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996和現在小學生的天天加班做作業、趕補習班,本質上一樣嗎?

小跳豆他爸爸


要說成人996工作模式和小學生的天天加班寫作業,趕補習班本質上一樣嗎?其實是一樣的,都是付出勞動。只不過是腦力和體力勞動所佔比例不同而已。


本質都是勞動或工作,但是腦體勞動所佔比例不同。

再細想,這道問題並不容易回答,因為成人996式的工作模式到底腦力勞動比例大還是體力勞動比例大呢?不一而足,因為從事的工種不一樣,沒辦法籠統去統計這個比例。但是小學生天天寫課外作業或去趕補習班,還是腦力勞動所佔比例要大一些。

<strong>很少有人把小學生寫課外作業當成是腦力勞動對待,只是硬性任務。

經常聽一些家長在網上發洩不滿情緒,工作一天了,回家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一弄就十點多,有時甚至更晚,我們不辛苦?確實辛苦,我想沒有人否定這一事實。但是如果家長把輔導孩子當成是體力勞動的話,你往往是不願意動腦子思考問題的,比如,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儘可能寫作業用時較少,既而解放孩子們的課外生活,讓孩子們獲得屬於他們的自由。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道理就是講工作與管理模式的角色扮演。

很多成人996工作模式,其實是企業或公司管理層變相對員工休息權的剝奪,而大家都普遍缺乏維權意識,一個人默默忍受了,兩個人默默接受了,直到所有人都習慣於遵從了,結果就搞成勞力者治於人(甘願被管理),而管理者就只需動動腦子想想招,再動動嘴,公司工作模式就成型了,交由下面去落實了。

小學生寫課外作業或趕補習班像極了996一族,都是被迫性質。

不管是成人上班還是小學生寫作業,都屬於工作性質,只是很多人把孩子寫作業並不看成是工作,而是任務。成人996工作模式,是沒得選擇,因為選擇了那樣的工作,因為沒辦法去改變這種工作模式,這就是一種被迫的生存狀態,確實很辛苦。對小學生來講,寫課外作業或趕補習班又何嘗不是被迫性質呢?只是孩子們沒有辦法拒絕,否則,要挨父母或老師的責罰。

總之,怎樣獲得合理的休息權,這才是問題的本質所在。不管是成人996模式還是小學生寫課外作業或趕補習班,擁有管理權的人,才是改變這種模式責任人。然而現在很多企業或公司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不會充分重視員工的休息權,更不會管你身心健康否。而對於小學生來講,很多家長不像極了那些老闆嗎?


寒石冷月


我就奇怪,成人都要早晨八九點鐘才上班,一天只工作七八小時。為什麼就讓身心都沒發育起來的小孩子們,早晨七點半中學五點半就進校,放學又很遲,家庭作業過多,整天學習作業超十個小時甚至更多?這樣長期長時間學習作業聽課,成人都難以承受,為什麼讓弱小的孩子們承。這不該承擔的累?!小孩子包括青少年本該鍛鍊運動活動一下身體的時間,都被教育專橫侵佔了?這孩子們只要學知識就不要身體了?!身體是一切的載體,沒有了健康的體魄,其它一切都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中國的教育知道這個道理嗎?!!!


望星空154397213


這個問題提的好。成年人的工作,小學生的學習,看似很不搭邊的兩件事,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一、執行方法都是延長時間

996指的是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中午休息一個小時(甚至不到一個小時),一週工作六天,算下來每天工作十一小時,一週六天就是六十六小時,遠遠超過了勞動法規定的五天八小時,總計四十小時的工作時間,從某種程度上看是違法的。

小學生上課時間基本是早上八點,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個小時,可具體執行時就可能被靈活,比如農村校就會早上學晚放學,一般會總計多出一個小時左右。而小學生回家完成作業這件事,很多都處於作業多,重複作業多,導致做作業時間大大延長,再被家長加個餐,比如週末上輔導班(有的甚至周內也上兩三次),線上輔導課,無形中都延長了小學生的學習時間。

