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這下是不是遊戲鄙視鏈就形成閉環了?

國行NS正式公佈

隨著不久前傳言,騰訊將代理大陸版任天堂Switch的消息一出,便瞬間引發了圈內的對於國行NS本身的可能性和優劣勢的討論。

近日,任天堂發文官宣正式確認其將與騰訊合作,未來將在國內發行任天堂主機,同時,騰訊也發文確認了此事,不過關於發售日期和定價詳情雙方暫時都沒有給出。

自任天堂Switch上市已經過了3年,直到今年1月29日才開始支持中文系統語言,很多玩家不僅想問,整整3年時間,NS為何遲遲沒有入華?

比起友商索尼與微軟,任天堂的對華態度在若干年前還是非常的強硬,NDS時代的“鎖區”政策,讓港版NDS彷彿就跟“三等公民”一般。

到了3DS時代這個現象還在繼續,比起PSP與PSV上海量的中文遊戲,NDS與3DS上連支持繁體中文的遊戲都屈指可數。

很多人覺得任天堂瞧不起國內市場,但不少經歷過90年代末的玩家可能都明白,如今的種種或許都是因為是任天堂曾經在華受傷太深。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相關公告

坎坷入華路

事實上,任天堂其實同育碧一樣,屬於最早的一批入華的遊戲公司,這個時間早到什麼程度呢?來一張圖感受一下。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BB機還在流行的1990年

那是一個彩色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都還沒普及,BB機還是身份的象徵的缺乏物質生活的年代,很難想象此時的任天堂就已經正式進入了大陸市場。

Game Boy於1989年4月在日本問世,7月正式在北美首發,第二年就迅速進軍歐洲與中國市場了。

憑藉著相對低廉的價格、長時間的續航已經較好的材質與便攜性等掌機該有的優勢,擊敗了同期雅達利的Lynx和世嘉的Game Gear幾乎霸佔了90年代的掌機市場。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任天堂與當時的香港萬信達成合作,由萬信負責中國大陸的Game Boy掌機發行工作,國行版本的Game Boy採用簡體中文的包裝,內含中文說明書。

介於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初代的Game Boy以玩具的身份被引進,萬信還花了重金找了“四天王”之一的郭富城來做代言。

這個版本的行貨Game Boy會內置一張印有天王照片的年曆卡,然而就算是天王出馬,在那種吃都吃不飽的年代,談精神需求無疑等同於跟乞丐談藝術。

再加上當時社會階段國人們對於遊戲機這種東西的認知有限,首次進入大陸的Game Boy就這麼走上了一條坎坷之路。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天王也沒能拯救慘淡的銷量

香港萬信繼續作為香港與臺灣地區的任天堂後續硬件代理,而大陸這邊的代理權則轉移到了奧迪雙鑽手中,就是那個我們熟悉賣四驅車的“奧迪雙鑽,我的夥伴”。

奧迪雙鑽最初以仿製田宮模型旗下產品和自主設計了一部分四驅車產品而在青少年群體中有了一個良好二代口碑。

這或許就是任天堂選擇將後續機型Game Boy Pocket和Game Boy Color以及TOMY的精靈寶可夢玩具交給奧迪雙鑽代理的原因。

然而奧迪雙鑽花費大量的引進成本也給國行版本的GBP和GBC帶來了高昂的價格,比起同期從香港臺灣流入的水貨,價格上盡顯劣勢。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奧迪雙鑽版的Game Boy Pocket

因價格和渠道等多種原因,奧迪雙鑽代理的GBP的數量非常稀少,可以看到右上角498的價格,我記得同期的水貨大概是300多。

再加上當時特殊的中國市場,商鋪加價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500到600都是一個非常平常的價格,國行銷量慘淡幾乎是毫無懸念的。

在這之後,就是任天堂在華建立合資公司,我們熟悉的神遊科技了,也是任天堂首次在華投入技術、專利、軟件版權等無形資產,可見這次任天堂這次入華的野心。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神遊科技logo

2003已經是屬於NGC與PS2角逐的時代,大陸市場的PS2水貨保有量約在20萬臺,對此任天堂對於大陸市場採取的是“魔改”上一代的主機N64。

一方面是大陸市場對於任天堂主機的概念依然停留在FC階段,哦不,應該是“小霸王”才會,另一方面NGC原本高昂的價格也不適合在當時階段的大陸市場。

於是一款將主機與手柄合二為一的“神遊機”誕生了,為防止盜版現象,神遊機採用了一種寫入式半導體記憶卡的電子流通方式。

玩家無法自行下載或是在網上購買遊戲,而是必須要去神遊驛站或者把卡帶寄去神遊公司才能更換遊戲。

雖然神遊機比起其他當時的次時代主機只有不到500元的售價,卡帶僅僅只賣48元,但還是因為更換遊戲極度繁瑣,最終只賣出了兩萬臺。

為此,後續產品基於NGC開發的“神遊盒子”從此不了了之,不過在某個方面任天堂的“昏招”確實成功了,就是神遊機至今未被破解。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神遊機與驛站

