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會不會聽從卡特建議:不再打仗,專心建設?

新華裔


臣妾做不到啊,這正是特朗普的真實內心寫照!美國愛打仗是由其國家體制決定的,即使特朗普聽從了卡特的建議不在打仗,也無法推行。特朗普背後最大的支持者就是美國軍火集團,特朗普上任兩年多以來,已經為軍火集團推銷了10000多億美元的訂單。如果不打仗,美國軍火集團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作為美國軍火集團的利益代表,美國步槍協會實力強大。特朗普身為美國總統,也無法主導美國打仗與不打仗的問題。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想要結束越南戰爭,下場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暗殺!

特朗普與卡特

卡特建議特朗普:不要打仗,專心建設

卡特是唯一與特朗普保持不錯關係的美國前總統。在2017年1月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上,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與奧巴馬四位前總統都沒有出席,反而是民主黨籍前總統卡特給了特朗普面子,出席了此次就職典禮。根據美國媒體CNN的報道,4月15日,特朗普與卡特進行了通話,重點討論了美中貿易問題。在此次通話中,卡特強調了我國迅速發展的關鍵原因,那就是從來不打仗。而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幾乎每一年都在打仗。美國建國242年,僅有16年沒有打仗。特別是冷戰以後,美國為了戰爭花費了3萬億美元。如果將這3萬億美元花在經濟建設上,美國將擁有高速鐵路、不垮塌的橋樑、良好維護的道路,還能剩下2萬億美元。總結起來,卡特給特朗普的建議是,不要打仗,專心建設。

卡特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

特朗普做不到:不要打仗,專心建設

對比於美國此前的共和黨籍總統,特朗普已經屬於非常不好戰的那一種。在特朗普之前的美國共和黨籍總統是小布什,任內發動了2場大規模戰爭。即使是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任內也大規模干預了利比亞內戰。反觀特朗普上任以來,除了打擊ISIS與兩次精準打擊敘利亞,再也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特朗普是一位商人總統,非常熱衷於打“經濟戰”賺錢,而不太熱衷打軍事戰花錢。儘管特朗普本人並不熱衷於打仗,卻無法做到“不要打仗,專心建設”。

第一,美國體制決定了要不停地戰爭。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霸主。此後,美國在全世界推行霸權主義,維護世界霸權。想要維護世界霸權、推行霸權主義,美國就必須不停地打仗。美國在二戰以後發動的大規模戰爭有半島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目前,美國最有可能的是發動針對伊朗與委內瑞拉的戰爭!

第二,美國軍火集團需要打仗。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出口國,世界排名前100的軍火公司,有56家是美國公司。美國著名的軍火公司有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雷神、通用動力等等。美國每年死於槍擊的人超過1000人,為何還不能禁槍?就是因為美國軍火集團的利益代表步槍協會影響力太大,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甚至在國會為了不能禁槍而流淚。美國軍火集團是特朗普最大的支持者,即使特朗普內心不想打仗,也要顧及軍火商們的利益!

美國武器商店

結論:卡特的建議是金玉良言,特朗普也並不熱衷於打仗。但是,美國本質是一個霸權主義國家,軍火商實力龐大,特朗普又怎麼可能做到“不在打仗、專心建設”?


美國觀察室



不戰爭,非美國!美國的歷任總統幾乎都是戰爭型總統,特朗普也不例外,他的政府可是被美國內外稱作戰爭內閣,國務卿蓬佩奧、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等等高官都是好戰分子,他上臺的這兩年,兩次對敘利亞發動了空襲,對伊朗、委內瑞拉實施軍事入侵威脅(對於超級軍事強國的美國對中小國家搞軍事入侵威脅是戰爭的有機組成部分),說特朗普不想打仗,不是戰爭總統這是不客觀的,在戰爭這個屬性上,特朗普跟其他的美國總統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唯一的不同是特朗普更追究投入產出比,即發動對外戰爭必須在他的總統任期內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利益。

日前,特朗普罕見地給民主黨籍的前總統卡特(1977-1981年擔任美國總統)打電話,告訴對方他非常擔心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領銜美國。卡特不明白特朗普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反正他是不擔心的。通話的重點是卡特給特朗普剖析了其擔憂被領先的根源:美國的資源都用於外部擴張,尤其是軍事擴張,以維護世界霸權,卻忽視了國內的建設。

