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結的經驗成了“掃黑”民警辦案的樣本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看上去,他是那麼普通的一位中年人,個子不高,瘦削精幹,走在人群中,身著暗色衣服,就像不起眼的鄰家大叔。

可他又那麼不一般。作為“掃黑”刑警

他和同事成功打掉天津市第一個黑社會性質組織

他總結的審訊提綱、證據分析冊,成了“掃黑”民警辦案的樣本

12年裡,他帶領“掃黑”隊員,成功剷除天津市20餘個黑社會性質組織、80餘個惡勢力犯罪團伙

他用這些成績為自己“代言”。

他是“津城警星”,優秀人民警察,刑偵系統破案能手。


他總結的經驗成了“掃黑”民警辦案的樣本


孫冀在查閱案卷。宋傑 攝


他叫孫冀,天津市公安局刑偵局二支隊三大隊大隊長,一位響噹噹的掃黑除惡鐵血刑警。

破案,耐心加細心


2001年7月6日深夜,天津市濱海新區一個緊鄰燃煤批發市場的居民樓裡,幾個黑影若隱若現。他們一身黑衣,蒙面上樓,腳步輕盈。在一個單元門口,幾個人藉著外面路燈微弱的光線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個高個子蒙面人點點頭,隨後幾人破門而入……

事主20餘萬元財產被搶劫,人身還險些受到傷害。事主是一位做燃煤批發生意的老闆,苦心經營十幾年,攢下百萬家產。這次被搶劫,似是熟人作案,嚇得事主一家人心驚膽戰。

那年,孫冀剛滿28歲,從警6年。他喜歡刑警這個職業,似乎對破案有著天生的悟性,分析案情時,他的直覺常會不經意間直抵破案要點。

這起入室搶劫案件,孫冀參與了調查取證。與事主相識且為同行的人有幾十位,都要逐一排查。

和事主熟識的王老闆50多歲,一臉憨厚,身價可觀。倒煤生意最怕燃煤自燃,半年前,他的存煤倉庫遭遇過一次燃煤自燃,損失慘重。

孫冀和他約定的見面時間是下午2點,可他2點40分才匆匆趕到詢問地點。他坐在孫冀對面,表情極不自然。

孫冀隨口問:“為什麼晚到?”

“上午我家裡的院門改朝向,工人幹活兒慢,拖延了時間。”

“為什麼好好的院門要改方向?”孫冀問。

“警察同志,您別在意,我年初算過命,說我今年有牢獄之災,必須把院門改朝向才行,但還不一定能破。”

孫冀又和王老闆簡單聊了幾句家常話,聽出他很迷信,話裡話外一再強調害怕自己有牢獄之災。孫冀觀察了王老闆片刻,覺得他說話有些猶豫,似乎知道些什麼。

孫冀暗想,得想辦法讓他說出來。孫冀想起師傅說過的話,多問一句對破案也許沒有用處,但少問一句也許重大線索就從手中滑過。

“你認為你做了什麼事才會有牢獄之災?”

王老闆“唉”地長嘆了一口氣,之後便無下文。

孫冀說,我知道怎麼化解你的牢獄之災。

王老闆眼前一亮,警察同志,你幫幫我。

孫冀說,你實話實說我才能幫你化解。

王老闆又長嘆一口氣,從椅子上站起來,從口袋裡掏出摺疊在一起的幾張打印紙。他一邊展開來,一邊說,警察同志,我就和你說了吧,我知道這個案子是誰幹的,八九不離十。

王老闆的生意合夥人是老陳,兩人是天津武清同一個村的老鄉。生意本來做得風生水起,但半年前的那次燃煤自燃,讓兩人的生意受損。王老闆好在沒有將資金全投進去,日子還好過些。老陳卻將手上的資金全投入那筆生意裡,出了事故,他的生意難以為繼。搞到錢成了老陳的當務之急,但他拒絕了王老闆想幫他一把的好意,堅稱自己有辦法解決資金問題。

王老闆發現,老陳那段時間開始躲著他。有一天武清來了幾位老鄉找老陳,以往老陳都會叫王老闆一起推杯換盞,但這一次他沒有告訴王老闆。案發那天,大家聽到有人被搶劫,都關切地到現場觀看,只有老陳和他的幾位老鄉沒見蹤影。王老闆撥打他的手機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王老闆心裡“咯噔”一下,會不會是老陳和老鄉一起幹的這起搶劫案?這個念頭一出現,王老闆很是害怕,原因在於老陳的手機開卡時用的是自己的名字。他趕緊到營業廳打出電話明細,看著那一長串電話號碼,渾身冒著冷汗。案件發生的那天夜裡,這個號碼被頻繁使用。王老闆心想,完了,民警很快會查到這個號碼,然後認定是自己所為。驚慌之餘,他馬上聯想到算命先生說的牢獄之災,連忙採取措施,將大門改變朝向以求“避險”。

