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悟道隨筆

登“山”悟道隨筆

小梅沙海濱棧道

登山悟道,悟的是哪門子道?或許有人會問,就爬個山也能悟出道來?存在這種懷疑,我倒是覺得很正常的,每個出行的人目的都不一樣,有的人只是鍛鍊一下身體,增強體質;有的人因爬山而爬山,沒有什麼,有的人則帶著很強目的性去爬山,知道得與失,懂得如何在山中逢凶化吉,遇到危險的時候如何去處理,而不是一張白紙。我出行得安排休息,說實在的要浪費一天的時間,沒有什麼事真不願意出門去,坐在診室,嘆著空調,不用風吹日曬雨淋,也不用受肢體勞碌之苦,看看病,下班就享受生活去。長年累月如此,也會很無聊的,一來是體質下降,為自己埋下積疾勞傷;二是辦公室的空調病可能會上身來,寒氣閉住毛孔,隨時可能有毛病發生;三是頸腰椎疾病,坐久了,氣血運行不暢,肌肉勞損在所難免,慢性疾病隨時會上門拜訪。……想到這,走出門口去,應該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了,也不會覺得肢體之苦了。

登“山”悟道隨筆

香港鳳凰山

對我來說,"山"是書山,醫學這門自然科學,是一輩子也學不透的東西,在臨床上,有好多疾病是沒有成方可用的,就說一個簡單的例子,肛裂好治嗎?有的專家說,太簡單了,泡泡藥就好了,不用一週的時間就可以。呵呵!可能是我的經驗不足吧,94年夏天去痔瘻專科學進修了一段時間,也算見識了,在臨床上治療了好多病例,也算是有點經驗,可遇到這一例小夥子,24歲,患肛裂3個多月,在醫院專科治療無效經朋友介紹而來求治。這三個月來,天天泡藥,塗藥,療效不太明顯,晨起時有分泌物流出,十分憔悴,以至於考研也沒心思。給予中藥服用及坐浴一週後,分泌物稍減少,雖然醫院診斷是肛裂,但我懷疑,會不會是肛漏呢?肛漏時,肛周有漏口直通直腸內才會有分泌物流出,一般肛裂傷口是不會有流分泌物的。所以,就加大的治瘡的中藥,坐浴外用與內服並用。另外,這孩子喜歡熬夜,凌晨三四點才休息,這會導致氣血虧虛而影響傷口的癒合。這習慣要改變就要說服孩子早點休息,培本固元,養氣血,促進傷口的癒合。這就是心理疏導與健康教育。假如沒有經驗的話,你能說服一位研究生來聽你的話,照你的說的去執行嗎?

登“山”悟道隨筆

馬纓丹,也叫臭草、五色梅

山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戶外的山。這是體力活,沒有走過山路,不知山路的艱辛,也不知道山路風光,以其在山中的樂趣。我們就說認草藥這樂趣,俗話說,"你認識就是個寶,不認識就是根草"。古人說"百聞不如一見"。雖然在書中記載的東西很熟悉,可一見到草本植物就傻了,認不出來。有一年去峨眉山認草藥,見到黃連竟然認不出來,土黃柏、天南星倒是容易。前年去馬巒山,找了雙面針,讓我高興了好幾天。

登“山”悟道隨筆

小梅沙海濱棧道

記得小時候自己得了皮膚溼疹,吃了好多西藥也沒好。我奶奶說,去找點"臭草"來煮水洗澡幾天就好,果然如此。"臭草"是什麼,是馬纓丹。馬纓丹有什麼作用?根、葉、花均可作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散解止痛、祛風止癢之功效。能治感冒高熱、久熱不退、痢疾、肺結核、哮喘性支氣管擴張、高血壓等病症。莖葉煎湯洗治溼疹、疥瘡、毒瘡、皮炎、皮膚搔癢、癰腫,搗爛敷患處能治跌打筋傷。

登“山”悟道隨筆

馬纓丹,也叫五色梅

但要注意的是:該品有毒,內服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的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登“山”悟道隨筆

馬纓丹

認識一味草藥,也如認識一名大將一員,隨時聽候調遣!草藥之所以能治病,一是吸食天氣,風寒雨露,二是吸食五味,與人一樣,都是採食天氣,吃地之五味,有所偏頗就能調理。這其中的道理與中醫的理念是一樣的。

登“山”悟道隨筆

雙面針

登“山”悟道隨筆

山,登的已經不再是山了,而是藥圃!是供人學習的園地!也是養生之所。你出行野外,必有一番收穫的。糊亂寫了一通,不知所云,也到下班時間點了,就這樣擱筆吧!有時間再閒聊!

登“山”悟道隨筆

蜥蜴也是變色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