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是個很美好的存在!

最近所見:物質生活的不斷富足,會讓人重新思考消費的意義,年輕人將不再一味追求名牌,而是迴歸到商品的品質本身,從單純物質層面的消耗轉移到精神層面的自我充實。這樣的現象已經在日本、美國等經濟發達的國家發生。

二手,是個很美好的存在!

處在第四消費社會的國民價值觀將趨於共享、樸素。日本和歐美髮達的二手交換市場文化,也成為這種國民價值觀的佐證。人們都在二手市場的交易文化中,重新認識到另一種物質生活和消費觀念的魅力。

或許曾經的匱乏讓我們對二手有了很大的偏見,人對事物的情感或多或少存在眷戀,不管是喜歡的還是討厭的。想起日本生活家山下英子的那種斷舍離的生活理念,盡減少主觀上的依戀,重新審視新的事物,生活長按F5鍵。買耐用的物品,儘量減少生活的很多需求,樸素而又簡約,擁有又恰似無形,因為耐用所以節省更多精力去挑選商品。日系文化其實是亞洲文化同西方文化相互衝擊下適應性地改良,些許地方還是對東方有醍醐灌頂的裨益。

實的方面:

1 月 3 日,閒魚宣佈上線「閒魚優品」頻道,在其已有的 C2C 閒置交易社區、C2B 閒置回收基礎上,正式進軍 B2C 交易形態。閒魚,神奇的軟件,當然還有轉轉以及京東的拍拍,都是有此類功能的交易平臺。表面上這是商業競爭的戰略調整,但從側面反映二手平臺也是個千億甚至萬億級別的行業撮合。

二手,是個很美好的存在!

對於買耐用的東西,公司攻城獅調侃道,那是傳統觀念,我要是手機制造商與程序開發者,寧願在程序段加入CPU因為使用時長逐步高佔用以及隨使用時間觸發延時機制,讓絕多數東西變成快速消費品,也許可能違背商業規則,耐用看來並不是件好的事情,或許更換才是主流,於此可能閒魚也不那麼會去逛。

虛的方面:

最近幾大銀行上線了一些新的理財渠道,也和二手有關係,但是金融的二手轉讓涉及的更多是流動性的合理。細心的人會發現,除了正常的理財產品購買,還有一個“理財產品轉讓”渠道。放的是別人轉出來的銀行理財,安全性跟市面上的一樣,而收益率往往比市面上的高一兩個點。

二手,是個很美好的存在!

有心人發現,這些轉讓區產品成交非常活躍,特別是在20:00~22:00,大多呈現出“秒殺”的火爆狀態。幾乎每5分鐘左右,就有投資者放出要轉讓的產品。部分收益率較高的產品在數分鐘內就可以完成轉讓。

二手,是個很美好的存在!

無論虛的層面和實的層面,轉讓,是件很多情況下美好的事情,有的是資源配置物盡其用,有的是合理流動性各取所需,生活總是要不斷審視自己,在習慣了做加法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減法來優化呢。生活時常斷舍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