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庸?是和稀泥嗎?

李應輝7700


“中庸”這個概念,在先秦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論語》中孔子說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在這裡中庸是作為一種道德觀念出現的,而且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讚揚,認為中庸是德之至,也就是道德的最高體現,而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很久了。

後世孔子的孫子子思作《中庸》,明確提出了這一概念:“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到宋代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更是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了這一觀念,但隨著時間的變化,後世對於中庸的思想也產生了一些誤解,簡單從字面意思理解認為中庸就是“中間”和“平庸”。實際上,中庸思想包含的內容很廣,一般說來,有以下幾層含義:

第一,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其具體的表現形式為中和的觀念,也就是《中庸》開篇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儒家在提出這一觀念的時候,有一個前提:即肯定人的情感,相信人性本善,這裡所說的是喜怒哀樂都是善良的喜怒哀樂,符合仁義禮智信的喜怒哀樂,這叫做“中”,是“天下之大本”,也就是指道德的根本——仁義禮智信。

實現這一道德根本的途徑就叫做“和”,因此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和”是實現仁義禮智信的道路,同時也是一種境界,通過種種認識,種種努力,種種教化,最終達到的境界。中庸思想的本來意義實際上是以中為體,以和為用,中和更加偏重於和,也表現了儒家思想的另一個特徵,強調實踐,李澤厚稱之為實踐理性。

第二,中庸指的是一種道德理想和行事準則。先秦典籍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國語卷第三•周語下•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景王想要鑄造一個很大的鐘,但是他的臣子就勸他說,過大的鐘的建造不僅會勞民傷財,而且對於制度和音樂來說也是一種損害,即“今王作鍾也,聽之弗及,比之不度,鐘聲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節,無益於樂,而鮮民財,將焉用之!”因此可以看出這裡所說的中庸實際上是凡是應該有度,超過了度就會損害其美,另外如《左傳》中的《季札觀樂》評詩時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都是這個意思。

第三,中庸同時也指“和而不同”,提倡中庸並不代表在處世中保持中間和平庸。

《國語.鄭語》中記載:(史伯)對曰:“……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把性質相同的東西聚在一起,不是“和”,而是同,性質不相同的東西對立統一起來才是和,只有承認多樣性才能夠共同生長和繁榮,人類世界也才會充滿生機。從這一點上中庸思想強調的是“和”而不是“同”,而現代人不懂中庸思想的會簡單把中庸思想理解為持一種同或者無所謂的態度,這實際上是將中庸思想庸俗化的表現。

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思想不是像字面意思那麼簡單,僅僅只“中間”和“平庸”,中庸思想是極具智慧的,對我們的生活也很有啟發,比如凡事不可過度,過猶不及,但這並不是說要限制我們思想和情感的表達,而是要讓思想和情感在一個有利於我們自身的限度中表達。而且中庸思想肯定不同的存在,並不是像庸俗理解的那樣,要讓我們泯滅掉自己的個性。中庸思想是儒家智慧的結晶,只有真正瞭解,我們才能夠學習到其中的精髓,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往文學作者:原樹)


一往文學


中庸絕對不是“和稀泥”。



什麼是“和稀泥”?無原則的調和、折中紛爭,就是和稀泥。季羨林先生無在他的《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這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關於話:

中國老百姓有一句俗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意思是看到了非法之事或非法之人,你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有看見。這是和稀泥、息事寧人的歪門邪道,不屬於中國老百姓崇高的倫理標準。然而奉行此話者卻大有人在。

中庸指的是用“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原則來處世。


易中天先生形象的概括中庸為八個字: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可見“和稀泥”與中庸之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中庸就是“和稀泥”呢?恐怕是把中庸的“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當成了折中主義而造成的誤解吧?

如果像季羨林先生所說看到了非法的事或非法的人,奉行中庸的人該怎樣解決?