王老闆一口氣說完這些事,彷彿了卻一樁心事,情緒穩定了許多。

孫冀聽著,看著電話記錄,思忖著。他慶幸自己沒有輕視這次調查取證,慶幸自己多問了幾個為什麼,慶幸拿到了關鍵的破案線索。

根據電話記錄,民警連續摸排,串聯現場蒐集的證據、實驗室鑑定結論,結合證人證言,很快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先後抓獲了4名犯罪嫌疑人。

一個星期後,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在北京被抓獲。

打黑,膽略加謀略


2006年,已經成為探長的孫冀參加了偵破陳某黑社會性質組織專案組,負責陳某系列案件的內勤工作。陳某系列案件,也是天津市第一起黑惡勢力案件。

陳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帶領20多人稱霸一方,尋釁滋事,敲詐勒索,持槍搶劫。受害者因為受到威脅而不敢報警。

一天晚上,陳某大搖大擺走進一個小飯館吃飯。飯館店面很小,只有幾張小桌子,一對夫妻忙前跑後,一名年輕女服務員迎來送往、收拾碗筷。陳某喝了兩瓶啤酒後,一把拽住服務員的胳膊:“妹妹,陪哥哥喝幾杯。”他一邊說,一邊把臉湊上去,不懷好意地笑著。服務員試圖抽回手臂,身體緊張地躲閃著:“我不會喝酒。”但陳某緊緊拽著她不鬆手,臉上的笑慢慢變得兇狠起來。

老闆娘見狀走過來,攔住陳某:“大兄弟,她真的不會喝酒,這店裡就她一個服務員,她還得幹活呢。”“不行!就得讓她陪酒。”

“這樣吧,兄弟,我免費送您一道菜,行不?”老闆娘見陳某鬆開了拽著服務員的手,鬆了一口氣,但氣還沒有喘勻,就見陳某快速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槍,毫不遲疑地朝天花板開了一槍。老闆娘嚇得直哆嗦,服務員“媽呀”一聲堵住耳朵,轉身跑開。旁邊的幾位顧客驚慌逃出門外。

在廚房忙碌的老闆聽到槍聲跑出來,哆嗦著說:“兄弟,你咋還開槍了?我們是小本經營,這頓飯也不要你錢了,你趕緊走吧。”

陳某把槍放回口袋,笑吟吟地又坐下來:“繼續上酒!”

夫婦倆一夜未眠,想著是否換個地方做生意。還沒等打定主意,陳某又來了,開口就要一萬元保護費。老闆說拿不出來這些錢,陳某又掏出手槍。老闆不得已,在陳某的威脅下,找老鄉借了一萬元給陳某。

思來想去,老闆娘報警了。也正是因為這起案件,陳某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系列案件才一一浮出水面。這個團伙有犯罪嫌疑人數十名,涉及案件20餘起,被害人、證人達百餘人。

那時,基層民警對涉黑案件如何確定尚不明確,如何在法律文書中把案情描述清楚也很為難。

犯罪嫌疑人為非作歹,怎麼界定為非作歹?

犯罪嫌疑人欺壓殘害百姓,到哪種程度才叫殘害?

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極大影響,又如何來確定?

幸好孫冀剛從公安部參加培訓回來,他將法律條文、司法解釋逐一吃透。對案件中涉及的所有當事人,孫冀逐一分析,針對每個人在案件中的具體情況,列出詳細審訊、詢問提綱。涉黑案件與其他刑事案件的審訊有許多不同之處,要求更細緻、更廣泛,也更有深度。

針對小飯館案件,按照孫冀制定的詢問提綱,筆錄中記下了老闆娘的證言:“我們是外地人,就是因為當地治安不好,才離開家鄉來這裡做生意,誰知道就這麼點事情,這個人還開槍了,而且要了一萬塊錢,這不就是搶劫麼?我們是小本生意,利潤也小,每天起早貪黑,賺到的錢還要付房租、煤氣水電和人工費用,一萬元對我們來說一年也賺不回來啊。那天事情發生後,全家人都很害怕,孩子也不敢一個人在街上走,服務員也辭職不幹了,生意沒法做,我們沒法生活下去了……”老闆娘的證詞真實記錄了案件對她本人及家庭所造成的重大影響,符合涉黑案件的特徵。