盜版卡帶,一直是任天堂在大陸市場最困擾的問題,從萬信時代開始,盜版卡帶就以“價格低廉,內容豐富”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

然後作為官方代理的萬信,並沒有加上對於盜版卡帶的管制與維權,甚至只顧著硬件的銷量,連表面工作都不做一下,也是為什麼後來失去了大陸地區的代理權。

盜版卡帶做工劣質,印刷字樣模糊,遊戲中還是出現奇怪的翻譯,多種遊戲的合集還會造成存檔覆蓋的情況,無奈在那個年代價格優勢才是最大優勢。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盜版合集卡帶

盜版卡帶問題困擾了在大陸市場的任天堂多年,神遊科技後來推出的小神遊GBA、小神遊 SP以價格、後續服務和正版簡中游戲等優勢,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貨的問題。

神遊DS與神遊DSL更是有著有別於其他版本的NDS的不鎖區的優勢,無奈硬件上銷量不錯的成績對應著依然是卡帶銷量慘淡的成績。

2008年開始國內對於文化產業管控收緊,國行版Wii沒有成功上線,這也讓神遊為此元氣大傷,董事長顏維群推出神遊,神遊也從合資公司變為了任天堂的全資公司。

到了3DS時代,國內正式網購發達的時候,神遊版的3DS與日版、港版放在一起比就更沒有優勢,沒有自帶的商店,正版遊戲少的可憐。

而盜版燒錄卡依然是非常普遍的行為,擁有簡體中文系統的神遊3DS便淪為燒錄卡專用機,那些有著正版卡帶需求的玩家們依然會選擇日版3DS。

神遊3DS的徹底失敗,讓任天堂從此退出了中國市場,但對於大陸舊情不忘的任天堂依然有著重新迴歸的意思,而依然存在神遊就是證據,只不過它已是官方的本土化翻譯機構了。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神遊版3DS

結語

縱觀任天堂的遊戲機史,就會發現其實盜版與卡帶問題幾乎困擾著每一代任天堂主機,但任天堂至今依然固執的採用卡帶。

80年代FC在日本的成功,卻在90年被“小霸王”以“學習機”的形式在大陸成功複製,顯然“小霸王”比起任天堂更加懂當時的國人,“遊戲就是原罪,但學習卻是剛需”。

一臺臺披著誇張的鍵盤皮的FC被生產了出來,走進千家萬戶馬里奧的經典形象連現在的60後中國人都會知道。

“噢!採蘑菇!這個我玩過!”這是我聽過的最多的一句從大人口中說的話,所以,這一次“複製”一定程度上也對任天堂本身起到了推廣作用。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小霸王學習機

而不管是索尼的PSP、PSV還是任天堂的NDS、3DS和雙方的主機,都一定程度上在大陸遭遇到了破解問題。

當然我認為這是國內特殊環境正版意識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必經之路,而在如今玩家們與廠商和媒體多方面的努力之下,盜版問題已經明顯沒有曾經那麼猖獗。

這一次,比起神遊,任天堂找到了一個看似更加“靠譜”的夥伴——幾乎坐擁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網絡通訊和遊戲市場騰訊。

如今的中國市場逐漸趨向成熟,並且潛力巨大,想要吃下這塊蛋糕必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更是需要一個更加懂得國內市場的合作伙伴。

從玩家角度來看,國行如果有個相對平衡的定價,那麼三包服務將會是它的優勢,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不鎖區的情況下。

不過鎖區對於任天堂來說已經是歷史,並不符合目前的全球戰略,但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並不能保證不鎖區。

很多人覺得,國行NS很有可能會成為《王者榮耀》啟動器,但這不一定是壞事,任天堂的遊戲有著足夠的魅力等玩家去發現。

《王者榮耀》又坐擁瞭如此龐大的玩家群,國行NS內置《王者榮耀》其實是一種專門針對本土的推廣方式,目的其實與當年任天堂大力推行《腦鍛鍊》是一樣的。

不過,主機和掌機在中國的市場並不算大,佔主導的依然是PC遊戲和移動遊戲,對於任天堂來說,這次入華依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這次合作,我認為不僅僅是為了擴大NS的市場,任天堂同樣也是看中了中國巨大的移動遊戲市場。

與先前的“民間高手”與“世界一流”的調侃不同,本次的“強強聯手”或許真的可以在遊戲界掀起一陣波瀾。


國行NS正式公佈,悉數任天堂坎坷入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