那肯定應該是“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但拔刀時你只能制服犯罪分子,阻止犯罪行為,並不能以此而殺了違法之人。如果因此你也犯了法,這就是典型的過猶不及。

假如你並沒有制服犯罪分子的能力,你也不能聽之任之,選擇報警,才符合中庸之道。

假如犯罪分子是你的親朋好友,你也要“不偏不倚”,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怎麼出手就怎麼出手。這才是中庸。

可見,中庸不是平庸,不是庸庸無為。而是內心無比的強大,平和、淡然、冷靜、中正。不走極端,不唱高調,淡然處之,寵辱不驚。


中庸是儒家修養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中庸,並非一日的修煉。因此,即使修養多年的季羨林先生,也不由得感慨的說:

我是贊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根據眼前的社會風氣,我看還是不拔刀為好。有時候你拔刀相助那個人本身一看風頭不對,會對你反咬一口的。 ——季羨林

先生都如此困惑,我輩更難做到。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知道:中庸之道是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精華。把它等同於“和稀泥”是我們的無知。


煙花三月09


中庸真的是和稀泥嗎?

無論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守中,佛家的中道。

我們文化中儒釋道三家,皆講“中",可以見中如果是和稀泥,那我們的文化不就是和稀泥的文化了嗎?

我們的文化中,執中,守中是非常重要的特點。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之未發被稱為中,此時的狀態也就是清淨,寂靜,沒有煩惱,沒有喜怒哀樂。

這種狀態儒家就是聖人的境界,道家就是無為的狀態,佛家就是佛的境界。

中庸者中和也。

如果達到中和的狀態,那麼天地萬物各歸其位,萬物自然生長。

中庸是最適當的法則,也就是恰到好處,事事剛剛好,沒有極端。

《論語》先進篇第15章:“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孔子也提到過,過猶不及都不是中庸的狀態,中庸沒有過,也沒有不及,那個適當的位置,就是萬物皆按其所處的位置生長運轉。

中庸可以理解為,萬物皆適其位,當其位。

怎麼理解呢?

我們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人都知道的下雨來講,如果雨水太多,那不用講肯定洪澇水災,如果太少,那肯定是旱災。所以,雨水必須剛剛好,才能夠滋潤萬物,萬物才能正常的生長。

中庸包括天地萬物的至高準則,無所不包,事無鉅細,怎麼會是和稀泥呢?


止一,靜篤以此為記。

歡迎關注,馴服黑夜。

用戶58958619245


《中庸》:儒家的學問智慧奧秘甚深,及在這個時代的應用。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一育焉。

譯文: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當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動的時候,心是寂然不動的,所以沒有(太過與不及)的弊病,這就叫做(中)。當七情六慾感應外境而發了出來,都能做到沒有太過與不及,沒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節,這就叫做(和)。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萬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有修養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順道體合道用的中與和兩種境界,那麼天地都會安居正位,萬物也都可以順遂生長。]

簡單的有一個圖表示就是太極圖啊。

心處在無極的狀態,寂然不動。

用此寂照事物,就能主動把握對立的雙方。

普通人的思維都是坐於一邊,執事物為我,執法有實在。所以就有七情的極端。心裡產生大波動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啊?

心安住於寂然之狀態,這叫:等持,也叫三摩地。我們的心處在這種狀態就會開啟我們內在的妙德本有之光。

所以,、原文:誠者,自誠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我們可以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讓心處在寂然不同的狀態。但是我們的心每天妄想不斷。如果我們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是不是很難啊?

