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聖地——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五臺山[1]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

雷雨過後

五臺山祈福的喇嘛

善男

信女

五臺山寺廟內的和尚

念珠

填香火油

塔院寺是五臺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

塔院寺有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通體潔白,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聲音清脆悅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聳,大白塔也是朝聖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繞行白塔還願,一邊走一邊唸經或叩頭,一邊撫轉法輪。蒙藏族佛教徒到五臺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聖蹟”的第一聖蹟,就是大白塔。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3]而五臺山又以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臺之稱,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臺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時期,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座。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臺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臺山五座臺頂合圍的地區,稱為臺內,其外圍則稱臺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