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能遲遲跟不上,豬價行情還會漲嗎?

wiuyo


問題:生豬產能遲遲跟不上,豬價行情還會漲嗎?

4月以來國內豬價的走勢基本時微幅走低。那麼,為何業內普遍看好的漲價期遲遲未來?接下來,我們從幾個方面因素來分析下:

首先,從供應端分析

不論是從官方數據還是我們自己監測的數據來看,整體生豬供應較之前的確有減少,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對當前市場還未產生較明顯的影響。據屠宰企業生豬宰後均重走勢圖發現,因為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和部分未受到影響的養殖戶,看好後市壓欄情緒較濃厚,導致生豬體重不斷增長。但較之前年相比,1-3月上市量並未出現大幅減少現象,

其次,從需求端分析

2、3月國內主要批發市場交易量較之前出現明顯的下滑,雖然3月份交易量環比雖然上漲,但是同比跌幅依然較大

最後,從政策方面分析

春節過後,不論是國家層面的文件還是各地的落實都對屠宰和生豬流通環節監管更加嚴格。3月1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強屠宰環節非洲豬瘟檢測工作的通知》,要求生豬屠宰企業在指定時間內開展非瘟自檢;4月4日,國家又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了一步,發佈公告要求豬肉製品加工企業、生豬產品經營採購生豬產品應當批批查驗,確保購進的生豬產品不帶非洲豬瘟病毒。

節前,由於大部分屠企看好後市行情,因此在春節後開始做凍品庫存,導致凍品庫容率顯著增加。由於大部分屠企看好後市行情,因此在春節後開始做凍品庫存,導致凍品庫容率顯著增加。但是受上述政策影響,不少屠宰企業開始加速出清凍品庫存,防止產品因檢測陽性而被銷燬。

綜上所述,能繁母豬以及生豬存欄量下降可以影響到後期的供應,但是對當前市場影響其實並不很大;短期內全國豬肉市場面臨供應過剩的局面。同時疫區的豬肉產品價格低,依靠價格優勢衝擊高價市場,預計短期價格難言樂觀。但是因疫情導致的去產能現象仍在持續,產能在持續去化,以及凍品加速出庫,預計5月份或將真正開啟上漲通道。

【關注養雞達人,談天說地話養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養雞達人1997


生豬產能遲遲跟不上,豬價行情還會漲嗎?

自19年1月份以來,豬價持續上漲,截止昨日還有21個地區出現飄紅的情況,這種長時間大面積、大範圍的漲價趨勢本質上是因為供需不平衡所導致的,特別是供應緊缺、持續供不應求所以行情還在漲勢中。


近期的生豬產能遲遲跟不上,是因為18年的豬瘟疫情影響,特別是部分地區出現了豬瘟疫情,豬圈裡額的豬該死亡的死亡,該提前出欄的出欄,導致生豬的存欄量急劇下降(母豬和肥豬存欄量同比下滑10%以上)。由於生豬達到肥豬的出欄規模,需要一定的時間性把握,所以現階段肥豬供應不是一路順風的,價格遲遲居高不下。

從小外豬到肥豬出欄需要的生長週期為170天以上,而為了減少生長週期不少養殖戶從市場上購買15-20公斤的仔豬,這樣能最大限度減少出欄的時間,預測至少也需要140天以上的時間。從2、3這兩個月份的養殖積極性來看,不少養殖戶選擇此時入欄仔豬擴大了規模,根據計算這一茬仔豬的出欄時間在7月份以後,這滋味著4-6月底這期間生豬的產能如同所說的:遲遲跟不上的情況。



編者的養豬親戚,豬欄里正常年份規模是200頭左右,一般每月能出欄40-50頭。現如今豬欄裡有規模100頭左右(其中仔豬80頭,100斤左右的肥豬就20多頭),即使生豬價格高,每月是無豬可賣。