這就要有智慧的方法。

在這個地方,佛法,才有詳細的教法。

所以我們看到佛法到中國來,為什麼能夠立住腳跟?這就是說佛法裡面的智慧與儒家他們可以一脈貫通。

這也就是說儒家的思想看起來簡單,其實要達到至高的境界非常難。

但是,學到了佛法的智慧,就能迅速打開儒家之門的奧妙



現代人喜歡用批判性的思維。批判性思維有弊端,在思考認知萬物的時候不斷提升本性境界的智慧才是超級認知方法。 在中華文化中,才有超級的認知方法,西人的方法應該學,但不應忘記古老的的智慧方法。智慧之義,智,知下有日,意為知與識達無我狀態就能如麗日恩澤萬物;慧,簡擇為性,在思維過 程中,既能觀察客觀事物,又能觀照主客精神感受經驗認識,還能顯發本性清淨妙性妙德。這是超級認知法。西人的思維,屬於意識的層面,無法啟開人的妙德妙性,知識越多,還會妨礙本性,這就是常常看到西人那些大哲學家有嚴重心理問題,現代大學很多學生會產生極端心理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再說批判思維,這與中國人的傳統不相契,何,中國人從心裡認為,批判,就是判定有罪,就是捨棄,凡事一經批判,就永無翻身之日。所以,中國人喜歡用融合、中庸、中道來觀察事物,中,叩其事物的兩端竭其為中而行之。叩兩端,其中就會對事物的兩邊整體觀察,取其合理,融歸一源,包含兩邊全息而思之組合而後行之。這種中華的智慧方法,能進行兩邊的觀察思維,亦能整合兩邊歸源,而西人的批判性思維,是基於二元對立思維產生的分裂性思維,恐怕中國現代人學了,不但學不象,還會產生心理、社會問題。其實,這帶來的問題以往的實踐已經存在,只是沒有人來研究。


中國人的創新意識不強,是中庸造成的嗎 中,是中華的古老智慧學。 中庸,以太極圖表示,凡事都是陰陽相對,一切事物,一切系統莫不如此,人的思維也是如此,總是落在兩邊這種,這種相對性,就是太板圖中陰陽所要表達的。在這種相對之種,相對的雙方經過矛盾鬥爭、運化,就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個平衡的狀態,具有相對雙方的全部信息,故爾化出個穩態的全息的新的運化模式,在人的思維,經過矛盾的鬥爭、權衡就會做出一個新的判斷,這個判斷就是一種新的層次的運轉,在太極圖中,用無極圈來表示,由此可知,中庸其實人人都會,儒學只是經過了提煉來宣揚中庸之道,這個新的層次的出現,就是一種創新、創造。在佛法叫中道,比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就是實相中道之法,運用這個方法,能夠對自己的心識,深層的心理內容進行中道的觀照,讓無量的煩惱種子成為智慧,亦能夠對宇宙當中一切有情的生命進行中道的觀察,了知宇宙的實相。從上可知,無論是儒的中庸,還是佛法的中道,今天人們已經無法瞭解其真實之處,更加無法應用於現實。在佛家、儒家亦僅僅侷限於少數頂級之士才能運用,可以肯定說,會用這種中的智慧的人,一定是出類拔萃的。 在中華文明之中,有無數關於這種智慧的訓練方法,數千年一直在傳承,這在人類智慧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不過,至今還沒有人提出人類智慧史這一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西人沒有智慧的方法,是故西人無法成立分科學,我們自己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也不會運用西人的分科學來研究,所以中國有廣大的智慧方法及歷史,但沒有人研究,這明顯是個創新之處,那個賢人發心來主動宏揚。




這種儒家的中庸之道,是立足於究竟人的本質來進行的。可以與《大學》同參。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這本源本性與萬物萬象中和。用這種方法來觀察西方的文化, 是人與神不二之境。這樣我們可以來來把握東西放文化的同一個源頭。

是從西方人打開中國人的大門,我們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總是用西方的觀點來觀察中華的文化,這是一個自我矮化的過程,這也是一個不斷丟棄古老智慧的過程。所以到今天我們中國人已經太不瞭解古老智慧的奧妙。

我們今天的中國人不會運用古老的智慧來解決我們當下的現實的問題。

我們也不會用古老的文化來開啟我們自己本身的智慧之門。所以我們討論中華古老的文化都是變成學術性的研究。

如果我們運用古老的智慧來開啟我們本有的之光,我們有了智慧再來進行東西方文化的比較效果絕對不一樣。

我們現在進行的東西方文化的觀察,基察中國的古老智慧,所以我們到今天還沒法瞭解中華古老智慧的奧妙與西方文化不同之處。

西方的神學,西方人也已經瞭解到這是人內在的神性的外化。他們這樣的方法最後道出了人與神的對立。

但是中國的文化中,人與神不二。人內在的妙德完全可以把握,把握了自己內在的妙德,這個人就成為覺悟的人,可以稱為真人聖人、神人、佛、菩薩。這就是說神聖佛不是別的什麼,是能認識了自己本有之光,開啟了自己無窮妙德的呈現之名。

中國的文化的根本,就是教人從一個普通的人到一個究竟覺悟的人。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性,首先了解了自己,然後再來了解天地宇宙萬物。中國的每一個文化大系統都是建立在對人的本質的究竟瞭解上建立起來的。