卡特說,美國總是強迫其他國家採用美國的原則、模式,因此,立國242年僅僅只有16年沒有打仗,是人類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如果美國不再打仗了,將3萬億美元的軍費拿去搞基礎設施建設,就像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樣,被特朗普詬病的“就像非洲水準的美國的基礎設施”幾年後就能煥然一新,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促進了經濟的振興。在通話的最後,卡特向特朗普建議:不要再打仗,專心搞經濟建設,振興美國的基礎設施。

卡特給特朗普的這個建議是金玉良言,也切中了美國滑向衰落的命脈,問題是特朗普只是向卡特傾訴心中的鬱悶而已,並不會採納卡特的建言,因為他做不到!

美國的體制、國情、世界霸權利益等等決定了美國就是一個戰爭型的國家,尤其是一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更是如此,美國總統就是戰爭型的總統,因為總統是為軍工集團、金融集團、石油集團等等的資本階層服務的,而不是為美國人民服務的——美國在本質上是資本型國家,而不是人民型國家!美國不搞對外戰爭,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就沒辦法發大財,就沒辦法維持人上人的生活。所以,不戰爭,非美國!這不是以特朗普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更何況特朗普本人就是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一員。

特朗普因為是資本家,相較於其他的美國總統,的確更重視振興經濟,搞基礎設施建設。但問題的癥結在於經濟早已金融化、虛擬化的美國嚴重缺乏投資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人才、資金,又排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參與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特朗普想搞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只能望洋興嘆,愛莫能及。

況且特朗普是一個地產商,而不是製造業、基建業出身的資本家,一輩子都在絞盡腦汁賺快錢,賺大錢,怎麼會像實業家那樣有足夠的耐心、恆心、意志去搞投資週期長,投資回報率偏低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呢?即便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基礎設施建設幾乎都是政府投資主導的,如果靠資本家的投資為主導,其基礎設施的水準跟非洲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因此,特朗普想要振興美國的製造業,投資興建美國的基礎設施,願望是美好的;卡特給予特朗普的“不再打仗,專心搞建設”的建議也是切中要害的金玉良言,但特朗普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地落實,踐行。這是由美國的體制、國情與利益訴求決定的,也是特朗普為既得利益的資本集團代言的本性所決定的。美國曾經的強盛,未來的衰落,都基於此。


飛狼


如果美國不打仗,哪怕是在特朗普的第一和第二任期(可能性很大)內不打仗,都會節省下很多錢。這是想當然的分析,因為美國僅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就付出了5.9萬億美元的巨大代價。而且有不少美歐智庫學者認為,受兩場戰爭的嚴重拖累,讓美國進入衰退趨勢。所以看起來卡特給特朗普的建議是中肯的,只要能做到肯定有成效。

但是美國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優勢的意圖不是孤立的軍事霸權問題,還有保障美國經濟霸權和美元霸權的任務需求。美軍和美元霸權是美國霸權的兩個基本組成因素,而且兩者之間是互為支持互為保障的關係。

如果不打伊拉克戰爭,那麼中東的什葉派輸油管線就脫離美國的控制,這條管線輸網歐洲的原油將以歐元結算。那麼只接受威脅的就是石油美元的地位,然後是美元霸權根基的動搖,然後就是美國在中東格局中的絕對霸權地位崩塌。所以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共識是,美國這場戰爭表面上打的是伊拉克實際是針對歐元。

過日子都說要“開源節流”。美國不發動戰爭剩下的錢可以用於美國的國內建設,這只是節流措施。但是對美國來說,更重要的是擴大收入的源頭。一旦美元為主導的世界霸權喪失,失去美元這個撬動世界經濟利益的槓桿,就好比讓美國失去了國家收入源頭。沒了美元霸權為基礎的經濟支撐,美國的軍事力量將會陷入衰落。

美國雖然是一超獨大,但是競爭者正在迅猛追趕,多極化浪潮已經在猛烈拍打美國霸權的防波堤了。因此對老美來說,現在需要的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不是主動退縮。這不符合霸權主義國家的定義和本色。正如卡特跟特朗普所說的那樣,美國建國242年,僅有16年沒有打仗。242年的國家風格又怎能在一朝一夕間改變?