在專案組的一年多時間裡,沒人知道孫冀為了這一份份審訊提綱做了多少案頭工作,幾本有關涉黑案件的教材都翻爛了;沒人知道他對上千份證據材料進行梳理、把關,在燈下度過多少不眠之夜;沒人知道身為獨子的他沒有時間照顧年邁的父母,也沒有時間陪伴懷孕的妻子去做產檢。

破獲天津市第一起黑惡勢力案件後,孫冀入選了刑偵專業人才庫。他整理的證據冊還被稱為“里程碑”樣本,至今仍被基層民警應用。

較量,從陸地到海上


2014年8月22日,濱海新區發生一起持槍殺人案,被害人是水產個體經營者。那天,被害人正在自家門店門口忙碌,一輛車停在不遠處,有人衝他開槍,他抱住頭蹲下身來,被子彈擊中頭部,當場死亡。兇手的汽車揚長而去。

天津刑警偵破案件時發現,盤根錯節的案中案不只是這一起故意殺人案這麼簡單,涉及多方黑惡勢力在海上搶奪捕撈地盤,這只是眾多案件中的一例。案情複雜,涉案人員眾多。

孫冀的面前,再次堆了一摞卷宗。

天津沿海水產資源豐富,是周圍地區漁民爭相撒網的海域,也是黑惡勢力爭奪海域捕撈權的是非之地。

這一摞卷宗是近5年來天津海域發生的與漁業捕撈相關的各類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共300餘起。孫冀將這些案卷合併起來看,發現很多線索。在翻閱案卷的同時,他還圍繞線索去碼頭、村子、漁民家調查取證。

三個惡勢力團伙的作案事實清晰起來,數十名犯罪嫌疑人也露出了真面目。這幾個團伙常年霸佔著海上捕撈區域,不允許其他人下漁網。

2015年臘月二十三,為了春節期間給市民提供海鮮產品,當地漁民深夜下海捕撈作業。他們專注下網,全然不知黑暗中有兩條船悄然駛來。兩條船開到漁船旁邊時,忽然開足馬力,將作業漁船擠在中間,十幾個蒙面人衝上漁船毀壞設備、打傷漁民後逃逸。

十天後,相同的案件再次發生。

這兩起案件作案手法完全相同,是同一夥人實施。

但犯罪嫌疑人是誰?在蒼茫大海上,在深夜裡發生的這一切,監控看不到,現場勘查毫無線索,被打的漁民什麼也說不清……傳統破案手段一樣也用不上,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面對毫無頭緒的案情,已是大隊長的孫冀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他知道漁船上都裝有雷達,漁民們用衛星電話來聯絡。

孫冀暫時“放下”案件,跑去航道局與科研人員探討起雷達的功能。海上雷達用於監測航道,每條船上的雷達反饋的信號,在航道局的大屏幕上,顯示出來的就是一個小綠點。

被害漁船也有雷達裝置,它記載了船隻當天夜裡行駛海域的經緯度。按照經緯度,找到航道局信息庫裡存儲的航道圖,就能找到被害船隻的小綠點。

圍繞著小綠點,在海警船的幫助下,孫冀和同事查明瞭犯罪嫌疑人所乘坐的兩條船的軌跡。經過排查,終於在2015年4月破獲了這兩起海上尋釁滋事案。

30餘起涉黑涉惡案件的200本卷宗,此刻又靜靜摞在孫冀的辦公桌上。文字沉默無言,但字裡行間記載的內容觸目驚心,依然是涉案人員眾多,依然是涉案金額巨大,依然是盤根錯節的案中案亟待解開謎團,依然是作案手段令人髮指……孫冀感覺到身上的壓力,更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

黑惡不除,愧對這身警服。黑惡不除,決不收兵。

為了社會平安,為了朗朗乾坤,為了法治社會的澄澈明淨,孫冀義無反顧地戰鬥在偵查破案第一線。

人物簡介:

孫冀,男,45歲,天津市公安局刑偵局二支隊三大隊大隊長。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獲得嘉獎3次;曾被評為天津市新長征突擊手、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第二季度“津城警星”、模範公安基層領導幹部和天津市優秀人民警察。


他總結的經驗成了“掃黑”民警辦案的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