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備考:語句銜接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很多同學在行測備考過程中都會遇見語句銜接題,這種題目也是在言語理解題目中經常遇見並且容易出錯的地方,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問題,提高這種題型的正答率呢?今天中公教育專家來給大家講一個做題的方法:行文脈絡分析。

行測備考:語句銜接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語句銜接題其實遠遠比主旨觀點題目難度高,因為主旨觀點題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完整的文段,而語句銜接題給的是不完整的文段,需要我們自己分析理解。很多時候我們只認為在做主旨觀點題的時候需要分析行文脈絡,殊不知這種語句銜接題也是需要我們分析行文的。比如我們來看這樣一道題:

人類自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科技便伴隨著我們一直向前。然而,現代科技已強大到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前,隨著人民群眾生活的日益豐富多彩,科技的觸角已伸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科學變得日益重要。小到每日開門七件事,大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決策,今天人們科學素養的高低,不僅關乎個體的生活質量,也關乎到國家民族的發展大業。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人們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的關係產生一些誤解

B.瞭解普通人對科技發展的態度變得十分必要

C.如何使科技造福於百姓生活備受關注

D.拉近公眾與科學的距離就成為一項社會課題

【中公解析】這道題會有一部分同學選擇C,是因為看到了劃線後面的句子,但是忽略了前面的句子,我們要知道劃線地方在段中需要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劃線處前面講的是“現代科技已強大到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很明顯是在講科技距離民眾比較遠,所以C選項僅僅是跟後邊句子相連接,忽略了前面的論述,與作者寫作思路不一致,而與空前空後都能保持思路一致,故D項是合適的。

行測備考:語句銜接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再來看一道比較棘手的問題:從化學的角度說,高分子材料在320度到820度之間的中低溫燃燒情況下,會釋放出十幾種呋喃類物質,這些有致癌作用的物質統稱為“二噁英”。通過實驗發現,焚燒的溫度低於320度或者高於820度,都不會產生二噁英。這就要求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次啟用,持續穩定運行,不能頻繁停爐。如果停爐,在降溫過程中,溫度從820度到320度之間的時間必須控制在三秒鐘內,防止二次合成二噁英。所以,__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如果垃圾處理得當.發電時帶來的“二噁英”問題基本上可以解決

B.考慮到環境成本,現在世界各國已很少使用焚燒法處理生活垃圾

C.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實現有賴於焚燒爐高效穩定的運轉

D.在建造垃圾焚燒發電廠時應採用精密的時間控制技術

【中公解析】這道題目比較難,大部分同學易選錯為D項,這是斷章取義的結果,僅僅根據文段最後一句話“在降溫過程中,溫度從820度到320度之間的時間必須控制在三秒鐘內”就直接做出了選擇。那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它的行文脈絡,首句在講高分子材料燃燒會釋放二噁英物質,接著論述實驗證明溫度控制得當就不會產生這種有害物質。從第三句往後一直在具體論述如何控制的問題,最關鍵是不要頻繁停爐,如果停爐就要控制溫度這句話是在具體論述怎麼控制二噁英產生。所以從第三句往後都是在具體告訴我們溫度控制得當就可以避免產生二噁英,針對全文來看是在討論二噁英雖然有害但是隻要控制得當就可以避免產生危害,因此最後劃線處要針對全文核心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應當選擇A項。

行測備考:語句銜接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大家以後遇見這種題目的時候可以分析一下行文脈絡,根據空的位置選擇適當的選項與原文保持思路一致,答案就能快速選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