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科創板申請受理企業回覆上交所問詢 財務、核心技術成問詢重點

今日(4月23日)晚間,上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3家科創板上市受理企業晶晨半導體、微芯生物、睿創微納已回覆上交所問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上述三家企業申請被受理、被問詢以及對問詢的回覆情況時注意到,上交所的問詢和相關公司及機構的回應都非常迅速。

受理5天后即已問詢,問詢10天后即已回覆

不論是上交所還是發行人、中介機構,其工作效率都相當高。

以睿創微納為例,公司申請於3月22日獲受理,僅間隔5個工作日,申報狀態就變更為已問詢,上交所問詢速度相當快。據悉,為做好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工作,上交所從內部業務部門抽調相關專業人員,承擔審核工作。而發行人亦不敢懈怠,如微芯生物4月9日申報狀態變更為已問詢,僅間隔10個工作日,企業和中介機構、法務、會計機構就交出了3份共327頁的回覆函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查閱晶晨半導體相關回覆函件時發現,函件一共回覆了6大類53個問題,涉及財務會計信息與管理層分析,股權架構、董監高等基本情況,發行人核心技術,發行人業務,公司治理與獨立性,其他事項等,內容非常詳細。而微芯生物和睿創微納相關回覆函件則分別包括7大類41個問題和6大類58個問題。

記者梳理3家公司回覆函件發現,上交所最關注的是財務會計信息與管理層信息這一大類問題,不僅會針對企業毛利率、研發費用等具體數字發問,也會問詢關聯財務數據之間不合理變動的原因,甚至包括“某項軟件計入在建工程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等細節性問題。

其次,由於科創板企業主營業務普遍技術含量較高,涉及相關技術也較為複雜,因此發行人業務與發行人核心技術同樣是問詢的重點。

此外,對於股權架構和董監高相關信息披露不夠清晰的企業,上交所亦重點詢問了相關細節,其中與投資人的對賭協議和員工持股平臺是其關注的焦點。

上交所就相關情況答記者問稱,首輪問詢遵循“全面問詢、突出重點、合理懷疑、壓實責任”的原則。目前,披露的科創板申報企業招股說明書存在五點突出共性問題,即對科技創新相關事項披露不夠充分、企業業務模式披露不夠清晰、企業生產經營和技術風險揭示不夠到位、信息披露語言表達不夠友好、文件格式和內容安排不夠規範。

上交所:將根據回覆質量展開後續問詢

科創板嚴把信息披露質量關的精神也體現在上述三家企業的問詢回函中。如上交所對微芯生物問詢回函中的問題3,相關事項涉及2001年微芯有限設立時,博奧生物以生物芯片專有技術的獨佔使用權出資之後的一系列運作。上交所就博奧生物的具體出資情況等細節提出了10個小問題,這10個小問題皆包括在問題3內。

除了問詢相關問題外,上交所還要求發行人補充相關信息披露數據,並要求發行人刪除一些不符合相關規定的表述。如上交所對睿創微納問詢函件中的問題49:請發行人根據《準則》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刪除風險因素中的風險對策、發行人競爭優勢等類似表述。

今日首批3家公司回覆問詢後,上交所表示,下一階段將集中力量審核已問詢企業的首輪問詢回覆,根據回覆的質量情況開展第二輪甚至多輪問詢,問詢回覆情況將向市場公開。而對正在準備回覆的相關各方,上交所著重提出如下三點要求:一是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要按照要求予以針對性回覆;二是中介機構要切實核查到位;三是行業信息披露需要進一步強化。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