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相聲于謙在郭德綱之下,拍電影,郭德綱比于謙差出一個德雲社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認知欺騙,等到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所固有的一些認為,其實只是一種假象,包括對一個人的看法。

對於于謙,一直感覺他就是站在郭德綱身邊長相有些滄桑的一個捧哏,看起來面相較為和善,成穩不張揚,除此之外,再無更多的印象。

《戰狼》裡的于謙卻給我完全不同的印象:市儈、奸滑的商人,與站在郭德綱身邊那個溫和善良的相聲演員有了很大的反差。

說相聲于謙在郭德綱之下,拍電影,郭德綱比于謙差出一個德雲社

我突然對於謙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那個看起來慈祥的“老人”,原來也有跳脫的一面,而這一面,是由他作為一名演員而塑造出來的。

《戰狼》之後,于謙在我心裡又回到了郭德綱身邊,他依然還是那個相聲的捧哏演員。

1、于謙的愛好

于謙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

郭德綱沉寂多年,自拜師侯耀文後,在相聲界方才有了別人無法撼動的位置。至少,他有了別人不敢小視的宗派。

他與于謙搭檔後,事業開始風聲水起,于謙的資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郭德綱相聲的水準。

對於于謙,以前沒有太注意,一直折服於郭德綱的伶牙俐齒、超強的反映能力和犀利的颱風,卻忽略了颱風儒雅沉穩,自然從容的于謙,郭德綱看起來跳脫又尖銳,而於謙正好以穩重從容的颱風壓住了郭德綱的跳脫,二人正好形成了一動一靜、相得益彰的颱風,于謙的現掛能力也極強,有時在關鍵處只需巧妙的接一句,就能有點石成金的妙用。

說相聲于謙在郭德綱之下,拍電影,郭德綱比于謙差出一個德雲社

抽菸、喝酒、燙頭是于謙的三大愛好,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梗。而這個梗也正來源於郭德綱在相聲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宣傳”。他們二人彼此成就,在事業上,二人是好搭檔,在生活裡,二人也是好朋友。

2,上善若水,如行雲流水一般的生活哲學

郭德綱的生性較為剛猛,屬於有仇必報的烈性子,而於謙的性子卻上善若水,總是能處變不驚,將自己置身於紛爭之外而不落人口實,這是于謙的智慧,也是于謙在生活中的哲學。

郭德綱數次與其弟子起紛爭,于謙均未明顯表態站隊。他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看過於謙在徐德亮離開德雲社時的一段採訪,記者問于謙,徐德亮離開德雲社是因為嫌工資太低,你怎麼看呢?

于謙:每個人對於自己值多少錢,心裡都有一個標準,有的人就是感覺自己掙多少也不夠,可能他就屬於這種人吧。

記者:請你對離開的徐德亮和王文林說幾句話。

于謙:怎麼說呢,還是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吧,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他們既然這樣決定了,一定是有他們的道理的,還是希望他們出去以後,越來越好吧。

說相聲于謙在郭德綱之下,拍電影,郭德綱比于謙差出一個德雲社

從短短的採訪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于謙情商之高,面對如此尖銳的問題,他都能輕鬆作答。于謙不愧於是德雲社的二當家,他對於郭德綱來說,不僅是相聲上的捧哏,同時也是郭德綱生活上和事業上的導師和益友。

郭德綱的才華有多突出。性格上的缺陷就有多突出。

說相聲于謙在郭德綱之下,拍電影,郭德綱比于謙差出一個德雲社

郭德綱最明顯的性格特點就是記仇,有人用三個字來形容郭德綱“陰毒損”,陰我倒沒怎麼感覺到,但嘴皮子的毒和損卻是時刻能感知得到的,從他的相聲裡,到他遇到江湖紛爭時的舉動。

睚眥必報、得理不饒人,大概是郭德綱給世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這樣的郭德綱卻在於謙面前,顯得不那麼尖銳,也不那麼強勢,于謙總是能以柔刻鋼的將郭德綱身上的銳氣於無聲處削弱,于謙適時的弱化了郭德綱尖銳、火爆的個性。

傳言在郭德綱與曹雲金起罵戰之時,最終平息這場戰爭的幕後功臣正是于謙。畢竟這事誰對誰錯,對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

3,演員、編導謙叔。

《老師.好》是最近的小成本票房口碑的黑馬,誰也不曾想到這部票房擠進同檔電影前四的小製作電影會取得這樣高的票房和口碑,而主演卻是一位酷愛抽菸、喝酒、燙頭的謙叔。

講真,于謙令我淚目,整個電影是一部讓人笑著哭的作品。

這是于謙的能力,也是這部作品的魅力。沒想到于謙塑造人物的能力這樣強,將一個高中老師刻畫的非常真實,在看電影的時候,完全忘記他的三大愛好,完全忘記他身邊站著的那個牙尖嘴利的郭德綱,觀眾所能看到的,只有苗宛秋,一位考上北大中文系卻沒能如願就讀的失意知識分子,一位將“自古聖賢皆清貧,何況我輩孤且直”視作處世格言的性情清高、卻又對學生心懷關愛的偉大而又平凡的老師,演到了人們的心裡。

說相聲于謙在郭德綱之下,拍電影,郭德綱比于謙差出一個德雲社

我哭了,很多人也哭了,這是于謙的能力,更是于謙以往在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大專班進修學業時的所學所得在電影中的展現。

在相聲界,于謙屈居於郭德綱之下,但在電影方面,郭德綱與于謙之間,應該差一個德雲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