高峰軍事觀察


美國前總統卡特的想法很好,但是這些話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典型。事實上在美國根本就做不到不打仗,不僅特朗普做不到,而且如果此時是卡特在任的話,也同樣做不到。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與美國的政治體系有關,對於那些在背後支持美國各政黨的超級軍工集團來說,誰敢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把誰砸進深淵之中,很顯然特朗普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好,完全沒有必要與自己的支持者對立,至於美國今後會變得怎樣,誰知道呢?反正跟他們沒什麼關係。

特朗普不會停止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這是美國現在的國情需要。

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從來都只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擴張形態,而另一種則是收縮形態。這兩者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係,絕對不會存在什麼短暫的平衡期。因此對於美國來說,他在全球的影響力要麼不斷的擴張,直至統一全世界,要麼就會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開始收縮,並最終達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

所以想要指望美國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在某一個時間段裡達成戰略平衡,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此美國從19世紀崛起之後,就從未停止過擴張的步伐。

從一戰和二戰的軟實力提升,到二戰之後的美蘇爭霸,再到今天將美國的軍事基地部署到全世界150多個國家,都反映出美國人心中對搶佔戰略空間的焦慮心態。

因此當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國家之後,事實上就已經無法擺脫不斷擴張的狀態了,他只有不斷的擴張下去,才會以最大的可能阻止其他國家的崛起,否則當地球上出現與之勢力相抗衡的國家時,美國的末日也就到了。

美國對外發動戰爭,是美國國內資本對利潤追求的需要,而同時這些資本又控制著整個美國政壇,在面對毫無制約的資本面前,即使是總統也不能擋住他們賺取利潤的道路。

美國是一個完全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個國家裡資本就是一切,央行、政府、政黨統統都被資本集團掌握在手中,因此美國人宣傳的所謂的美國意識,實際上只是美國資本集團的意志,而並非美國政府的意志。

而對於美國資本集團來說,他們在佔領了美國國內市場之後,必然要對外進行資本擴張,當有的時候美國資本在外國擴張遇到阻力時,他們就會要求美國政府打垮阻礙他們擴張的他國政府,而這才是美國為什麼在幾十年裡,從未停止過對外宣戰的根本原因。

因此美國對外發動戰爭,是美國資本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擴張的需要,而戰爭則是保障美國資本擴張的一個重要手段,所有能夠阻止美國資本擴張的國家,都是美國人的敵人,都是需要被消滅的對象。

比如在二戰結束之後,同屬一個陣營的美國與蘇聯之所以驟然翻臉,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蘇聯,並不存在資本主義生存的土壤,所以美國人花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打垮了這個國家,並從中獲取了驚人的利益。

同樣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人之所以打垮伊拉克薩達姆政府,其實也是因為當時的伊拉克政府極度敵視美國人,導致美國不能有效的控制該國出產的石油所致。而美國製裁伊朗和委內瑞拉,也同樣是因為類似的原因。


因此在美國這個已經被資本完全滲透的國家,任何人、任何政黨都不能阻止資本集團對利益的追求,誰要是敢這麼幹,誰就是全美國人的公敵,像這樣的例子,在美國不勝枚舉。

比如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清楚,美國國內的槍支氾濫,會給美國的治安環境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也會提高美國政府維護穩定的社會秩序的運營成本。

但是由於利益的驅使,美國國內的槍支協會對美國國內不斷髮生的暴力槍擊事件熟視無睹,反而鼓吹個人持槍會有效的降低槍擊案的發生率,即使時任總統奧巴馬在要求禁止槍擊的議案審議會上落淚,都無法阻止槍械商們停止銷售槍支。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明知道停止發動戰爭,會有效的減少美國債務赤字的特朗普,都無法阻止戰爭的繼續發生,對於這些利益集團來說,戰爭的大小規模可以控制,但是停止戰爭卻是萬萬不能,如果特朗普敢聽從卡特的建議停止開戰,那麼特朗普的結局就是下一個肯尼迪。


落下m


不可能!

美國不可能收斂軍事霸權,而去專心建設,是由於美國的國家運作模式和目前財政狀況決定的!

美國的國家運作模式就是為大的利益集團服務,

美國的大利益集團主要有金融集團,軍工集團,石油集團,


而這三個利益集團共同的交集就是發動戰爭!只有不斷髮動戰爭,這三大利益集團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現在的美國就是被這幾大利益集團綁架的戰車!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老金就揭秘這三大利益集團為何熱衷讓美國發動戰爭?(即使不發動戰爭,也要威脅發動戰爭!)


