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吃魚,陰陽五行,中醫

寧波人說“正月雪裡梅,二月桃花鯔,三月鯧魚熬蒜心,四月鰳魚勿刨鱗”,的確,海邊人常說“三鯧四鰳”,農曆三月鯧魚的味道最是鮮美,到了四月,則是吃鰳魚的好時候。

我國食用鰳魚的歷史由來已久,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之墓中4次發現鰳魚骨,廢坑中又有成堆的鱗片,這說明鰳魚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成為主要的經濟魚種,也說明鰳魚至今至少有5000多年的捕撈歷史了。

元王元恭《至正四明續志》(四明即寧波)記載:“鰳魚,似箭魚而小,身薄,細骨滿肋,夏初多出。”

清《閩縣鄉土志》記載:“鰳魚:與鰣魚相似。味清而多刺,巨口而鱗粗。”

鰳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體型和鰣魚差不多,鮮味也能和鰣魚媲美。鰳魚的做法有很多,小編為大家介紹比較常見的幾種。

三抱鰳魚

4月吃魚,陰陽五行,中醫



三抱鰳魚,是舟山的一道名菜。用鹽醃製的方法,我們舟山稱為“抱鹽”。過去冷凍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新鮮鰳魚很難保鮮遠銷,只有通過鹽醃製才能讓魚保存得更久。

做法:1、取新鮮鰳魚,用魚重10%的鹽醃漬,其中一半鹽通過鰓部塞入魚腹,一半鹽抱於魚體。第一次抱鹽的鰳魚即成鹹鰳魚,也可直接上市銷售。

2、取“頭抱鰳魚”,用竹籤由鰓蓋起經腹腔沿脊椎骨通出,使魚體內氣體排出。然後掀開鰓蓋,用竹籤往魚體內塞鹽,再在體表抱鹽,用鹽總量控制在魚重的30%左右。一個月後,魚體堅硬,鱗片閃光,魚滷清晰散發清香,這是“二抱鰳魚”。

3、取“二抱鰳魚”,再抱一次鹽,用鹽量為魚重的10%左右。上壓重石,不再翻動,三個月後即為“三抱鰳魚”成品。

4月吃魚,陰陽五行,中醫



醃出的“三抱鰳魚”又黴又香。而每次醃時魚身所滲滷(流出來的水分),叫“三抱滷”“鰳魚滷”,經滾煮後澄清,很鹹但很香,味鮮勝過醬油,可用來蘸食海蜇,以及蒸熟的芋頭、土豆,滿口生香,別有風味。

4月吃魚,陰陽五行,中醫


三抱鰳魚蒸蛋

梅乾菜燒鰳魚

4月吃魚,陰陽五行,中醫


這道舟山的家常菜,將梅乾菜的香味和新鮮鰳魚的鮮味融合在一起,鮮香無比,是舟山人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做法:1、先把黴乾菜在熱水中泡軟,再切成碎末;把新鮮鰳魚洗淨。

2、鍋下油,下蔥、姜、蒜煸香,下鰳魚稍煎,加入適量生抽、黃酒、白糖,放黴乾菜燒開,中火燜燒,待汁稠濃時出鍋即可。

雪菜燒鰳魚

4月吃魚,陰陽五行,中醫


任何新鮮的魚搭配雪菜,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美味。

做法:將鰳魚洗淨裝盤,加入雪菜和雪菜汁,再放上幾片薑片。然後上鍋蒸熟,去薑片,撒蔥花,即可。

雪菜燒鰳魚,魚肉鮮嫩,湯汁鮮美。鰳魚不僅味美,營養價值也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鉀、硒等。此外,鰳魚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大有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