二、目標驅動都是先苦後甜

成年人的996普遍存在於互聯網行業,這和該行業標榜的公平創新似乎矛盾,但是老闆們也會有話說,我們今天的成績都是以前沒日沒夜奮鬥出來的,所以你為了掙錢多,為了養家,為了未來擁有美好生活,現在就必須努力奮鬥,所以996無可厚非。當然最近也有馬雲等網絡行業的大佬發聲不支持996,可是能改變現實嗎?因為各行業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因為大家都在拼,誰拼誰贏,誰不拼就被淘汰。

小學生上輔導班也是如此,我們常告訴孩子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常說的是“隔壁小明報了三個輔導班,你看成績多好,給咱孩子也報兩個吧!”“孩子,你現在不努力,以後就得要飯!”教育部一直在強調小學生在校時間,家庭作業量,以及每天的睡眠時間保證,可是學校和家長都能按要求做嗎?因為先違規者未受懲罰,因為大家都在上輔導班,你不上心虛啊!

三、民意調查都是很不情願

人人都想過好日子,那麼既然都能實現美好未來,大家應該都很樂意。可事實是,經過大量調查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成年人不想被延長勞動時間,想多陪陪家人,希望工資高點,但更希望工作高效而不是延時,希望高收入優越生活,但更願意家庭和睦身體健康。小學生不想做很多作業,不想節假日奔波於各個輔導班,想多玩玩,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想成為很有成就的人,但更願意過的快樂就好。

所以,無論何人,追求自由是第一位的。


紫木玉


成年人996和現在小學生的天天加班做作業、趕補習班,本質上一樣嗎?筆者認為,本質上是不一樣的。這幾天由於幾個互聯網大佬的參與,996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筆者看來,成年人選擇996,更多的是一種工作態度,一種責任擔當,一種理想的人生境界,和學生那種忙碌有本質上的區別。筆者70年代生人,95年工作,那個時候教師的待遇真心低。記得有一次高一班主任周老師喜笑顏開進教室,然後告訴我們他好開心😊,快退休了,國家幫教師漲工資了,300+元。筆者分配時第一個月工資加各種補貼好像520元。可那個時候工作量呢?是早上6:40前到校,晚上10點離校,一週工作6天,學生一週放半天。尤其年輕教師天天如此,小年輕談戀愛沒時間,晚自習結束匆忙見個面唄。那時候和現在比忙多啦,但不管是家長,學生還是社會都是大力提倡尊師重教,教師也是不遺餘力,極盡所能,現在想到那時候的學生還是很親切,覺得值。成年人的996很明顯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這種忙碌帶給他們滿足感和幸福感。


那麼,小學生天天忙著加班作業忙著上補習班,他們是自發的嗎?他們樂意嗎?做作業和上補習班佔據了他們太多的休息時間和娛樂時間,剝奪了他們和大自然親近的時間。筆者小學時回答家是沒有作業概念的,一放學就是幫著做家務。沒有家務,就負責放養家裡的一群鵝。那時,筆者總是趕著一群鵝到田裡吃雜草,自己坐在田埂上在落日晚風中讀點三海經之類的書。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滿滿的溫馨。如果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自己覺得想多花點時間再做點預複習工作,自己提出要上補習班,為了學習,吃多少苦也願意。達到那種境界時本質上才和成年人的996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學會了擔當,他們懂得了幸福要通過努力去獲得,他們更是選擇將來成為這個時代的奮鬥者!
筆者借今日頭條這個平臺,向我們這個社會里為了家庭,為了理想和為了責任選擇996的勞動者們致敬。也呼籲大家給將來的時代奮鬥者加油!未來屬於你們,小朋友們。加油哦!


Scarett


成年人的996和學生的上課,寫作業,上補習班,上各種興趣班有著本質的區別。成年人的996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相對來說是主動的。而學生的上課,寫作業,上補習班,上各種興趣班都是被動的,他們是在給家長和老師上課,學習,寫作業,辛苦程度遠大於996,時間上也遠遠超過996。

成年人的996主要都是在為公司,單位做事,雖然也有提高自己能力的因素。而學生的各種學習,做作業主要都是在給自己學,增加自己的競爭能力!