現在的西方人對人本質還沒有認識,西方人也沒法開啟人本有的妙德來認知宇宙萬物。

西方人的宗教哲學科學,沒法認識人的本質。而中華的文化能夠認識人的本質,由此而建立了各大文化系統。

中華的文化認識到人的本質,能夠開啟人的妙德來認知萬物。認識人的本質就是把握了人的神性妙能,這屬於宗教的內容。開啟人的妙德認知萬物這屬於科學的內容。在唯心與唯物,在表象與實相之間,在物質與真空之間,成就的不二智慧機制,這屬於超級智慧哲學的內容。

西方的文化宗教哲學科學三分,但是我們看中國的每一個文化系統它裡面都具備宗教性,哲學性,科學性。

我們今天來討論觀察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別,不僅僅是學術的研究,而是我們應該來發現裡面的奧妙,建立現代的應用體系。

我們發現中華文化中智慧的奧運的方法,首先來開啟我們自己的本有之光來觀察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這樣研究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正確的

方法。

我們不能跑這幾十年不變的方法來研究東西方文化,這樣的話我們太沒有創造性了。

我們要通過了解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瞭解它們是同一個源頭。我們把握這個源頭來進行創造,這樣我們這個時代才有自己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




中華的智慧方法,比如說中庸,是立足於人的本真與宇宙的實相的關係來展現的

中國的每一個文化系統,他都能提升人的本性。中國的每一種文化,都肩負著教育人,由一個普通的人,達到一種道德境界。最為大家所受了解的就是儒家的學問,他教育由一個普通的人,通過修身齊家,把思想境界提高到治國平天下,最後達到參參贊天地化育。怎麼來修身?儒家的一套學問,從最基礎的開始,就在這個地方。修身至於齊家,與自己的家,與很多人就聯繫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智慧,推而廣之,就能治國平天下。這種過程用現代的話來說就叫,用自己的身心瞭解社會人生及於宇宙天地萬物。參贊天地化育,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這種境界就只要人,自覺的成為宇宙萬物的管理者。我們普通的人到最後能夠成為宇宙的管理者,這就是用普通的人到達超人的階段。 西方人認為有一個神創造世界,在管理宇宙。但是我們的中國人,卻教授,每一個普通的人,通過觀察自己的身心,瞭解了身,心,家,國家,天下,世界,能夠達到管理萬物宇宙,這是不是一種偉大的發明? 天地、宇宙、萬物由我們人自己來管理,西方人認為宇宙有神創神主宰,我們現在看到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別了嗎?我們現在看到中華文化的奧妙所在了嗎? 還有比儒家文化更加高明的:道家,修真煉性,與日月同壽。用西方現代的觀念,這就是超人。這個能夠突破異次時空的超人。能夠突破肉體的限制,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這種人生的追求的境界,從遠古一直到現在,都是中華文明內在的一種張力。我們現代都以為這是一種傳說,或在走向反面,以為到這是一種封建迷信。其實這是中華文明的至寶,我們現代人沒法發現裡面的奧妙,引用於這個時代。 還有更加不可思議的。這就是佛法。佛法來源於宇宙,在經典中,都大量的記載,這些佛所說的法,告訴我們很多都在無量劫以前就存在了,這些智慧的方法,他們一直流傳於宇宙之中。佛法為什麼要告訴我們人類這個呢?這是在教育我們人類,只要覺悟了自己的本心,就能成為宇宙中的大智慧生命,就能夠究竟宇宙萬物的實相。幾十年來,很多人都用佛法的理論與現代的西方文化進行溝通,發現了大量與現代西方文化相貫通的地方。比方說心理學,佛法裡面有大量的微妙的心理學方法,西方人一直在學習中華文化中的這種心理學方法,來發展他們的心理學。這種相應項目的地方太多了。 我們只要看一下西方的文化,他們大量缺少這種關於提升人的本性,站在宇宙的角度來要求人淨化自身,開啟人本有的妙德的這種智法。 舉一個西方的例子:人類為什麼會產生意識,這是科學最難以逾越的障礙。 西方人似乎永遠沒法認識人自己本身,因為西方人沒有智慧的方法來觀察自己的心性。西方的哲學說:意識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裡就產生了一對關係:意識與客觀表象。那麼意識怎麼產生呢?或者說產生意識的主體是誰? 這是大腦嗎?這是潛意識嗎? 那麼的大腦又是誰產生的呢?那麼前意識從哪裡來呢?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研究意識,他缺少一個出處。 這是西方文化中所缺少的智慧!:西方人沒有這樣的智慧方法,就有意識的生滅生滅中,悟到不生不滅之本體,西方人他雖然研究本體,雖然有本體論,但是他們沒法實證。他們用科學的方法來了解萬物,基本上忘記了,基本上避開了這個本體的研究。這個地方要追溯到康德,在康德那裡,從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後來的西方文化就延著這條路走下去,一直走到現在。所以,對於意識的本體,西方人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中國人早就解開了這個謎,中國人就瞭解人的本質,所以中國的文化,他能夠有無數的智慧來開啟人本具的妙德妙能。 人的這個本體,或者說意識的本體,中國的方法中,他能夠教授,在當下的一念中,於生滅生滅的意識處頓這個人之本:本心真空。或叫:圓妙真心,悟到這個體,就能突破意識侷限於大腦這個限制:圓照法界。 什麼叫智慧?就體現在這個地方。這個智慧最初的體現,就能在本源與表象之間建立智慧的觀察系統:不二法門。這是一個最初的智慧體現。進入這個門,才能進入中華智慧中不可思議之境。 那麼中國文化的這種智慧特點,對於中華文明有什麼作用呢?中國的文化,能夠了解人的本真與宇宙的實相,他的文華大系統都是依據這個而建立的,能讓我們人向成為宇宙中的智慧生命邁進,簡單地: 中庸是宇宙的神級文明高妙的思維方法。


