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光明頂,一頂紅色小轎,神祕女人,要見明教教主衣不凡

小說:光明頂,一頂紅色小轎,神秘女人,要見明教教主衣不凡

南宋已經滅亡,大好的江山盡付蒙元鐵蹄之下。

青海.崑崙山

崑崙山乃我國的第一神山,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崑崙山青海一段有座大山名曰玉珠峰,明教總壇光明頂就坐落在這玉珠峰上。

玉珠峰的明教,源自波斯拜火教,傳到南宋滅亡時已傳了三十二代。這明教第三十二代教主衣不凡,乃是神鵰大俠楊過夫婦的好友,此人很少涉足中土。

這一日玉珠峰山道之上來了一頂紅頂小轎,左邊跟著一個手拿摺扇的文弱書生,右邊卻是一個滿臉橫肉的頭陀,手提一把日月鏟。四個轎伕皆是緊身黑裝,光頭赤腳的大漢,抬著小轎直奔光明頂而來。

還沒等四個大漢抬著小轎來到光明頂山門,早有一眾明教弟子攔住去路。領頭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壯漢名叫杜勝,他是明教黑旗門下的弟子。只見杜勝衝抬轎的四個大漢一拱手喊道:“什麼人?竟然不報山門私自闖入光明頂,快給我停下!”

聽到杜勝的喊聲,那四名抬轎大漢放慢腳步,徐徐來到杜勝面前放停轎子,分立兩旁一言不發,眼睛直勾勾的瞅著杜勝。那杜勝被瞅著直起雞皮疙瘩,他再次清了清嗓子喊道:“敢問你們都是什麼人?來我明教光明頂有何貴幹?”

只見那文弱書生從紅頂小轎左側轉了過來,衝著杜勝陰測測的笑道:“我們是誰不重要,關鍵是看你們魔教有沒有藏汙納垢,與朝廷作對!快叫你們教主衣不凡,把我們想要的人交出來就好!”

杜勝一聽對方稱明教為魔教,當下大怒道:“哪裡來的臭書生,竟敢口出狂言!”說罷杜勝往前一縱身,左手掄圓了就要給那個書生一個耳光。還沒等杜勝左手落下來,就見那文弱書生突然從自己眼前消失。他一愣神的功夫,那文弱書生已來到他的身後笑道:“你這點功夫差的太遠!”,只見他抬腿就踹了杜勝一個狗啃泥。

這一腳好懸沒給杜勝踹昏過去,幸虧人家腳下留了情。周圍的明教弟子一看杜勝吃了虧,紛紛抄起兵刃就要動手。只見紅頂小轎右邊那滿臉橫肉的頭陀,手中日月神鏟往地下一懟,大喝道:“呔!魔教小兒,我看你們哪個敢動,灑家要了你們的狗命!”

就頭陀這一嗓子,當時震得明教弟子腦袋嗡嗡直響。杜勝心裡暗暗叫苦:“莫非這頭陀也會我們明教的獅吼功不成!”就在此時只聽紅頂小轎之內傳來一個女子的嬌呼:“敖海大師,不要傷害無辜,我們今天只是跟明教要人來的。”

小轎之內傳出的聲音雖然很低,但是卻字字清晰,送到在場每個人的耳朵裡。明教弟子就感覺有人在耳邊衝著自己說話,吹氣如蘭,聲音令人感覺非常溫潤悅耳。

杜勝知道轎內的女人內功不在自己師傅,明教黑旗旗主上官衡之下。就在此時只聽轎子內的女人又說道:“溫斯道,你過來把這封信給那位兄弟,讓他給衣教主傳個話,看完信他就全明白了!”

話音剛落從轎內飄落一封牛皮紙包好的信函,那個叫溫斯道的文若書生俯身撿起信函走到杜勝跟前道:“若不是我們公主心善,自當給爾等多討些苦頭吃,快把此信送給你們教主,莫要耽擱!”

那杜勝接過牛皮封好的信函,向眾人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原地看守,自己一路快跑直奔光明頂而去。杜勝一走,明教教眾將上光明頂的山道攔住。那個叫敖海的頭陀和溫斯道,帶著四個大漢圍著紅頂小轎席地一聲不發就在那席地而坐等著杜勝。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只見杜勝帶著一黑衣老者從光明頂上下來。敖海和溫斯道看到杜勝他們下來了,趕忙起身立在轎前。只見那老者來到紅頂小轎跟前,一抱拳道:“明教黑旗門上官衡,代我明教衣教主恭迎託婭公主移步光明頂。”

原來紅衣轎內之人,乃是當今皇帝忽必烈的公主託婭。這個託婭公主自小喜愛武術,拜元朝國師天龍上人為師。那託婭公主聰慧過人,竟得天龍上人真傳。此次前來青海玉珠峰光明頂,乃是奉天龍上人之命,跟明教教主衣不凡要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溫斯道上下打量了下上官衡,說道:“煩請上官旗主帶路!”說著溫斯道左手伸向上官衡,那意思想跟他握個手。上官衡明白這個文弱書生要試探下自己的內力。

只見上官衡微微一笑左手伸出,暗運內力於掌心。兩個人雙掌輕輕一觸,不覺都身形微微一晃。上官衡面不改色,但內心暗暗吃驚,心想這溫斯道看似弱不禁風,沒想到上乘內功如此深厚。

溫斯道也是暗自欽佩上官衡,別看上了點歲數,內功之深超乎自己想象。看來此次光明頂之行,是凶多吉少。上官衡讓杜勝帶人把好山道,他帶著託婭公主一行眾人直奔光明頂總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