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為什麼要到美國投資幾百億美元建廠?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郭臺銘本來就是一個野心過於膨脹的人,你看看他需要什麼?

這是郭臺銘在2015年接受《天下雜誌》訪問的回答



出口的臺商,還要給他獎勵,還要電商執照,還要互聯網執照



你看,還要外銷的臺商讓臺灣來查稅,“九成讓臺灣抽去”。

你臺灣憑什麼來抽稅?你算老幾?

內銷的還是要臺灣來查稅,還要“臺灣分六”

你臺灣人,到大陸來建廠,東西銷售到臺灣啊,結果你臺灣政府還跑過來查稅,還要分六成的稅收。你算老幾?


郭臺銘這個人我很不喜歡,一個企業主而已,你跑來摻和什麼政治?你說臺灣來查稅臺灣就能來查稅?有一大堆西方國家在大陸建廠,大眾公司,豐田公司,本田公司,雪鐵龍公司,福特公司等等等等,那什麼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哪一個不比你臺灣塊頭大?

就算今天特朗普這麼凶神惡煞的,你見過特朗普提出要求,說美國在中國建廠,九成稅收讓美國人抽走?

你臺灣就那麼了不起?比美國人還厲害?無非就是憑藉大陸給臺灣的優惠待遇,看在所謂的“兩岸同胞”的份上罷了,不過是一個代工廠而已。


蘋果又不是沒有試圖到美國建過廠,早在2013年,mac pro生產線就轉到美國了,每年產量還不如中國的一些淘寶組裝機廠,庫克說的很清楚,美國沒有那麼人才,沒有模具師父,美國人已經幾十年不幹這一行了,特朗普叫的那麼起勁,也沒見蘋果繼續把生產線回調。


郭臺銘計劃是去威斯康辛州開廠,還是故技重施,要求威斯康辛州給各式各樣的優惠,從基礎建設到稅費優惠,富士康獲得了40億美元的補貼,結果原先和郭臺銘合作的共和黨州長下臺了,現在上來的是一個民主黨的州長,隔三差五的敲打郭臺銘。



看看這些美國的新聞,說“富士康在威斯康辛的工廠是個鬼城”


根據美國新聞報道,2017年的時候,富士康計劃在威斯康辛州建造一個2000萬平方英尺的地區,在芝加哥和密爾沃基之間,承諾僱傭13000人,但是該公司在在2018年一共才找了178名員工,建築物基本上處於空置狀態。

最初計劃是10.5的設備用來製造電視屏幕,後來又被降級到6代。


在1月30日以後,富士康又被迫對路透社承認,不打算建立一個工廠,而是構建一個研究和開發的基地,結果第二天特朗普給富士康打電話,富士康又改口。


為什麼知道麼?因為根本沒有美國人願意來,富士康以為美國的人力資源充沛,他想拿到補貼就必須僱傭那麼多人,結果到現在僱傭人數依然不能達標,去年富士康發瘋了一樣給全美的華人工程師寫信,要求華人工程師來威斯康辛州,結果華人工程師壓根不願意去,為什麼現在搞成了只有178名員工?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庫克早就說過,美國沒有那麼多模具工程師,沒有就是沒有,富士康一度還想從國內調一批工程師過去,結果被美國媒體發現,大肆批判,這才縮了手。


大陸對富士康太好了,好到郭臺銘真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了。


李建秋的世界


這個新聞有點早,但還是先了解前因後果。去年鴻海(富士康母公司)考慮在美國威斯康星州設廠生產,郭臺銘大手筆預投入100億美金,按照當時的協議來看,郭臺銘的這個廠商預計將在美國創造3000個高薪的就業機會,而三年內預計將達到約13000個工作機會。所以這樣的規模也讓當初爭取富士康去美國的州很多。而郭臺銘在美國建工廠的主要業務是電視跟電子產品的面板,而特朗普也對鴻海集團投資美國表示感謝。

談完事情的情況,再來看看富士康為何要在美國投資?