戰爭一旦發動,首先受益的是軍工集團,

需要不斷消耗和補充武器裝備,軍工集團就賺的飽飽!美國從2001年911之後入侵阿富汗,一直到現在,就沒消停過!

軍工集團當然是賺的盆滿缽滿,他們就有更多的資金去影響美國的政策。

老金以生產隱形飛機的F22和F35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為例,從2000年以來,它的股價就沒怎麼跌過!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股票2000年到2019年股票走勢,月線。

洛馬公司的股價走勢表明,美國只要發動戰爭,軍工集團就有暴利!


再說石油集團,石油集團受益美國發動的戰爭,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戰爭會打高油價,比如2007年開始發生美國次貸危機,2008年發生歐債危機,進而席捲全球形成經濟危機,按說發生經濟危機石油價格會大跌,但因為伊拉克戰爭沒結束,中東局勢依舊緊張,油價反而衝上147點的歷史高位。

另一方面美國針對石油儲量大的國家發動戰爭,可以讓美國石油資本控制更多的石油,通過掌握石油定價權,直接影響石油價格,來獲取超額利益!(控制石油定價權產生的利潤遠超賣石油的利潤,這一點在以前的悟空問答裡詳細解析過)

伊拉克戰爭就是因為薩達姆對美國的叛逆,影響了美國控制中東石油,進而影響對定價權的控制而發動的!當時的總統小布什家族是德克薩斯搞石油產業的,副總統切尼家族的產業是為石油產業提供配套服務,不用說,他們直接獲利多多!


最後談談金融集團怎麼受益美國發動的戰爭:

首先是利用戰爭影響石油價格,金融集團配合做多做空石油,獲得暴利,

其次是對可能挑戰美國霸權的重要經濟實體周邊發動戰爭,或者威脅發動戰爭,讓這個國家或者地區周邊處於動盪之中,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資金就會外流!從而削弱這個潛在競爭對手的經濟發展!而流出的資金大部分都會來到美國,幫助美國經濟發展!

典型的案例就是1999年歐元誕生之初,美國轟炸了南聯盟,歐洲資金大量外流,歐元貶值!

這一正一反,金融集團可以利用做多做空經濟來獲得暴利!美國整體經濟獲利了,金融集團也獲利!

因此可以說,美國金融集團就是美國把戰爭直接變現的工具。


以上分析了軍工集團,石油集團和金融集團綁架美國政策,不斷髮動戰爭或者威脅戰爭,他們自身都獲得暴利,

那現在老金再分析一下,如果特朗普扭轉戰爭觀念,轉向搞基礎建設拉動經濟的模式,能不能讓美國得到發展呢?

老金認為,搞基建理論上可以拉動美國經濟發展,當年羅斯福新政將美國從經濟大蕭條中挽救過來,就是利用搞基建拉動經濟和就業的辦法,但現在特朗普卻未必能去做基建拉動經濟!

那搞基建的資金從哪裡來?美國聯邦政府國債已經高達22萬億美元,地方債務則更多,很多地方事實上已經接近破產,比如芝加哥,還有多少資金能投入基建?

典型的案例就是加州高鐵,十幾年前就提出要搞,但一直在扯皮,沒資金!加州是美國比較富裕的州,可想而知,其他財政狀況差的州就更難籌集資金搞基建了!


所以,三大利益集團綁架美國的政策,和美國糟糕的財政狀況決定了美國只能靠發動戰爭或者掠奪,來賺快錢,(這也就是美國抓住委內瑞拉不放的原因),而踏踏實實做基建發展經濟幾乎不可能!


你怎麼看待特朗普的政策?期待你的點贊和留言: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老金看世界


美國不再打仗是不可能的,戰爭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它維持生計的利器,如果世界沒有戰爭,美國可能發展沒有現在那麼好。