成年人的996是掙錢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報酬。而學生的上學,作業,補課都是要往外付費的,學的越多,付費越多。


阿明老師說教育


非要生拉硬拽的話做任何事情那麼它們彼此之間都是有聯繫的,但是說“本質”的話,我認為是不一樣的!

前者是為了掙錢、解決的是生存和發展問題(當然,也不排除是自己工作安排或者工作能力不足導致的加班),而小學生學習則是未來選擇怎樣的生活所必須經歷的,實際上無論是前者又或者是後者他們都有不去做的權利,但是之所以還是做了,那是因為在現階段他們(更多時候原因是來自於他們的家庭)沒有能力去拒絕。

我還是在外面上了一些輔導班,其中有兩個輔導班的老師就來自於BAT,有著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收入也確實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職業發展的需要,他們還是選擇辭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通過前期的付出和努力,給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回首過去,雖然也會感嘆工作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也說能有今天離不開過去的那些付出。

實際上他們離開了這些公司之後,每天過的生活何止是996!8-11-7都是正常的!但是這種感覺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一種打工的狀態,而後者則是創業。說白了給自己做事,再辛苦也不會覺得累。

同樣的,都是小學生,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些不願意學習或者是被動學習的孩子,但是你有見到過那些願意學習主動學習的孩子嗎?

別說什麼小學生學習累,往往說這話的大人們其內心真是的想法是——我不想學你們別都別學才好!

第一波這麼搞的家長們孩子們早就上了大學、高中、高職之類的,用這些後來者還有一些人繼承法了他們的“衣缽”,繼續鼓吹、販賣減負理論!我一點也瞧不起這種人。

這些人自己不想學習或者孩子沒有這個學習能力,但是又不甘心孩子被淘汰,所以就把其他人一起拉下水,鼓吹減負,減負!

在學習上,辛苦的只有兩類人——一類人不願意學卻必須去學的,一類是不會學被家長瞎指揮學的!那些真正能夠學的進去願意學習的孩子,他們會把學習當成是一種樂趣,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令他們開心興奮的東西,這些事情我相信是那些,整天抱怨孩子累的家長無論如何都體會不到的。

比辛苦,永遠都會有比你更辛苦的,大家說it行業的996辛苦,我的的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比這個還辛苦,每天8點上班,真正下班都是後半夜,很多時候吃飯都是在工作現場吃的,而且是不是就得熬個通宵。有時候還得教育熬。

再後來轉行做業務,每週大部分時間工作到後半夜是常態……

比辛苦沒有意思,沒有效率、沒有目標的純粹辛苦除了透支健康換來一些物質回報終究還是會面對生存、生活的壓力。

不要總是抱怨你現在付出的太多,而回報的太少,如果你有更好的選擇,你會去嗎?你一定會去的,問題是你有這些機會嗎?為什麼有些人可以選擇,而有些人沒法選擇呢?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有些人看到的僅僅是孩子們學習的辛苦,但是有些人看到卻是這是孩子們未來生活質量可能會更高一些的必經之路,儘管這些孩子有很多可能也會去過這種996生活。

最後我想說的是孩子們很多的負擔,尤其是小學生很多的學習壓力負擔,原本是不應該存在的,這些東西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人們的瞎搞。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同樣都是學習,有人為什麼可以享受其中,而有人只能被動接受呢?