圓拙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三十一篇中的一個篇目,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之手。其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養性。《中庸篇》開宗明義,指出一個人的天命叫做“性”,率性而為就是順應“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性、道、教,是三個非常重要的哲學概念。

那怎麼做,才能通過教認識道,又讓自己的性得到充分滋養,處處合於道呢?就必須引入“中和”的概念。在人的種種天性沒有表現出來,人的內心是平靜淡然的,謂之“中”,但為了適應環境、應對事物,就必須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

“中和”是一種個人的道德境界,《中庸》提出的這種境界,是希望人人能夠做到,而使社會井然、矛盾不生、萬事安好。這是關於社會秩序的一整套道德靜態模型的底層代碼。圍繞這種見解,又有了宋明理學的種種闡釋學,心學、性學等等。

這套邏輯對個人提出的道德要求,的確是化解矛盾的,是指向與人為善的,但不同於“和稀泥”,“和稀泥”是沒有見解、沒有意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不符合“中和”的要求,因為這根本沒有表達,沒有立場,是下而不是中,中是要在紛繁複雜的事象中找到其中蘊含的樸素真理,用樸素平實的方式去實踐它,既不是極端地認識、實踐,也不是不認識、不實踐。

這一套邏輯當然不好認識,度的把握需要修煉,孔子的不逾矩,也是七十歲之後的事,何況凡人。現實中的人,常常以此為自己的懦弱、推脫找一個藉口,把“和稀泥”當成是中庸,是離道越來越遠了。


鍛彰趣義


先說答案

中庸的意思就是“致中和”,“中”的是道,“和”是人合於道,合道為正,不合道為邪,為正不為邪,並不是和稀泥的意思。

<strong>

中庸之道

<strong>宋朱熹《中庸章句》題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朱熹的本義,並不是說在兩個不同意見之間取中間意見,在兩個不同的行為方式中間去折中的方式。

但後人都將不偏不倚生搬硬套成為一種爛好人的哲學,顯然就是走偏了。

“中”只有一個,那就是道,而不是在無數雞零狗碎之間,都去取中,那樣反而是一種失道敗德的行為,失道則不安,不安則不定,不定則亂,亂則早亡。

<strong>

中庸的初衷,和禮樂一樣,都是為了讓不再天真淳樸的人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都處於正的狀態。

