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虎也稱“廈門虎” 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華南虎”僅在中國分佈,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已滅絕。據悉,目前全世界人工飼養的華南虎約90只。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華南虎的英文名竟是“AmoyanTiger” (即廈門虎,Amoy為廈門的英文名)。史料記載,這是因為華南虎最早是由19世紀美國人卡德威爾發現於廈門島而定名的。可以說廈門與老虎有著很深的淵源。

廈門是早期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當時有很多英國人在廈門採集各種動物標本,比如,當時廈門產的鳥類模式種有13種,位居全國第一。這些動物標本也包括華南虎,不過早期的標本大都運到國外了。儘管華南虎的模式標本最終是1905年在湖北武漢漢口製成的,但這並不影響華南虎的學名當中的第三個拉丁詞amoyensis還是採用華南虎的最早記載地———廈門。 據明代何喬遠所著的《閩書》記載,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同安縣有虎患”,這應該算是廈門境內比較早的虎蹤記載了。1881年7月3日,上海《申報》報道“廈門近來頗多患”。1882年1月18日該報又以“廈門虎患”為題追蹤報道,同年7月至1889年4月,還載有關於老虎現身廈門周邊地帶的多條新聞。1894年4月2日《申報》載:“現在廈門獅山、白鹿洞、虎溪巖各山麓,時有山君出入,竟於初十日傍晚攔入街市,在(靖)山頭地方將某姓之豬母一頭銜去,至白鹿洞山下花園牆外,飽食頭、蹄並腹中五臟等物,僅餘中段半截及後腿一段而已。細察虎之腳跡,乃在獅山後東邊山麓一帶,並有獅山鄉民親見山君往來……”這次虎患,延續了好幾個月。1916年4月15日黃昏,一隻廈門虎從鼓浪嶼隔海的南太武泅遊而來,頭上還頂著一束稻草,在離鼓浪嶼港仔後不遠的海面上一起一伏。第二天早上,被當時鼓浪嶼工部局巡捕擊斃在日光巖腳下、中華路附近的一條巷內。這條巷後來被稱為虎巷。1950年前後,據當時的《廈門日報》報道,後浦一陳姓人家的小豬被老虎叼走。隨後,關於老虎的蹤跡就逐漸變少了,尤其是直至在上世紀50年代,因廈門建海堤,需要大量採石,南太武和海滄區鰲冠村等老虎棲息地都是石材區,炸石聲嚇壞了老虎,從此虎訊漸無。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 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這是1874年拍攝的廈門打虎隊照片,隊伍由當地人和洋人構成,洋人使用的是火藥槍,而國人使用的還是木棒。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 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上世紀50年代打虎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