首先那就是富士康想在美國穩住腳跟,因為特朗普多次強調,讓海外企業回美國本土建廠,甚至讓蘋果將生產線搬回美國。而富士康又作為蘋果的第一個代工廠,所以現在郭臺銘現在做的就是妥協與試水。先去美國佔個坑試水下,好就循序漸進,差就破產轉移,這對於如此體量的代工廠而言不會有什麼傷筋動骨的傷害,反而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一片新天地。

其次,是成本問題。畢竟在當前,富士康的人力成本逐年增加,所以現在郭臺銘考慮去美國建廠,雖然美國人力成本很高,但是郭臺銘想通過機器方式來逐漸代替人力。此外富士康在美國投資建廠具有靠近上游產業鏈和美國市場,尤其是蘋果根據地,在美國可以幫助富士康降低原材料、耗材和生產設備採購成本的可能性,以及美國相對廉價的工業用電。

再者,就是拼產能。其實郭臺銘在美國投資的業務是電視跟電子產品的面板,這個業務屬於長週期、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而富士康的技術來源於日本夏普,所以這種情況下富士康想通過美國市場,輻射歐洲市場來搶佔市場份額,與韓國三星、LG,中國京東方、華星光電等拼產能與客戶資源。

但是富士康同樣面臨一個問題成敗問題。因為在美國人力成本著實太高,高到什麼程度了,是中國的5-8倍,更重要的是不像國內的工人一樣能拼與敬業。美國工人一般都是到點下班,不加班。如果有急單,自求多福吧。

所以,富士康投資美國我們不必下定論,此前馬雲也說要投資美國300億,所以這裡涉及到很多博弈。況且郭臺銘還是一個極其精明的商人,目前只是想與美國政府搞好關係另外到最後,實際的投資額度以及創造的就業機會仍會是很大的未知數。


科技之窗


富士康對美國建廠投資是一個大家廣泛討論的話題,因為該事件被特朗普親自過問,就更加吸引人們的眼球。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和富士康集團主席郭臺銘宣佈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廠,為了向全世界展示美國振興工業的決心,特朗普親自出席了儀式。\r

郭臺銘說,美國富士康的建設項目不會改變,但在找工作方面存在問題,造成了延誤。我們知道,郭泰明在美國簽署了一個工廠建設項目,這有助於減少威斯康星州在富士康的950萬美元稅收,到2018年可以提供260個職位,到2032年,在13000個工作崗位中創造了41億美元。有的還不錯,但一年後,富士康只招收了170人,這使他肯定能獲得美國的利益,使E國泰明在出身時,就意識到了這一事實,行動的緩慢步伐是可以理解的。\r

為什麼郭臺銘投資美國是因為它很難招募。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點。首先,我國勞動力的回報不如往年好,合理的做法是更多地轉移到不同的領域,印度和美國的工廠建設沒有矛盾,我們可以從勞動力市場和生產各種手機廠家。近年來,許多國家的手機制造商來到印度,搶佔市場,進行建設。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富士康作為總成生產商,也不會不及時採取行動。另一方面,扶桑在美國的工廠建設,並不是一個妨礙計數聲譽的障礙,而是一個長期發展的問題。\r

富士康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郭泰明表示,未來國外富士康將重點發展科技和人工智能,主要數據和網絡文字。這就是為什麼,儘管它沒有投資於硅谷的發展,但有機會進入美國是很重要的,並受到特朗普的歡迎。因為它更有利於富士康吸收人才和先進技術,學習西方的管理方法來進入美國。\r

富士康在科技領域的承諾是眾所周知的。未來的市場競爭將由科學技術主導,這是一家沒有自己的科學技術核心的公司,將受到懲罰,並受到競爭對手的攻擊。我們希望未來能成為我們科技企業的一個更加富士康的典範。





順手點金


不管是聽話還是不聽特朗普號召的個人富豪和跨國公司都要出份子錢來幫特朗普在下任期結束之前湊夠20多萬億美元來還清國債這是特朗普設想,但能不能辦到就拭目以待。


東海艦隊41


富士康看中了芯片市場、前景廣闊!


源代碼70417461


建廠背後的事才是關鍵,這是戰略投資,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才無德不可用


那肯定是那邊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