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概況

江北區,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區西北部,東南臨 甬江與江東區相望,南瀕姚江,與海曙區、鄞州區連接,東北毗鄰 鎮海區,西接餘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區總面積208.7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1個鎮,35個社區、110個村委會,戶籍人口251430人(2017年末)

[1]

春秋及戰國前期屬揚州越國;周元王四年,越並吳,越王勾踐於姚江北岸今江北區慈城鎮三勤村之城山渡建句章城。1949年,江北區公所建立,次年6月撤銷。1951年,成立江北區人民政府,1956年2月撤消,街道直屬市政府。1978年,江北區被定為市轄區一級(縣級)政權建置。1980年,複名江北區人民政府。

境內較大的河流有甬江、餘姚江、慈江及江北大河。著名景點有:慈城古縣城、保國寺、老外灘等。

2018年10月,江北區入選綜合實力百強區第56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36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56名、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20名。

江北位於寧波市區西北側,東南臨 甬江與江東區相望,南瀕 姚江,與海曙區、 鄞州區連接,東北毗鄰 鎮海區,西接餘姚市,江北區面積208平方公里。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

氣候特徵

江北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光能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概況

江北區(4)

年 日照百分率為47%,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多的的月份是8月份,為275.1小時,最少月份為2月,僅為118.9小時。年均 太陽輻射總量為110.6千卡/cm2。光照條件完全能夠滿足作物生長對光的需求,特別是對於種苗生產比較有利、比較豐富:由於寧波市地處亞熱帶,區內年均日照時數2071.4小時。

熱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16.5℃。1月平均氣溫4.1℃,極端低溫-9.5℃。7月平均氣溫28.1℃,極端高溫39.2℃。大於10℃積溫5080℃。無霜期235天。

降水量大、相對溼度高:由於地處海濱,降水量豐富。年平均降水量1370mm,降水量最小年為899.5mm,最大降水量為1634.2mm。

水文

江北區境內較大的河流有甬江、 餘姚江、慈江及江北大河,這些干係河流又與各鄉鎮河流相通,構成網絡,形成比較完整的水利體系。

慈城

慈城地處東海之濱,姚江之畔,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在約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擁有國家省市區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家。自唐宋至明清,慈城一帶出進士519人,到了近現代,又湧現出 周信芳、 秦潤卿、 應昌期、談家禎、 馮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孔廟

孔廟是用來祭祀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慈城孔廟位於城內中心位置上,建於北宋雍熙元。佔地約7000平方米,共有祠、閣等房屋137間,建築佈局完整。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梯雲亭;兩側的左右軸線上也對稱地建有祠、閣,體現出儒家 “中和為美”的審美標準。1997年被浙江省列為省級文保單位。

縣衙

據清光緒年間縣誌記載:慈城縣衙創建於唐開元 26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延續至1954年,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

榮譽記錄

2018年5月7日,擬授予江北區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

2018年6月5日,被全國普法辦公室評為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城市排名

2018年10月8日,江北區入選2018年度綜合實力百強區榜單,排名第56位。

[5]

2018年10月,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榜單發佈,江北區排第36名。[6]

2018年10月,江北區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56名。[7]

2018年10月,江北區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2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