特朗普上臺後,確實想做一些減少戰爭的措施,比如從敘利亞撤軍,特朗普在去年年底,突然對外宣稱要從敘利亞撤軍, 雖然迫於白宮壓力以及美國盟友壓力,並沒有真正的從敘利亞撤軍,從特朗普想從敘利亞撤軍可以看出來,特朗普想停止戰爭,讓美國更加和平的發展。還有特朗普上臺初,對布什的對外戰爭事件進行批評,比如伊拉克戰爭,特朗普明確說兩個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錯誤,這樣不僅會拖累美國經濟,還會影響美觀在世界地位,特朗普還對奧巴馬介入敘利亞內戰進行批評,認為敘利亞戰爭將美國拖入外債泥潭,這也是特朗普想從敘利亞撤軍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很想聽從卡特建議,讓美國遠離戰爭,可是現實並不允許美國遠離戰爭。美國自二戰結束,一直在擴充軍備,不斷的發展現代化軍事,最主要就是要建立全球戰略。美國的全球戰略,包括全球貿易,全球外交,全球軍事戰略,每一個戰略美國都不可或缺,說到全球戰略,就是美國不斷的對一些異己進行軍事打擊,從而在某個地區獲得軍事駐紮權,對於一些弱小的國家,美國則更加明目張膽的進行軍事擴張,建立軍事基地。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他不可能輕易地把美國全球戰略拋棄,他的目的仍然是讓美國第一,然而美國第一就必須依託全球軍事戰略,才能更好的實現。特朗普現在也只能踩在美國前幾任總統肩膀上實施他的政策,哪怕他對前幾任總統的做法不贊同,他也不能違背美國的發展規律。


美國需要戰爭維持日常生計。美國每年都和中東國家,以及許多歐洲國家簽訂不少武器貿易訂單,訂單數額巨大,超乎我們想象,可以說美國每年在外的武器貿易額幾乎佔到美國GDP的5%以上,如果美國遠離戰爭,不問世事,那麼美國每年就要損失一大筆軍事收入。美國之前介入各種戰爭,一方面是建立根基,另一方面還是刺激美國的軍事科研,而且建立根基的前提就是軍事科研能力提升,美國介入各種戰爭,就是要把美國軍事科研專利產品賣給那些經歷戰爭的國家,同時美國又不斷的鼓動其他國家發生內亂,就這樣循環著,美國越來越強大,世界一些地區則越來越動盪。

特朗普並不是糊塗人,他心裡明白,美國要發展更好,不僅僅是閉門修煉,更應該多多的參與世界上其他事情,雖然他上臺做了一些“閉關”的事,但實際上他利用一些手法,刺激其他國家內部發生矛盾,然後再趁虛而入,把美國品牌打入到世界各地,然後美國發展更好。


談笑觀察室


最近美國前總統卡特向媒體透露,特朗普在兩人的通話中對“中國正超越我們”感到不安。卡特表示,美國在242年的建國曆史中僅有16年沒有打仗,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因為美國總是想迫使其他人採用美國的原則。”所以,美國在戰爭上浪費了3萬億美元的軍費開支,而中國沒有將一分錢浪費在戰爭上,這就是他們在各個方面正走在我們前面的原因。

美國是好戰國家這一評價名副其實,二戰後美國發動或參與了很多戰爭。比如半島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轟炸南聯盟、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等,只要是規模稍微大一點的戰爭都有美國的份。你讓美國不再打仗可能嗎?

美國發動和參與戰爭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銘蘇先生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維護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二戰後美蘇冷戰爭霸,兩大集團爭搶勢力範圍和地盤,導致半島戰爭和越南戰爭。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為了維護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以及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利益,並結合美國在全球的戰略佈局,美國發起了多起戰爭。越南戰爭使美國深陷其中十多年,而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又使美國深陷其中十幾年。這些戰爭使美國花費數萬億美元,也是造成美國財政赤字不斷上升的重要原因。

美國通過對外戰爭,一方面打擊那些明確反對美國的國家,推翻其現政權,然後扶持建立親美政權。另一方面,美國發動戰爭是為了更大的利益,比如維護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以及佔領一些戰略要地,從而完成美國在全球的戰略佈局。

第二、美國“軍火”企業的推動。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售國家,據美聯社此前報道,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宣佈在2018財政年度該國的外國軍事銷售(FMS)達到556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美國軍方自己採購的金額,美國的軍事裝備費用約佔國防開支的30%,以2018年6220億美元的軍費來算,美國軍方採購的武器裝備費用大約1800億美元以上。對外軍售加上美國軍方採購,美國軍火企業年銷售額超過2356億美元。

