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電影宇宙的猜想,觀影體驗優劣大評比,為何有人認為DC慢人一步?

盧廣奎


我是維賽迪,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顯然需要好好分析一下。


DC擁有比漫威更好的建立電影宇宙條件


要建立一個電影宇宙,需要什麼條件?


  • 首先,是龐大的資金,畢竟超級英雄電影的製作都是很需要錢的。

在這方面,DC因為早在1969年就已經被好萊塢六大之一的華納兄弟所收購,而且華納兄弟對旗下的電影向來都是很捨得砸錢的,因此在資金方面其實完全不是問題所在。

而漫威因為背後沒有金主支持,所以在90年代的時候甚至不得不靠販賣旗下英雄版權來維持生活,在2009年被迪士尼收購,也完全是因為08年的《鋼鐵俠》跟《無敵浩克》已經開啟了漫威宇宙,讓迪士尼看到價值所在所以才促使自己找到了金主。


  • 龐大的原作故事支撐

漫威與DC同樣具有80多年的歷史,在漫畫底蘊方面兩者是不相上下的,甚至DC還可以說略勝一籌,畢竟在五十年代拯救了美漫市場的超級英雄是DC旗下的閃電俠。


DC因為很早就被華納收購,背後有金主支持,雖然也曾經在經營不善的時候有過販賣旗下英雄版權的想法,但最後都作罷。


因此,DC旗下的英雄版權全是集中在手上的,甚至還會進行兼併,比如原本是福西特公司旗下的沙贊,就被DC買了下來。

而漫威的話,上面已經說過,旗下的英雄版權四散,這個問題其實遺留到今天都仍然沒有徹底解決,比如浩克系列角色的版權仍在環球影業,蜘蛛俠系列角色的版權還在索尼手上。


  • 英雄知名度

DC的英雄擁有比漫威更高的人氣度,在漫威宇宙建立起來之前,超人與蝙蝠俠在全球的知名度不是漫威任何一個英雄可比的,唯一能跟這兩者抗衡的蜘蛛俠版權又不在手中。

在那個年代,美國隊長、鋼鐵俠這些英雄只是在北美地區有點人氣,在全球範圍內是遠遠比不上DC英雄的。

英雄知名度高,對於建立電影宇宙當然是有利無弊的事情。



所以現在可以確認一點,DC跟漫威,兩者建立電影宇宙的難度完全不同,如果說漫威是地獄難度,那DC頂多是普通難度。


40年的時間,卻被漫威捷足先登?


DC1969年被華納兄弟收購,漫威2009年被迪士尼收購,中間差距足足40年。


換句話說,有了金主支持後的DC其實已經擁有建立電影宇宙的能力,但DC沒有這個想法,華納兄弟也沒有這個念頭。


那段時間,華納拍攝了超人與蝙蝠俠的個人系列電影,雖然大獲成功,但那是屬於獨立世界觀的作品。

即使考慮到上個世紀電影工業體系的不成熟,但進入到21世紀之後,DC仍然有8年的時間率先建立電影宇宙。


在這種情況之下,卻仍然被漫威率先搶到了這塊蛋糕,使得自己非常被動,這其實不僅僅可以說是慢了一步,說慢了一百步都不為過。

但需要知道的是,電影宇宙這種模式的確是漫威率先開創的,在《鋼鐵俠》《無敵浩克》之前,好萊塢六大都不知道原來除了系列電影外還能這麼玩。


而且,在2011年之前,其實華納兄弟旗下的當家一哥是《哈利·波特》系列。

所以,在漫威建立電影宇宙之後,其實華納兄弟已經迅速作出了反應,在2011年投資了2億美元推出《綠燈俠》這部電影,希望能開啟DC宇宙。


結果.....這部電影撲街了,而且屬於票房口碑全部崩潰的那一類。

但華納兄弟沒有放棄,又迅速在2013年找來扎克·施耐德,讓他拍攝《超人:鋼鐵之軀》作為開啟DC宇宙的篇章的首部曲,雖然這部電影的票房口碑都不是很高,但總算是成功建立起電影宇宙了。


漫威在瘋狂搶佔市場的時候,DC在....?

