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看目前行情不妨格局大一點!!!

目前的這輪行情,你怕也好,不怕也好,他都可能以漲為主。所以我覺得看目前行情,不妨心胸、格局大一點,開闊一點,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一、目前的大背景,有利於營造一輪牛市。

我們知道,A股剛剛經歷了一輪長達數年的大熊市,大熊市對投資者的傷害可謂刻骨銘心。正常的股市,也都有牛熊轉換的規律。這個大背景,人們目前普遍嚮往牛市,並往牛市的方向做投資性安排,這應該是目前市場相當普遍的心態。

政策方面,儘管沒有像以前的大牛市那樣,大規模釋放流動性。而且這次行情,政策面反覆強調“不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這是與以往牛市的最大不同。但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大規模減費、降稅,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市場的流動性顯然趨向寬鬆有目共睹。政策明顯在為實體經濟營造比較寬鬆的經營環境,這樣的大環境,有利於股市向好、走好。

中美一度成為影響股市的重要因素。現在看,中美貿易談判已向好的方面轉化,中美對股市的影響由負面,逐步轉為正面。

二、大資金流入股市,有效推動行情向上發展。

一方面,這輪行情的資金流量,顯然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市場心理明顯準備不足。滬深兩市單日“萬億”的成效資金,顯然更多來自於境內外多種看好A股後市的做多力量。面對這樣的資金流量,投資者亦驚亦喜。政策面同樣表現得比較謹慎,這輪行情以來政策面做出的兩次動作可說明問題。一次是政策要求券商自查”場外配資“。另一次是央行報案要求調查”降準“的造謠者。

另一方面,A股市場的價值窪地效應,使得各類資金紛紛湧入股市,形成了短期持續單日”萬億“的資金流量。與全球主要股市相比,A股的比價優勢,成長優勢日益明顯突出。而中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所表現出來的中長期成長性,已為國際市場所公認。所以目前這輪行情,外資的關注與參與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從國內市場看,持續多年的房地產嚴厲調控政策,已經有效制約了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與投機空間。過去,股市與樓市是市場的主要投資渠道,現在變成了股市的機會大,樓市的風險大。龐大的炒樓資金流入股市,成為可能,也成為現實。市場普遍看好A股後市的心態,有效激發了投資者的參與熱情,造就了大資金流量進入股市,並持續推動行情向上運動。這也是目前這輪行情與以往牛市的最大不同。

三、行情走到現在,大盤價值藍籌股一直相對滯漲,客觀上有效制約了大盤的下跌空間。

超跌、低價、小盤、題材、新興成長股,輪番大漲暴漲,但他們對大盤指數的影響力有限。所以這一輪行情走到現在,指數的漲幅並不大,低價題材類個股卻漲幅驚人。以四大國有銀行,”兩桶油“為代表的大盤價值藍籌股,卻一直不是市場熱點,漲幅遠遠落後於大盤。從已公告的上市公司年報看,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2018年盈利達到9000多億!幾乎佔3500多家上市公司盈利總和的半壁江山。但銀行股目前仍然是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最低的板塊,市淨率最低的板塊,也是平均股價相對較低的行業板塊。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這輪行情到目前為止,市場偏重的是題材、低價、小盤、成長股的短線上漲機會。另一方面,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績優權重股相對滯漲,這時候反而成為大盤調整期間下跌時的一道天然屏障。我們看到,這輪行情經常出現單日”萬億“的資金流量,但行情至今還沒有一次比較像樣的調整與下跌,這也是市場擔驚受怕的原因之一。大盤指數跌不下去,但大盤指數上漲卻很容易。像今天,滬深兩市成交資金7911億,明顯屬於縮量狀態,但上證指數卻大漲75點。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今天分別上漲2.39%、2.33%、2.21%、1.84%。上證指數漲幅最大,而且領漲指數。為什麼會這樣?我們都清楚,主要是業績好,但股價嚴重偏低的銀行股主要集中在滬市。今天銀行股集體上漲,大金融權重股及其它大盤藍籌股跟隨上漲,這些類型的股票同樣集中在滬市,績優低價大盤權重股抗跌,拒絕下跌,這時候反而逆勢補漲,這是近期調整行情期間的突出特點。

免責聲明:股市變幻莫測,關注我,我將有動力更新更多股票行情。謝謝大家!(本文來源:東方財富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