美國排名前五的軍火公司有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雷神”、諾斯羅普·格魯曼和通用動力。這些企業產品一方面由美國軍方採購,另一方面藉助美國政府積極推銷產品,因此他們在美國的對外政策中擁有很大的話語權。而美國武器可以賣給哪些國家,不能賣給哪些國家,這些都是由美國政府說了算。如果世界一直處於和平狀態,那麼各國武器更新換代就比較慢,那麼武器的銷售肯定會受影響。而美國通過對外戰爭,不但加快自身武器彈藥的消耗,還會增加其他國家的武器彈藥消耗,這對於美國軍火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大利好。

美國目前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駐軍,駐軍規模達到27萬人。即使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早已結束,美國依然在兩國長期保持軍事存在。而在伊朗問題和委內瑞拉問題上,美國一直將軍事幹預作為備選項,美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動用戰爭手段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特朗普為了實現美國的利益和戰略目標,不會輕易放棄戰爭這一終極工具。


銘蘇先生



從結論來看,美國如果不打仗,光建設,美國就會淪為三流的國家。因此美國右翼一直在批評奧巴馬政權最多的是,他在從小布什手中獲得美國後,不是繼續推行擴張政策,而是戰略上收縮,筆者當年就曾經指出,要改變美國的外債纏身的局面,就是需要進行一場戰爭,這樣外債就可以全部歸零。但是民主黨的奧巴馬所作的,就是現在卡特前總統告訴特朗普的,不打仗,光建設。但是這樣的嘗試是失敗的。因為在全球化中,美國已經是全球體系一員,美國對這個體系沒有絕對的發言權,美國還要承擔各種的服務與付出,所以才有了美國人的自己越來越窮的感覺。

特朗普爆冷當選總統,這個非主流派成為總統,背後的重要支持勢力有三個,猶太集團,軍工集團,以色列與沙特。軍工集團在奧巴馬時期長久坐冷板凳,不斷裁員,很多供應商關門。而特朗普上臺就宣佈美國350艘軍艦的計劃,給了軍工集團打了一支強心針。同時,特朗普到處要求盟國增加軍費,現在北約盟國各國的軍費是GDP1%,現在被要求提高到2%,這樣增加額度就是從美國購入軍火。特朗普上臺以後,盟國決定購入美國F35隱形戰鬥機超過100架,價值1萬億美元。特朗普還前往中東富豪國家推銷軍火,沙特向美國購入1000億美元的軍火,現在軍工集團不但訂單多的來不及做,而且這個帶動了美國經濟。

但是和平時期的軍費增加畢竟有風險。所以特朗普在中東,在半島都是放出狠話,美國不害怕戰爭。美國的戰爭態度,讓日本,沙特,以色列等感覺到必須增加軍費的重要性,這幾個國家在軍費上的投入遠遠超過過去幾年的投入。美國打仗並不是無目的打仗,這些戰爭的目的是維護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的戰略地位。半島的緊張,讓日本牢牢地跟隨美國,加大從美國購入軍火,如果不打仗,日本不會這麼投入。因此卡特,奧巴馬的美國老實在家搞生產,發展經濟不符合“狼性”美國人的利益。大炮一響,才能黃金萬兩。美國不打仗,這就不是美國,也沒有現在的美國。


橋本看日本


據亞特蘭大廣播電臺WABE報道,94歲前美國總統卡特14日在家鄉一所學校上課時,談到了與特朗普的通話。特朗普在與他通電話時說,他感到中國“正在走到我們的前面”。卡特表示,美國在242年的建國曆史中僅有16年沒有打仗,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他說,美國浪費了3萬億美元在軍費開支上,“而中國沒有將一分錢浪費在戰爭上,這就是他們在各個方面正走在我們前面的原因。

▲美國前總統卡特▲

特朗普會聽從卡特的建議,不再打仗,專心建設嗎?

我認為他不會聽從卡特的建議,但特朗普卻會把主要精力用在建設上。這不是前後矛盾嗎,其實並不矛盾。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說特朗普不會聽從卡特的建議?

這是根據特朗普性格來說的,特朗普這個人是一個極度固執的人,他除了他自己誰都不服。只要是他認準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比如在修建美墨邊境牆問題上,特朗普為了達到他修牆的目的,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讓政府停擺,還因此啟動了國家緊急狀態,這對美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尤其是動用國家緊急狀態方面,連共和黨把持的參議院都投票否決了這一決定,難道這裡面就沒有共和黨人出來規勸特朗普嗎,肯定有,但是特朗普壓根就聽不進任何建議。還比如在支持沙特反對胡塞武裝方面,國內很多有識之士出於人道主義紛紛要求政府不要再繼續支持沙特,甚至提出對沙特進行制裁,但特朗普就是我行我素,依然公開支持這個美國幕後的大金主,因此,在特朗普看來,什麼建議都打動不了他,只有金錢能夠讓他折腰。

所以,對卡特這個前總統的建議,他只是出於禮貌性的打了一通電話,而卡特說的任何話,其實特朗普根本就不關心。

第二個問題,那為什麼又說特朗普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經濟建設上來呢?

