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房價下跌後,這3件事切記不要做,損失可能讓你承擔不起

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我們總是期望著房價能夠下跌,不計後果的想著房價下跌了自己就能買得起房子了,雖然有人說這是不理性的思維,因為房價大跌的後果我們承擔不起,但是想想還是可以的,而且能下跌一點就能多省一點錢,少還點貸款,在合適的時間買合適的房子,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

家鄉房價下跌後,這3件事切記不要做,損失可能讓你承擔不起

雖然我們口口聲聲告訴自己,看待房價要理性看待,但是說白了,誰不希望房價下跌多一些呢?至少普通人是這樣想的。房價下跌對於普通人來說固然好,但是家鄉房價下跌後,這3件事切記不要做,損失可能讓你承擔不起。

首先,不要衝動買房或者是賣掉房子

很多人在房價下跌的時候,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考慮要不要多買幾套房子,畢竟這樣的機會不多,因為之前房價一直在漲,好不容易下跌,自然有這種心理。而那些手裡有多套房子的人自然是怕房價一直下跌,所以很多人會想著早點賣掉房子回籠資金,否則指不定以後房價還會不會下跌。出現這兩種心理很正常,但是這裡還是要勸誡大家,不要衝動買房或者是賣掉房子。

家鄉房價下跌後,這3件事切記不要做,損失可能讓你承擔不起

作為一個理性的購房者,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斷定整個局勢,因為房價這種東西太難以琢磨了,比如在2018年下半年全國樓市降溫的時候,不少地方房價依然堅挺,很多人預測2019年樓市會繼續降溫,房價會繼續下跌,事實如何呢?實際上2019年上半年的成交量相比去年下半年來說,已經有所上漲了,而且部分城市的房價還有上浮的跡象。所以樓市走向是比較難以預測的,還是得看當地樓市政策的走向,也要看市場自身的調節。

其次,不要覺得買虧了,去售樓處大鬧

在2018年下半年的時候,屢屢傳出樓市降溫的消息,“金九銀十”不復存在,業主大鬧售樓處等等,且不管是套路還是真的,我們作為一個理性的購房人,也不能跟著人家幹。比如萬科自身對差價有所處理方法,自然能讓業主滿意,但是如果合同上沒有退差價的條款,我們要尊重合約精神。

家鄉房價下跌後,這3件事切記不要做,損失可能讓你承擔不起

最後,買了房的不要心理不平衡,想著去斷供

去年,一位朋友確實在2018年上半年買了房子,隨著下半年樓市的降溫,這位朋友心理不平衡了,對自己買的房子這裡不滿意那裡也不滿意,總覺得自己買虧了,那怎麼辦呢?他說想要斷供,不想要這個房子了。這顯然是不理智的做法,首套房優惠你已經享受過了,如果斷供,不僅你的信用會有影響,以後貸款買房很難,而且你的房子還面臨著被收回的風險,以前出的錢就白出了,可能你還需要補差價。買房是一件你需要想清楚了再做的事情,如果沒有想清楚,也沒有想過任何風險,那麼還是先別買房了,斷供是一種最差的處理方法。

家鄉房價下跌後,這3件事切記不要做,損失可能讓你承擔不起

除了要理性看待房價,以上3件事也算是忌諱,就像是我們買某樣東西一樣,剛買的時候可能比較貴,但是你已經買了這樣東西,交易已經達成了,突然這樣東西降價了,你就想著去討要差價,如果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很多人都去這樣做,那麼市場將會是一團亂。如果期間內有規定變價了退差價,當然是按照規定來辦,但是如果沒有規定這件事,那麼我們買了就買了,後悔藥不要隨便吃,實際上也沒有後悔藥可吃,一直糾結還費神費力。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