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這個唐山人自掏腰包400萬元給村裡“辦事”

走進豐潤區王官營鎮曹莊子村,一陣清風撲面而來,目光所及豁然開朗:乾淨平坦的街道連起整個村莊,街道兩側寫滿福字的文化牆一眼望不到頭……

然而誰能想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始於半年前……

小山村走出了領路人

曹莊子村共有470戶1500口人,有句老話“寧過三道江,不過曹鮑莊”,是多年來老百姓對曹莊子的真實描述。

曹錦是土生土長的曹莊子村人,1995年下海經商,開過酒廠,辦過水泥廠,由於善管理懂經營,他創建的奧成實業集團規模和利潤逐年擴大,現集團旗下已有7家子公司。

村“兩委”換屆在即,改變村子的落後面貌,必須得有一個“能人”出場。“村裡需要你,回村吧。你腦子好使,門路多,百姓們都盼著你回來拉大家一把。”鎮黨委書記鄭輝找到了他,將村裡黨員群眾的呼聲傳遞給他。

2018年9月,曹莊子村“兩委”換屆選舉,曹錦高票當選。上任第二天,在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會上,曹錦提出了村莊發展思路:對全村做整體規劃和建設,在保護好田園和水域景觀的同時,讓村莊形成小橋流水、綠樹濃陰、池塘點綴、古風新韻的曹莊子風情。美好的願景讓大家聽得心馳神往。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

上任伊始,曹錦發現要乾的事兒忒多,一邊是自家的公司,一邊是百廢待興的村莊,恨自己分身乏術。

開弓沒有回頭箭。企業可以高薪聘請經紀人打理,但村子不能交給別人。反覆思量,他乾脆高薪聘請了職業經理人幫他打理公司業務,自己也從集團退了下來,一門心思紮在了村裡。

曹莊子村兩條主路、四條輔路和村南通往山上的橋樑是首要任務。大家也知道重要,可是錢從哪兒來?“錢由我出!事情咱們一起幹。”很快,一場治理欺街佔道、清理路旁垃圾、硬化街道的大會戰拉開帷幕。

20天,全村房前屋後積存多年的垃圾消失了;30天,村內街道全部硬化;60天,村中大垃圾坑乾淨了;90天,街道兩側牆面完成了靚麗的文化彩繪;120天,村民俗廣場初具規模;140天,村民活動中心開工建設;180天,村外300多畝地栽種上了楊樹……

在全體村民大會上,曹錦如數家珍地宣佈了2019年曹莊子10件為民大事:制定村規民約、植樹造林、發展種養業……

“虧本賬”更是“幸福賬”

一直在城裡居住的曹錦,為了工作,把家搬到了村北的公司裡。他每天早晨5點就到村,從環境衛生到施工現場再到各類瑣事,忙得常常顧不上吃飯。

上任半年,接連兩個司機因為跟著曹錦起早貪黑受不了,辭職了。

為村裡出資曹錦從不吝惜,但他可不是個大手大腳的人,為了節省資金,他親自去太陽能路燈廠家、苗圃砍價,每天都風塵僕僕地為曹莊子的大事小情奔波……在曹錦的心裡有一本賬,這本賬不僅記錄了他出資近400萬元的“虧本錢”,更記錄了他上任半年村莊的變化:出資76萬元硬化了6條街道5000多平方米;出資15萬元打了兩口深水井;出資14萬元重建幼兒園;出資50萬元栽種樹木17000棵;出資30萬元新修了一座橋;出資40萬元安裝了111盞太陽能路燈和50個攝像頭;出資70萬元對村中的大垃圾坑進行改造,修建了三個涼亭、兩條玻璃棧道、民俗文化廣場;出資22萬元購買水泥、磚瓦,治理殘垣斷壁,粉刷牆面,繪製了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牆;出資15萬元購置了裝載車、剷車、運輸車各一輛,在村內修建了15個垃圾池,做到了每個角落都有垃圾池;出資36萬元重新建設村民活動中心。

久而久之,妻子理解了曹錦的責任與擔當,成為他繁忙工作的堅強後盾。如今,曹錦“三步走”的思路還在實施:村中心正在建設的村民中心已經封頂。村南小河邊廢棄地上,一座用山石堆積起來的假山已見雛形,這是曹錦正在建設的民俗風景區一角,準備發展鄉村旅遊。荒山上,222米深的井已經打完,下一步曹錦將帶領大家發展特色種養業,要讓老百姓通過發展產業過上好日子……

記者 楊文進 通訊員 陳燕 雷秀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