特朗普與歷任總統有很大的不同,其他的總統都是典型的政客,而特朗普不是,他是商人出身。商人自私自利,商人唯利是圖,但商人有個優點就是不太愛打仗,因為打仗會對經濟造成很大的衝擊,除了軍火商外,其他的商人包括特朗普所在的地產商都會跟著遭殃,所以特朗普從根子上就不是一個窮兵黷武之人。

而從特朗普執政2年多的表現看,特朗普一場戰爭都沒有發動,他真的是沒有戰爭可以發動了嗎?不是的,可能有人會說敘利亞戰爭不是特朗普發動的嗎,細究起來,敘利亞戰爭還真不是特朗普發動的,美軍軍事幹預敘利亞是在奧巴馬時候就做出的決定。到特朗普時代後,特朗普只是延續了奧巴馬的軍事策略。我們從敘利亞戰爭中也能看出,美國在敘利亞完全沒有出全力,美國駐敘利亞基地也只有區區幾千人,相比之前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戰爭顯然不是在一個等次上。

特朗普不僅沒有擴大敘利亞戰爭的規模,相反他在不斷反思美國在中東的投入,他不止一次的指出,美國在中東投入的兵力太多,花費的也太多,美國為什麼不把這些錢投入到本國陳舊的基礎設施上去。在這種思路下,特朗普在去年提出了從敘利亞全部撤軍,從阿富汗撤出一半兵力的決定,雖然目前已經暫緩實施,但特朗普這一決定還是振動了朝野。

▲特朗普宣佈從敘利亞撤軍▲

除了表現對戰爭的不感興趣外,特朗普對本國的經濟倒是十分的關心,一上臺就是大規模的減稅刺激,美國的經濟去年保持了2.9%的經濟增長率,GDP總量也首次突破了20萬億美元大關,美國三大股指均走出了十年長牛的態勢,這是十多年來美國經濟最好的時候。得益於靚麗的經濟報表,特朗普的支持率攀升了53%。

還有不到2年的時間,美國就要重新進行新的總統大選了,特朗普手中最大王牌就是經濟快速增長。但成也蕭何敗蕭何,如果經濟發展出現了問題,特朗普的連任基本上也就沒戲了。因此,在未來的兩年時間內,特朗普必然會把工作中心繼續放在經濟建設上。

▲美國加碼5G建設▲

而減稅刺激的效果隨著事件的推移已經慢慢失效,未來的經濟發展靠什麼?我認為房地產出身的特朗普必然會把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一些基礎設施的確已經與自己國家的地位不相匹配,如美國國的網絡建設方面,很多美國人抱怨國內網絡信號不號,農村地區手機甚至都無法上網。因此,就在前幾天特朗普宣佈加碼204億美元用於本國的5G建設上,可見未來的經濟發展基調已經定在了基礎設施方面。


大國縱橫


特朗普會不會聽從卡特的建議呢?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意氣風發而又信心滿滿,但特朗普上臺執政以後,很多政令並非按照他的最初想法來來實施,特朗普或許正是感覺到,自己想象中的總統邏輯和真實的情況不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特朗普若真的與卡特一樣的想法,他能按的住國內的強硬派嗎?又或者在強硬鷹派的遊說之下,特朗普改變自己的這個想法呢?



縱觀特朗普上臺以來的諸多收縮全球兵力的政策,鮮有沒有任何改變而落實的,例如特朗普主張的從阿富汗和敘利亞撤軍計劃,如今還不是草草了事,而且還沒有獲得具體執行!



這說明在美國國內,有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在主導美國政府的施政方向,特朗普或許並不想打仗,但受制於美國國內的主張打仗的政治勢力的左右而不得不打仗!



美國的這股政治勢力基本上沒有黨派的分別,他們廣泛的分佈在民主和共和兩黨之內,並在軍隊體系中廣泛存在,而這些力量的形成正是美國多年全球獨霸的強勢地位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