2013年的時候,正值漫威宇宙開始第二階段,而DC宇宙雖然才剛剛開始,但其實也只是慢了一個階段而已,差距說不上很大的。


但在接下來的幾年,卻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情況。


2013~2015這3年,漫威每年至少推出2部電影,使用片海攻勢來鞏固品牌。

而DC在2013年的《鋼鐵之軀》之後,直到2016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之前,沒有任何一部電影上映。


《鋼鐵之軀》是2013年6月上映的,而《蝙蝠俠大戰超人》是2016年3月上映的,換句話說足足2年又9個月,DC沒有任何一部電影上映。


而這段時間,漫威第二階段都結束了。


如果說是在蓄大招的話,其實還算過得去,然而製作了差不多3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出來的時候,票房跟口碑完全崩潰,直接給整個DC宇宙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要知道同一時間,漫威已經進行到第三階段了,而DC宇宙才推出第二部電影?而且還爛了?


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漫威第一階段是2008年-2012年,一共4年時間,推出了6部電影,DC宇宙第一階段2013年-2017年,也是4年時間,推出5部電影。


時間一樣,電影數量少一部其實沒什麼關係,但問題是這5部電影裡面有諸如《自殺小隊》這種支線性質的電影,這實際上是非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

漫威也沒有在第一階段就拍攝《銀河護衛隊》或者《蟻人》吧?


只能說,是規劃的問題。


種種操作,使得DC宇宙遠遠落後於漫威。


總的來說,早期因為華納兄弟的決策,使得DC宇宙遲遲未有建立,在漫威宇宙建立之後華納兄弟迅速反應過來急起直追,但之後在規劃方面出了問題,導致DC宇宙的進度遠遠落後於漫威宇宙。


維賽迪


這個也不能說慢了漫威一步,雖然本人是漫威迷,但是同樣的,也很喜歡DC,兩家的漫畫都很不錯,裡面的超級英雄種類繁多,有大批粉絲的英雄也不在少數,但為什麼有人認為DC總是慢漫威一步,我認為,應該是指電影了!在漫畫改編電影上,漫威確實沒有漫威取得的成績好,但我認為,票房只是衡量一部電影好壞之一,不能全部已票房來作衡量標準。



DC電影呈現一強多弱的情況,超人實力太強,其他超級英雄實力削弱很多。

DC電影發展的現在,在電影宇宙方面,確實發展得不盡人意,整個DC的超級英雄,呈現一種一強多弱的形態,整個DC的超級英雄以超人為主,其他英雄為輔,在超人強大的英雄光環下,其他的英雄顯得存在感不是那麼強,在DC的《正義聯盟》中,神奇女俠,海王,閃電俠,蝙蝠俠,感覺就是在打醬油,超人一出手,大反派直接跪,簡直就是一個王者帶四個青銅打白銀局,簡單虐菜,而之前神奇女俠四人面對大反派又無能為力。



這個就有點過分強調超人的存在感了!在漫畫中,這四人的實力雖然不如超人,但是也不至於這麼弱,所以,很多人都說,DC在超人這個角色上是死磕到底了!主題也以超人為主,雖然超人是一個很成功的角色,在人氣方面可以橫掃很多超級英雄,但DC應該多方面發展其他英雄,擺脫DC以一個超人撐場面的話題,目前,剛剛上映不久的《海王》是一個不錯改變。

漫威是多強並列,並且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漫威就不一樣,漫威的超級英雄是多強並列,每個英雄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已某個英雄為主,在領袖方面,能夠作為領袖的,實力不一定是最強的,所以漫威在人設上滿足了很多人的需求,所以,在電影上,漫威的超級英雄比較受歡迎,節奏明快,主線故事清晰,挖的坑讓觀眾自願往裡面跳,特效畫面也不像DC那樣呈現黑暗畫面。



所以我認為,兩家電影不說誰好誰壞,只是大家在喜好方式是不一樣,而DC除了超人,沒有很吸引人的超級英雄,而漫威這邊就很多,但DC的電影也不差,如《守望者》《黑暗騎士》《V字仇殺隊》,都是很不錯的電影,而且現在DC也在嘗試改編電影風格,之前上映的《海王》,還有即將上映的《雷霆沙贊》,都是在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