它們都是手段,根本的目的還是要讓你好好過日子,不要瞎胡搞,你不服氣不要緊,你的房子媳婦孩子糧食,都會得而復失。

人人都不正,當然要天下大亂社會秩序崩潰,那你的房子媳婦孩子糧食,都會失去保障。

中庸和禮樂,並不是為了禮樂而禮樂,為了中庸而中庸。

所以,中庸也自然不是和稀泥,禮樂,也自然不是沐猴而冠。

而是為了建立一個儒家心目中,人人皆堯舜的大同社會。


平凡2850


中庸當然不是和稀泥,孔子最討厭的鄉愿就是和稀泥的典型代表,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就是這樣一些看起來合乎規範,什麼事都做的差不多的人,其實是孔子最討厭的。

中庸講的是不偏不倚,什麼叫不偏不倚,從零到九十個數,只有五才叫不偏不倚,也就是非常準確的五才叫中庸,其他的根本不能叫不偏不倚。

中庸本質上是一種高標準嚴要求,完全不是大家理解的差不多和稀泥的意思。


昭烈名臣


那是放屁!

有些只會放屁的人,總要向社會放一嗵臭屁,以顯示它們有文化。

中者,能是從A點,到B點之“中間”。

中者,能是被表皮所包圍的“中心”部分。

中者,能是時間之“中”。

中者,能是空間上“中”。

中者,能是內在心靈之“中”。

中者,能是物體肉體上“中”。

中者,能是人民大眾之“中”。

中者,能是迷惑之“中”。

而《中庸》之“中”,正是指“民眾”之中也!

而“庸”者,同“愚”,指堵塞不出,圍堵不通也。

故,《中庸》者,指“君子”要在“民眾百姓”之中.,擁堵了自我。

也優是說:君子(統治者)要將自我擁堵在百姓大眾之中。

老子說:“聖人無當心。以百姓心為心”。也是此意。

統治者不脫離人民大眾,才是治理之本也。

因此,說《中庸》是“和稀泥”,是“兩頭都不惹”,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是“走中間路線”,是“不要認死理而講原則”——都它麻是放屁。


哲學卜耐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善與惡,兩端,執其兩端,用其中的善呢,還是用其中的惡呢?還是搞平衡、不善不惡呢?

不偏不倚,是選中善,不是不偏向善也不偏向惡。

“隱惡而揚善”,一隱一揚,顯而易見,中庸,選中善。

如此簡單的事兒,卻搞的玄之又玄,令人摸不著頭腦。


有話少說


理解孔丘中庸,必須不離孔丘最崇尚《周禮》語境!

要想真正全面理解孔丘的所說的中庸,必須不能離開孔丘所崇尚追求的《周禮》範圍內秩序境界,不論誰離開這點來解釋中庸,那就不是在解釋儒家孔丘的中庸,而是自已的瞎蒙吹騙自已的中庸。

在孔丘畢生追求的理想最高境界,就是周公旦《周禮》中制定的等級制度秩序森嚴的社會秩序。每個人先天出生時,就註定了此生的尊貴卑賤有別等級,君子小人天定有秩的不可逆的禮制環境。帝王為天為君為至高無上,為全天下土地、權貴,富人、奴隸唯一擁有主宰者。權貴做忠君的小人事,富人做順從君王權貴的士農工商順序下,下等人的事,貧賤草民小人就做任人宰割的事,婦為夫奴,任其處置,子為父奴,任其處置。各行其路,各守其道,不得逾越。

孔丘心中的中庸道德聖人,連孔丘自已也承認孔丘自己做不到。孔丘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進。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糙糙爾"。既然儒丘這麼聖的聖人,自己都是小人,做不到中庸的君子境界,又何必拿神才能做到的標準廢話,去要求別人呢?

說白了,孔丘所鼓吹的中庸聖人君子,就是一言一行,必須符合《周禮》標準,以自已先天出生的身份等級貴賤為準繩,去說話去做事,做到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不離中規中距,恰到好處,而這個中庸點,就是固定在《周禮》之上,以此點為圓心,去言論,去行為處事做人。

按這個標準去衡量孔丘,不是孔丘自己謙虛說自已做不到君子四道,而是他真的做不到,從孔丘不斷越規越距,不斷攻擊誹謗他所處的同時代或古代人言論中,可知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