氣,我們關心的是下一個問題,‘2019,主城房價到底漲不漲?’”

2019,主城區的房價還漲不漲?

作為一個專業的房地產媒體人,小美說:“要看房價漲不漲,先看今年地價啥情況。”(好嘛,竟然還有點順口,她不僅是個孕婦,還是個會唱rap的孕婦。)

每次看到“某某開發商拿地樓面價創區域新高”、“溢價率超**,某開發商拿地**畝”這種新聞,小扎就很緊張,因為這意味著,未來的房子會越來越貴。介於對數據的尊重,小扎翻遍了“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並吐血盤點了今年主城區出讓地塊的情況。(ps:曉得你們一定不會仔細看,但是小扎依然要將下表po出來在大魔王那裡掙表現,哼~)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各區域地價到底是啥子情況喃?

  • 青羊區:平均樓面價8668元/平
  • 錦江區:平均樓面價12084元/平
  • 武侯區:平均樓面價13210元/平
  • 金牛區:平均樓面價9629元/平
  • 成華區:平均樓面價8786元/平
  • 高新區:平均樓面價12607元/平(排除高投拿下的11宗人才公寓用地)

可以看出,整個主城區2018年成交土地的平均樓面價達到了10830元/平,高出大成都成交土地均價6354元/平(大成都成交土地的均價為4476元/平)。

為啥子小美那麼關注2018年主城區的樓面地價,因為這與2019年主城區新房的價格息息相關。以一塊成交樓面價10830元/平的地來算,假如ZF限價放開,那麼最終呈現的房價大約在15200元/平左右。(溢價包含建安成本、稅費成本、財務成本、營銷成本和開發商的合理利潤五大板塊,因開發商不同,所以這裡得出的價格僅做參考~)

看了這些主城的高價地,如果你是一個“立志”買主城的剛需,相信你對“漲不漲”心理已經有數了。2018沒買到房的剛需們,我們內心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

綜上:承受著來自單價、供應、精裝、地價四大重壓的主城剛需們,讓我們隔空擁抱,2018,我們過得很不好,預計2019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富三代小豬佩奇的豪門身世我們羨慕不來,我們只能隔著手機屏幕隔空擁抱。【哭唧唧】

最後,佩奇媽,小紮在這裡祝你2019年,配齊房子!

“富三代”佩奇,不懂主城剛需買房人的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