到底是孩子的差異還是父母的差異?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這個問題從不同的層面來思考,本質有相同也有不同:

1、從目標的高級(精神)層面來理解,兩者都是為了實現未來的成就而做的自我提升

關於996的精神層面的正解:對於經歷過創業艱難期又最後成功的大佬們一般都會給出像馬雲那種超越物質獎勵層面的解釋。因為在整個創業過程中才最能看清人世間的很多事和人本身,所以大佬們給拼搏在路上的人畫的餅也不是所有沒同樣經歷的人能理解的,但這個餅的真實性確實是大佬們說的那樣的,不會因為人的講述而變得簡單容易。所以如果你真的想獲得某件事的成就,那必須要經歷大佬們所講的那些的一個認知和實踐的過程,只能說打工者永遠不清楚創業者的經歷和心理。

關於學生每天為了學業如此忙的正解:如果學生們自己想明白了學習對於自己的重要性,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比較好的未來,而通向未來的路上必須通過刻苦學習才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好,這種天天刻苦學習是自發行為的話,這二者本質上就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實現自己可能的成就而做的不懈努力,這種辛苦和付出是自願的認同的就都沒問題。

2、從目標的現實層面來考慮,兩者都存在大部分人被逼迫,小眾群體喜歡事情本身

996:成人的996更多的來自於生活的壓力,為了多賺點錢還房貸、養家不得不996,是一種被動屈從,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只有那麼一點點人是真的喜歡事情本身才996的。

小學生:大部分學生加班寫作業趕補習班也都是來自於父母的逼迫不得已為之的,同樣也只有那麼一點點學生是超級喜歡學習的。

3、從兩者的認知層面和自主性選擇權來看,二者本質又不同

996:成人已經具備了判斷的能力和自主選擇的權利,至於個體如何選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對於自己的學業和前途還沒有清晰地認知,監護權還在父母手裡,不能完全自主決定所有的選擇。


所以不論成人還是孩子,不論哪個年齡段,只要你想有所成就,想突破自己,想幹成某一件事,都會為其付出所有心甘情願,但如果不想覺得怎麼也是活沒差別一切都挺好,那也別管什麼具體的表現形式了,愛咋咋,隨性即可。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其實,不管成人的996還是小學生的做作業、趕補習班,都存在著主動和被動的差距。

但凡讀過一點書的人都知道鑿壁借光、懸樑刺股、聞雞起舞以及囊螢映雪的故事,古代人為了勤奮學習,真的可以說是什麼樣的極至都可以做到。

可是,現在人怕吃苦,尤其是現在的小孩子,自己吃不了一點點苦不算,稍稍吃點苦,父母就先為他們喊上了。年少的時候是最好的讀書時光,不可否認,至今記憶最為牢固的那些東西,都是在我初中和高中的時候記下的。那是一段多麼好的讀書時光啊。“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不是很多人的感慨嗎?

所以,要好好讀書,趁著年少的時候。龍應臺說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龍應臺的這句話,用更通俗的說法來說,結合我們的現狀,就是在你年少的時候好好讀書,你的將來就可以不必去被動地陷於996之中,你可以選擇朝九晚五加雙休,甚至每天時間都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安排來,而不是被動地去遵守公司的制度,不得不按時打卡按指紋或者是刷臉,遲到或者早退一分鐘都會扣錢,時間完全沒有自由。

讀書的時光很短暫,也很珍貴。為了將來不被動應對996,那麼,現在,趁著你青春年少好時光,好好讀書吧。

順便說說我自己,我每天上兩節課,如果學校要給我另外加課,那就另外計酬。但是,當我在家裡坐在電腦前,敲擊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它花了我多少時間,今天是不是週末,這樣做值不值得,因為,我樂意啊。有錢難買“樂意”二字!

這就是主動和被動的區別。我的學生也有關注我的頭條的,如果想要將來有個自由身,那麼,現在,加油吧!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加班是工作的一部分,補習是學習的一部分。正確看待加班,合理分配自己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很多時候該加班還得加班,但該休息一定要好好休息,,同樣學生補習也是一樣的。加班不一定有更更高的收入,補習也不一定能考更高的分數,加班一定會消耗自己的休息時間,補習也會消耗孩子的休息時間。所以合計安排加班,理性選擇補習,從這一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樣的。


心電837


說到點子上了,中國民生三大問題:上班族加班,學生補課,看不起病。相比這個,我們的經濟發展都是泡沫,不解決民生問題,GDP再高都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