另一方面,生豬行情的週期性變化規律。一個完整的的豬價上漲下跌週期在3-4年的時間,上一輪的豬價上漲行情是在15年開啟的,16年達到了頂峰,整個上漲通道持續了20個月的時間。而這一輪上漲是從18年底開啟的,預測在整個19年年裡不需要考慮如何下調,所以說,這與肥豬的週期性波動規律息息相關。



所以就編者而言,生豬價格高是有理論依據的,沒有肥豬出欄,供應量遠遠跟不上需求量,所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後期不能解決供應問題,豬價還會繼續走高、上漲。


小希時間


目前看來,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約,豬價上漲空間仍有限,漲跌波動幅度都比較小,短期內應該會繼續以平穩運行為主,局部會伴有窄幅漲跌態勢!或許上半年全國外三元豬價平均仍處於7元~8元/斤,而下半年突破8元/斤應該會輕而易舉!

按理說,生豬產能跟不上,就會導致“人多肉少”,如果沒有其他方式獲取豬源,可能會讓屠宰場爭相提價採購生豬,導致誰價格高就賣給誰,自然豬肉和生豬價格大幅攀升!今天看到一則養豬戶觀點,由於目前節前育肥的肥豬大多都賣完,很多中小養豬場手中未來一個月內已處於無肥豬可賣,使得屠宰企業收豬難上加難,後期可能會通過主動上調豬價爭奪豬源!



從目前看來,受疫情持續以及政策性消息影響,今年生豬產能短期內是恢復不了的,畢竟今年可繁育母豬存欄量大幅下滑,全國母豬從去年3月份的4141萬頭降至今年3月份的3271萬頭,降幅大概為21%,其中吉林、遼寧、河南和江蘇四省降幅高達40%,緊隨其後的地區便是黑龍江34%,安徽、山西、內蒙和福建則降幅30%左右,除了華南和西南地區去產能不明顯外,將大幅下滑!

另據統計局數據,我國生豬存欄量已從去年3月份4.1億頭降至今年4月初的3.3億頭,一年內差不多減少了8000萬頭,再加上目前很多養殖戶已人人自危、談瘟色變,因而後期生豬存欄量應該還會下滑,一旦屠宰場庫存的凍豬肉出貨殆盡,那麼接下來勢必根據市場需求量提高生豬收購量。



當屠宰場上調收豬價格爭奪到豬源後,就會相應提高豬肉價格,如果豬肉價獲得消費者認可,並有足夠市場需求支撐,那麼也會帶動後續屠宰企業採購積極性,並繼續上調豬價加緊爭奪豬源!反之,若是消費者購買高價豬肉不旺盛,自然會讓屠宰企業下調豬肉價格,並打擊收豬積極性,進而降低了收豬量,這時養豬戶即便豬價堅挺再高,可能因為“有價無市”,也最終下調出售!所以說,雖然現在生豬產能下滑嚴重,但未來豬價還是受市場供需關係和市場多樣化等因素影響!畢竟豬肉貴了,消費者可以選擇吃雞肉、牛肉或羊肉等肉製品!



例如近期東北地區出現了豬價上漲,但在今天豬價行情中,黑龍江和吉林地區因受生豬產品銷售不佳影響,導致一些屠宰企業又開始壓低豬價,其中黑龍江出現了明顯下跌,降幅為0.1元/公斤,而吉林則豬價止漲平穩!

總得來說,在目前消費市場多元化發展下,雖然豬價上漲是大勢所趨,但也不要太過盲目樂觀,切莫大量跟風投入。一方面目前疫情影響仍在持續,養殖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後期市場行情受政策性消息影響或仍主動豬價變化,另一方面,現在豬肉消費低迷,下半年豬肉需求能恢復幾成還尚且未知,需根據後續消費走勢持續預判。因此,現在只能說上半年一切順順利利的話,養殖戶下半年賣豬賺錢應該是沒問題的!


龍百曉生


估計下半年的豬價還會漲,因為前段時間的非洲豬瘟導致好多生豬的死亡,好多養殖戶養的生豬大面積的死亡。而且養豬是個週期性的,豬死完了,新養殖的不可能這麼快上市,導致市場上的生豬很短缺,價格自然就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